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海輝++韋浩

近日,記者在全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會議上獲悉,去年,我省進一步貫徹落實“更加注重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貧困問題”的戰略思路,致力促進扶貧開發對象增收、努力減少貧困人口為攻堅目標,圍繞發展抓扶貧、抓好扶貧促發展,加強領導、創新機制、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扶貧“雙到”工作卓有成效。
記者在采訪中留意到這樣一組數據:2013年4月至去年底,全省各地、各幫扶單位對21個扶貧開發重點縣、2571個重點幫扶村、20.9萬戶、90.6萬貧困人口實施幫扶,累計投入130億元,平均每村投入505.6萬元,其中,去年全年投入75.41億元,平均每村投入293.31萬元。
從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近年的扶貧“雙到”中,全省各地、各幫扶單位加大投入,高位推進,貧困村戶收入水平明顯提高,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增強;“兩不具備”搬遷進度明顯加快;貧困村民生保障明顯改善;貧困村社會建設明顯加強,為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省委農辦副主任、省扶貧辦主任莫定偉介紹,在過去的一年里,全省各地和各幫扶單位,堅持將扶貧開發“雙到”與貫徹落實25號文件,堅持將重點縣重點扶持與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堅持將產業化扶貧與發展現代農業、堅持將整村推進建設與新農村建設、堅持將推進社會扶貧與發展社會慈善事業、堅持將駐村幫扶工作與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堅持將平衡推進工作落實與督查考核工作等七個相結合,分類指導,“抓兩頭、帶中間”,全面帶動和推進各項扶貧開發工作,促進了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脫貧,改變了貧困村莊落后面貌,也打造一支肯干事、能干事、敢擔當的基層扶貧隊伍。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莫定偉也指出扶貧“雙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環節。一是個別幫扶單位的重視程度、推進力度和投入資金不足;二是貧困地區受各種主客觀困素的制約,開展產業化扶貧促增收的難度比較大;三是受扶貧資金投入的制約,離改善貧困村村容村貌、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的目標要求仍然有較大的差距。
“目前,粵東西北貧困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滯后于全省社會發展水平,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與社會發展進步不相適應,改善貧困地區農村人居環境任務相當緊迫。”莫定偉表示,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單單依靠政府的扶貧財政引導資金和幫扶單位自籌資金投入難以根本解決,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齊抓共管,整合資源,進一步加大投入。
就如何做好今年扶貧開發工作,莫定偉表示,主要是實現“一個目標”、貫徹“兩個遵循”、做到“七個狠抓”。實現“一個目標”,就是以2571個貧困村、20.9萬貧困戶和90.6萬貧困人口的全面精準脫貧為目標,努力確保三年扶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貫徹“兩個遵循”:主動適應新常態下扶貧開發工作形勢特點,繼續遵循“更加注重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貧困問題”的扶貧工作思路;遵循《廣東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以法治思維謀劃扶貧,推進依法扶貧。做到“七個狠抓”,主要是抓好分工方案的貫徹落實、農業產業化扶貧、移民搬遷工作、貧困村基層治理、扶貧工作督查檢查、社會扶貧工作和扶貧攻堅調研等。
莫定偉說,在貫徹落實分工方案上,要繼續深化扶貧改革,創新和完善精準扶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和資金投入等機制;協調各有關牽頭部門,繼續做好貧困村道路、飲水安全、電網升級改造、信息化等10項重點工作。積極推進清遠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工作,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促使其在扶貧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上有新的突破。因地制宜,在條件成熟的幫扶村推廣實施旅游扶貧、光伏扶貧。在推進農業產業化扶貧上,要與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相結合,實施龍頭企業帶動工程,帶動貧困戶脫貧。充分依托貧困山區良好的生態資源,突破一村、一鎮發展觀念,調整結構,連片規劃,集中開發,形成規模,發展壯大主導產業。
“兩不具備”移民搬遷、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莫定偉表示,要結合新農村示范片建設,建設一批有示范帶動效應的整村推進幸福安居村,完成9016戶“兩不具備”移民搬遷任務。莫定偉還強調要加大革命老區貧困村工作力度,推動出臺扶持老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文件,以扶貧開發工作為抓手,全面推進老區貧困村建設步伐。
“今年要重點加強幫扶工作相對落后的地區和幫扶村的跟蹤督查,查漏補缺。” 莫定偉計劃,適時將在粵東西北三個片區分別召開全省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督查研判會,推進工作落實。
莫定偉還透露,近期將開展第三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調研,將精準扶貧與連片扶貧開發相結合、定點扶貧與行業扶貧相結合、扶貧試點改革與農村改革相結合、開發式扶貧與發展現代化農業相結合、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與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相結合等,科學謀劃頂層政策設計。
“我們將在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第三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實施方案。莫定偉胸有成竹地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