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慧穎
【摘要】目的 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鼻竇炎的方法及護理。方法 對200例兒童鼻竇炎住院患兒進行臨床護理觀察。結果 經過1~2個療程治療和護理,92%患兒治愈出院。結論 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和護理非常重要。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兒童鼻竇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兒童鼻竇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由于小兒鼻竇結構發育尚未完全且難以耐受創傷性手術,一般采用保守療法。臨床癥狀:持續性鼻塞,大量粘膿涕,或伴有頭昏、頭痛、記憶力減退、嗅覺減退或喪失。我科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鼻竇炎,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本病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9月我科收治兒童鼻竇炎住院患兒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齡3~14歲(平均9歲)。病程10~30 d。
1.2 治療方法
中藥霧化,負壓置換,短期應用抗生素,配合中藥口服。
1.2.1 中藥鼻康1號20 mL(本院自制經驗方)霧化吸入,2次/d,20 min/次,以清熱解毒,通竅排涕。霧量調節適宜,不宜過大,以減輕不適。
1.2.2 負壓置換:1次/d。此項操作前應耐心做好患兒的思想工作,取合理體位,仰臥垂頭位,肩下墊枕,交代其操作中注意事項,取得家屬、患兒的配合。操作穩、準、快,動作輕柔。操作時負壓不能超過180 mmHg,每次按塞鼻孔約1~2 s后迅速放開,時間過長,可引起頭痛、耳痛或鼻出血。
1.2.3 七天為1療程,一般需1~2個療程。
2 護理措施
2.1 生活起居護理
保持室內安靜、整潔,空氣流通,光線柔和,溫、濕度適宜,忌直接吹風,避免接觸灰塵及有害氣體。
2.2 情志護理
多數患兒首次接受治療時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出現緊張、哭鬧、不配合等反應,影響到藥物療效。為解除患兒緊張恐懼心理,應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鼓勵、安撫患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前應向家屬說明治療過程及可能引起的小兒不適和抵抗,有助于家長的正確理解和患兒的良好配合。
2.3 飲食護理
飲食清淡富有營養,糾正患兒偏食的不良習慣,營養均衡,飲食注意色、香、味俱全,促進食欲,忌食生冷、甜咸、油膩、辛辣刺激、煎炸及不潔食物。患兒臟腑嬌嫩,脾肺氣虛,指導家屬給患兒多食健脾、溫補肺氣的食物,如淮山藥、白術、黨參等。另外根據中醫五行理論中五行配五色,也可指導飲食,黃色屬土,黃色甘味入脾經,助胃健脾,富含維生素A,如:胡蘿卜、西瓜、紅薯、玉米、木瓜、香蕉等,多食可增加抵抗力,預防感冒。
2.4 給藥護理
2.4.1 中藥湯劑少量多次頻服、溫服,并觀察用藥后反應。
2.4.2 指導示范家屬正確的滴鼻方法,遵醫囑按時用藥。
2.5 清潔護理
加強口腔護理,有口齒病者,應及時治療,以防牙源性上頜竇炎的發生。涕多時容易刺激鼻前庭及鼻唇溝周圍皮膚,發紅,甚則糜爛,應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用柔軟紙巾擦拭涕液,并涂護膚霜或其他藥膏,以潤滑和保護皮膚。
2.6 對癥護理
2.6.1 局部熱敷:指導家屬用濕熱毛巾行鼻部熱敷,以宣通鼻竅,改善通氣。
2.6.2 經常揉按鼻翼兩旁迎香穴。
2.6.3 保持鼻道通暢,可讓患者做低頭、側頭運動,以利竇內涕液排除。
2.6.4 鼻塞涕多者,切忌用力擤鼻,以免鼻腔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發生耳疾,指導示范正確的擤鼻方法,先按緊一側鼻腔,涕出后再同法擤另一側,切不可兩側同時用力擤鼻。
2.7 健康指導
2.7.1 鼻竇的急、慢性炎癥,如不及時治療,均可波及到鄰近組織或器官,引起眶內、呼吸道及其他器官的感染。告知家屬鼻竇炎一定要及時治療,加強病后調護,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2.7.2 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被,預防感冒。冬季注意保暖,尤其是頭腳保暖,冬季應帶帽子。感冒流行季節,出門帶口罩。平時加強鍛煉,均衡營養,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常行涼水洗臉,鼻部按摩,增強鼻腔粘膜抗病能力。
2.7.3 改掉挖鼻的不良習慣。
2.7.4 加強自我保護,注意口腔衛生,積極防止牙病。
2.7.5 夏季游泳時姿勢要正確,盡量做到頭部露出水面。
2.7.6 定期門診復查。
3 討 論
治療兒童鼻竇炎的關鍵是保持竇口鼻道復合體這一通道的引流通暢,中藥霧化尤為重要,因為中藥霧化具有清熱解毒、宣通鼻竅功效,能改善鼻腔通氣,促使竇口充分引流,霧化后行鼻負壓置換術,可排除膿液,清潔鼻腔。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鼻竇炎,療效迅速且患兒易于接受,從而能達到預防疾病復發、減輕發病癥狀、縮短發病時間、延長穩定過程、提高患兒生活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