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設計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黑龍江省呼瑪縣白銀納盆地九峰山組含煤地層煤質特征
王文娟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設計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本文通過分析呼瑪縣白銀納盆地下白堊統九峰山組煤層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煤巖特征、有害元素、工藝性能等數據,闡述該盆地煤地層九峰山組煤層煤質特征。
白銀納盆地;九峰山組;煤質特征
黑龍江省呼瑪縣白銀納盆地位于黑龍江省北部,距呼瑪縣城西北約96km,其范圍為東經125°52′00″-126°13′45″,北緯52°09′15″- 52°27′15″。總面積為501.28 km2,本區含煤地層下白堊統九峰山組(K1j)主要發育在紅光村斷陷中。
九峰山組主要巖性由各種粒級的灰白色-灰色砂巖、礫巖、灰黑色粉砂巖,以及少量灰黑色泥巖、炭質泥巖和煤組成。含煤地層總厚度712 m。以薄煤線為主,可采及鄰近可采煤層平均總厚1.40m,含煤系數為0.20%。其中可采及鄰近可采煤層2層,自上而下編號為1、2號煤層,可采煤層為2號煤層。由于僅在地表、ZK6號、ZK7號鉆孔見煤,因ZK6 的2號層在煤質化驗中精煤未浮起,必要的化驗指標沒作而定不了煤種,其化驗結果僅作參考。本報告只依劇ZK7的1號、2號層的煤樣來闡述。
本區可采煤為黑色,塊狀或粉狀,弱玻璃光澤-瀝清光澤。條痕為黑色、棕黑色,斷口呈參差狀,條帶狀結構,宏觀煤巖類型為半暗型-半亮型。
煤層煤巖組分以鏡質組占絕對優勢,鏡質組中以均質鏡質體為多,其次為基質鏡質體和結構鏡質體,可見碎屑鏡質體。其次殼質組,殼質組中見角質體、木栓質體、類樹脂體和碎屑殼質體,少見孢子體。惰質組主要為絲質體、半絲質體和碎屑惰質體。
據煤樣的檢測結果:
原煤水份含量(Mad):1號煤層為5.35%。2號煤層為7.79%。
原煤灰分產率(Ad):1號煤層為27.10%。為中灰煤。2號煤層為10.83%。為低灰煤。
精煤的揮發份產率(Vdaf):1號煤層在39.75%.屬高揮發份煤。2號煤層在40.55%.屬高揮發份煤。
煤的發熱量(Qgr,daf):1號煤層為29.97MJ/kg;2號煤層為30.84MJ/kg,屬于特高熱值煤。
煤的元素分析:1號煤層:原煤,碳含量為76.02%,氫含量為4.70%, 氮含量為1.74%。2號煤層:原煤,碳含量為76.54%,氫含量為4.59%, 氮含量為1.73%。

表2 各煤層主要煤質化驗綜合成果表
(1)工藝性能
煤灰成份:本區在1號煤層和2號煤層中,都對SiO2、Al2O3、Fe2O3、CaO、MgO、SO3、TiO2、K2O、Na2O等9種常規氧化物進行了分析,均以SiO2、Al2O3為主,詳見表1。
煤灰熔融性:按煤灰熔融性軟化溫度(ST)℃分級標準,本區均為中等軟化溫度灰,煤的葛金低溫干餾:1號煤層空氣干燥基焦油產率(Tar,ad)為10.0%。2號空氣干燥基焦油產率(Tar,ad)為9.1%。屬于富油煤。
(2)有害元素
煤樣有害元素(磷、砷、氯)含量見表2。本區為特低硫、特低磷煤。
根據本次工作成果看,1號煤層和2號煤層煤巖類型單一,顯微成分組成和結構變化不大,以暗煤為主。本地區煤的鏡質組最大反射率ROmax1號層為0.54%。變質階段為Ⅰ階段。
從ZK7號鉆孔的兩層煤可見垂向上由淺至深透光率增高,表明本區煤層以區域變質為主。
1號煤層腐植酸值為10.9%。2號煤層腐植酸值為2.1%。屬于低腐植酸煤。
根據化驗參數本區1號煤層和2號煤層均屬低灰、高熱值,特低硫、特低磷;并且屬于高揮發份,弱粘結性的富油煤。煤種為長焰煤和褐煤。可做動力用煤或民用煤;也可考慮用于化工用煤。
[1]金若時.呼瑪縣鷗浦盆地九峰山組植物化石的發現及時代意義[J].黑龍江地質, 1997 (02):6-17.
P618
A
王文娟(1982-),女,江蘇徐州人,工程師,2005年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現在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設計研究院從事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