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歷羊年春節來臨之際,2月13日至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陜西,看望慰問廣大干部群眾,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13日下午,習近平在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主持召開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時發表了重要講話。
老區和老區人民,為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這些犧牲和貢獻永遠鐫刻在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豐碑上。我們要永遠珍惜、永遠銘記老區和老區人民的這些犧牲和貢獻,繼承和發揚老區和老區人民的光榮傳統,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一些老區發展滯后、基礎設施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特別是老區還有數量不少的農村貧困人口,我們必須時刻掛在心上。
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這就是我常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
加快老區發展步伐,做好老區扶貧開發工作,讓老區農村貧困人口盡快脫貧致富,確保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對這個問題,我一直掛在心上,而且一直不放心,所以經常講這個問題,目的就是推動各方面加緊工作。
幸福美好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靠艱苦奮斗來創造。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老區發展和老區人民生活改善時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抓實干,貫徹精準扶貧要求,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舉措明確,把錢真正用到刀刃上,真正發揮拔窮根的作用。
一個縣工作千頭萬緒,方方面面要擺布好、協調好,縣委書記很關鍵。要加強學習、加強實踐、加強思考,不斷提高知識水平,練就造福一方的本領和才干。要發揚當年陜甘寧革命老區黨員、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精神,做到一身正氣、清正廉潔,兢兢業業把老區各項事業發展好。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快革命老區發展提出5點要求:
一是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采取更加傾斜的政策,加大對老區發展的支持,增加扶貧開發的財政資金投入和項目布局,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老區建設,形成支持老區發展的強大社會合力。
二是加快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是發展教育、醫療衛生、公共文化、社會保障等事業,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對老區城鄉居民全覆蓋,深入推進老區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環境衛生和住房建設。
三是加大產業培育扶持力度,國家大型項目、重點工程、新興產業,在符合條件前提下,要優先向老區安排;發達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要優先向老區引導;國家建設用地指標,要優先滿足老區小城鎮產業聚集區建設用地需要。
四是積極落實改革舉措,認真貫徹中央改革決策部署,針對制約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自覺向改革找突破、要效益,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五是夯實管黨治黨基礎,特別要有一個覆蓋全面、功能健全的基層黨組織體系,有一支素質較好、作用突出的黨員、干部隊伍,有一套便利管用、約束力強的制度機制,有一個正氣弘揚、歪風邪氣沒有市場的政治生態。要選好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團結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3月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
一定要把老區特別是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放在心上,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
(摘自《人民日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