一、市場前景
大麥蟲屬于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擬步甲蟲科昆蟲。原產于南非及中非,近幾年我國從東南亞國家引進。因它以麥麩為主要食物,也稱麥片蟲、麥谷蟲、大麥蟲或超級面包蟲。
大麥蟲的營養價值很高,其常量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符合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居民膳食礦物質營養素的需要量。醫學研究表明,大麥蟲具有很好的抗癌、抑癌作用。而且其體內蛋白質和油脂的含量均很高,氨基酸比例合理。無論是飼用還是食用,它都是很好的蛋白質源。大麥蟲是提取甲殼素的上好原料,甲殼素對人體具有獨特的醫療和保健功能,具有活化修復細胞、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提高抗病能力及加速康復等功能。
大麥蟲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昆蟲,可以作為新食物資源或一些藥物資源來開發。比如,利用大麥蟲作為食品或食品加工原料、飼料、藥品、保健品、工業原料、化妝品原料。因此,養殖大麥蟲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二、項目優勢
1.繁殖率高,生產量大,食物轉化率高。大麥蟲在25~32℃時從卵孵化到成蟲羽化需3 個月左右的時間,如能提高飼料營養則可縮短到2個月左右,從卵到最大的幼蟲期(0.8~1.2克/條),生長期為60~70天,1只母成蟲一生的產卵量為600~1200 粒。按1對公母成蟲產卵量為 1000粒計算,1年可獲6.25億倍的繁殖量,其生長效率是黃粉蟲的5倍。大麥蟲對食物的轉化率高,幼蟲飼料比為 1︰(2~3)。
2.食性雜、適應性廣。大麥蟲食料來源廣泛,只要是含有機物營養的東西它都能消化,食物除傳統糧食、果蔬外,農作物秸稈如稻草、麥草、玉米稈、玉米芯,林業上的木屑、樹葉、樹皮等,農副產品,食品加工的下腳料(如果渣、粉渣、酒渣),餐廚余物等經處理后它都能消化,這就使得低廉的廢棄物能夠被循環利用,變廢為寶。
3.生命力強,抗病力強。大麥蟲主要生活在溫濕的熱帶大草原及熱帶雨林的森林植被下的有機土壤中,多變的氣候練就了其頑強的生命力,即便是有個體出現病態,也不會出現群體感染。由于大麥蟲體內含多種抗菌肽,能抵抗多種病菌、病毒侵襲。因此,在養殖上只要飼料、溫濕度配合得當,就不必為防治疫病而操心,可有效免除養殖中的病害風險。
三、經濟效益分析
下面是一個農戶養殖大麥蟲的實例,現對其經濟效益分析如下:
在一個200平方米的空間,用統一標準的飼料、種源,2個勞力,每月生產2000公斤鮮蟲,以鮮蟲市場較低批發價20元/公斤,一年12個月的生產養殖情況計算,獲純利約14萬元。
1.養殖情況說明:(1)每公斤2~3日齡小幼蟲苗,可養成規格為700~800條/公斤的商品鮮蟲100公斤左右 ,蟲苗的價格為600元/公斤;(2)2.5公斤的精料加1公斤的青料可養商品鮮蟲1公斤,飼料成本平均為 2 元/公斤;(3)房租 1000元/月,每個工人工資 1500元/月;每月水電費400元左右;(4)優質蟲糞可作飼料添加劑或高檔有機肥,按1.6元/公斤售出,每公斤飼料可產0.5公斤蟲糞計;(5)幼苗養殖 60天,才可出售;(6)每個尺寸(長×寬×高)為62厘米×40厘米×10厘米的膠盤可裝商品蟲1.5公斤左右。
2.工具投入 (可用 5年):(1)膠盤:2800個×15元/個=42000元;(2)飼養架:20個×500元/個=10000元;(3)配合篩蟲機用篩網:8個×100 元/個=800 元;(4)自動篩蟲機 1 臺:3500 元;(5)其他設備及房間簡易電器、電線安裝:2000元。合計共 58300元,每年平均費用為 11660元。
3.養殖過程(12個月)費用:(1)12批蟲苗:20×600×12 =144000元;(2)人工:1500×2×12 =36000元;(3)水電400×12 =4800元;(4)飼料(11批蟲):2000×3.5×2×11 =154000元;(5)房租:1000×12 =12000元。養殖過程的費用每年合計共需350800 元。
4.收入:(1)鮮蟲: 2000×20×11 =440000元;(2)蟲糞:2000×3.5×0.5×11×1.6 =61600元。收入每年合計共為 501600 元。
5.純收入 :一年純收入為139140元(純收入=總收入-工具投入-養殖過程的費用),約14萬元,效益十分可觀。
(江蘇 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