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啟
【摘要】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闌尾炎并發腹膜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對40例急性闌尾炎并發腹膜炎患者在西醫治療基礎上加中藥腸癰湯辨證治療,療程7天。結果 40例患者中治愈28例,基本治愈4例,手術治愈8例,總有效率為100%。結論 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闌尾炎并發腹膜炎,具有痛苦小、易被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所接受的優點,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腹膜炎;中西醫結合
【中圖分類號】R269 【文獻標識碼】B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acute appendicitis complicated with peritonitis. Methods 40 cases of acute appendicitis complicated with peritonitis patients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treatment of appendicitis, period of treatment is 7 days. Results 28 cases were cured in 40 cases, 4 cases were basically cured, operation cure in 8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peritoniti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ith less pain, easy to be patient in particular advantages in elderly patients accepted,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Acute appendicitis; Peritonitis;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居各種急腹癥的首位。如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可并發腹膜炎,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外科自2012年6月~2014年10月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急性闌尾炎并發腹膜炎患者40例,取得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外科共收治急性闌尾炎患者80例,并發腹膜炎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12~71歲,平均年齡(43.1±2.6)歲;發病至入院時間最短8 h,最長8天,平均(1.2±0.5)天,患者入院后首次測量體溫、脈搏,對判斷闌尾炎病變程度有重要參考意義。體溫在38℃以上36例,脈搏在90次/min以上者26例。血象白細胞總數在14×109/L以上者38例,腹透均無膈下游離氣體,無液平,與上消化道穿孔及腸梗阻可作鑒別。
1.2 病例選擇
①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腹腔膿液不多,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能夠口服中藥,并樂意接受非手術治療;②患者年老體弱,病情較重,雖需手術,但家屬及本人拒絕,亦采用非手術治療;③闌尾穿孔、感染中毒癥狀較重,或伴休克者,采用手術治療;④患者拒絕中藥或服后即吐,而要求手術,采用手術治療。
1.3 治療方法
1.3.1 西醫治療:①一般治療:全部采用半臥位,禁食。②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患者發熱、禁食、中藥通里攻下,大量水分及電解質丟失,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輸液及糾正酸中毒。③抗生素的應用:對病情較重者,選用氨芐青霉素2 g/8 h靜推,甲硝唑100 mL靜脈滴注。④膿液穿刺:膿腫大,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膿腫穿刺,再注入慶大霉素160000 U。
1.3.2 中醫辨證論治:①中藥內服:急性闌尾炎并發腹膜炎,中醫分型多屬毒熱型或蘊熱型,中藥治療以通里攻下、清熱解毒、活血行氣三法辨證施治,方用腸癰湯治療,藥用:連翹、蒲公英、敗醬草、冬瓜仁、白花蛇舌草各30 g,丹皮、赤芍各15 g,桃仁、木香、川楝子各10 g,大黃15~25 g(后下)。體溫超過39℃,用生石膏30~60 g,膿腫加山甲15 g,皂刺、三棱各10 g。后期體弱加當歸15 g,黃芪15 g,黨參10 g,不用通里攻下藥。用法:每劑水煎250 mL,
2劑/d,分4次服完,小兒酌情減量,連用7天為1療程。②中藥外敷:闌尾膿腫,用鮮犁頭草500 g,黃酒渣250 g,混合搗碎,成糊狀外敷,4次/d,有較好療效。
1.3.3 手術治療:本組中途行手術治療共8例,其中局限性腹膜炎3例,彌漫性腹膜炎5例。
2 結 果
本組40例采用中藥及綜合治療措施后,治愈28例(70%),基本治愈4例(10%),手術治愈8例(20%),總有效率100%。
3 結 論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居各種急腹癥首位。常見臨床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及闌尾點壓痛、反跳痛。其病理分類包括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和急性壞疽性闌尾炎,后者常導致穿孔,引起彌漫性腹膜炎或闌尾周圍膿腫,由穿孔所致彌漫性腹膜炎的發病率較高,如治療不及時或者延誤治療,會導致術后并發癥而影響患者預后。
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是急性闌尾炎常見并發癥,其發生、發展與闌尾穿孔密切相關。穿孔發生于壞疽性闌尾炎,但也可發生于化膿性闌尾炎的病程晚期,多數在闌尾梗阻部位或遠側。文獻報告100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中,穿孔占21%。其中7%可并發彌漫性腹膜炎。在機體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時,大網膜、附近的腸系膜和小腸袢可迅速黏附穿孔處,使之局限。若患者缺乏此種能力時,闌尾穿孔所致的感染擴散即可彌漫及全腹腔[1]。
急性闌尾炎引起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屬中醫學“腸癰”范疇,中醫病因病機為熱度內聚,營血瘀積腸中,日久熱盛肉腐為膿,不得宣泄,而為膿腫,而發生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2]。治當蕩滌實熱瘀結,涼血排膿散癰。方中大黃瀉結熱毒癰,蕩滌腸胃,丹皮清熱涼血,冬瓜仁、敗醬草去腐新,又能排膿,連翹、蒲公英清熱解毒,木香川楝子理氣止痛,去腐消腫,且能舒暢肝膽氣機,諸藥合用,可起到清熱解毒、祛腐生新、排膿散癰之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中藥敗醬草為敗醬科植物白花敗醬、黃花敗醬或其近緣植物的帶根全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其提取物則有明顯的抑毒效果;白花蛇舌草具有免疫抗炎、抗病毒、抗菌、抗化學誘變、抗氧化和調節中樞神經等作用;大黃其有效成分為大黃酚、大黃素等,通過其瀉下作用而起到抗炎、抗菌、解熱等作用,從而發揮療效在急性闌尾炎并發腹膜炎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時,中藥通里攻下,劑量要大,使患者前3天大便5~10次/d,起下胃腸道積滯和瀉血分實熱之功能,但要注意水和電解質平衡,及時補充液體,并給抗生素配合治療。在后期,要減清熱解毒藥,不用通里攻下藥,適當加入扶正溫補藥,以扶正不留邪。
關于小兒及老年闌尾炎并發腹膜炎患者,研究認為應以手術為主。本組8例轉手術,其中小兒及老年占6例,因此在采用保守治療時,一定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保守療效不佳時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本組治療結果表明,采用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急性闌尾炎并發腹膜炎,具有痛苦小、易被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所接受的優點,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特別是更適合基層醫院,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大成.壞疽性闌尾炎穿孔致彌漫性腹膜炎手術療效的臨床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2,10(6): 113-114.
[2] 李 裕.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闌尾炎并發局限性腹膜炎36例臨床觀察.云南中醫雜志,2013,29(1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