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福娟

【摘要】目的 對C-反應蛋白和血沉聯合檢測在高血壓冠心病診斷及療效評價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研究分析。方法 將2014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接診的52例高血壓冠心病患者設為觀察組,抽取同期52例健康人士設為對照組,對兩組人員的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測指標予以比較。結果 觀察組C-反應蛋白(90.24±8.42)mg/L及血沉(36.14±5.82)秒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反應蛋白(15.28±1.65)mg/L及血沉(12.98±1.20)秒水平;C-反應蛋白診斷特異性性92.3%明顯高于血沉特異性76.9%,組間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C-反應蛋白與血沉聯合檢測對高血壓冠心病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可進一步提高病癥診斷的準確性,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C-反應蛋白;血沉;高血壓;冠心病
【中圖分類號】R446.11 【文獻標識碼】A
炎癥在血管壁損傷中的關鍵性已經被臨床廣為證實,其中C-反應蛋白作為一種急性時相蛋白,它在疾病中診斷與鑒別的作用已經得到普遍認可[1]。血沉則是指紅細胞在第一小時末下沉的距離,在大部分高血壓冠心病患者中此項指標都極具增高[2]。本文就通過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C-反應蛋白及血沉聯合檢測指標,對其臨床應用加之進行探究,現將研究結果表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接診的52例高血壓冠心病患者設為觀察組,抽取同期52例健康人士設為對照組,觀察組入選患者均已確診,排除各種影響C-反應蛋白及血沉水平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22例,患者年齡30~59歲,平均年齡(45.2±2.4)歲;對照組為本院健康體檢人員,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齡27~62歲,平均年齡(40.8±2.1)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及健康人士均清楚知曉研究目的,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患者住院次日,對其提取空腹靜脈血3 mL,對照組人士亦是如此;采用東芝1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CRP試劑盒(寧波美康公司)予以對C-反應蛋白及血沉的測定,其中,一次性血沉管以及枸櫞酸鈉抗凝劑來自成都瑞奇科技實業公司。
1.3 觀察指標
①C-反應蛋白指標;②血沉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x±s”,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C-反應蛋白與血沉水平
2.2 C-反應蛋白與血沉診斷分析
C-反應蛋白診斷特異性性為92.3%(48/52),明顯高于血沉特異性76.9%(40/52),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C-反應蛋白是在急性炎癥期大量出現的一種球蛋白,一旦發生細菌感染,C-反應蛋白值就會迅速增長,而其水平也可作為臨床診斷感染的一項重要指標,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更新,C-反應蛋白在臨床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展[3]。C-反應蛋白一般情況下在血液里都是處于低量水平,而一旦有心臟病等疾病的發作則會大大提高。據相關研究表明[4],C-反應蛋白水平與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生、發展存在著直接的相關性。血沉作為炎癥性疾病的非特異性指標,它的反應結果主要與受檢血樣中的紅細胞形成相關因素有關,如若形成速度愈快,血沉也就愈快,但是其缺點就是特異性較低,而且其它諸多類型的疾病都有可能致使血沉加快,出現假陽性現象[5]。
因此將C-反應蛋白與血沉聯合起來應用到高血壓冠心病的檢測中去,可進一步提高病癥診斷的準確
性[6]。本次研究中在結合常規觀察指標的基礎上,與C-反應蛋白及血沉相聯系,結果表明,觀察組C-反應蛋白與血沉水平要高于對照組,且C-反應蛋白特異性較高,表明C-反應蛋白與血沉聯合使用可以作為診斷高血壓冠心病的重要指標。
綜合上述,C-反應蛋白與血沉聯合檢測對高血壓冠心病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林玉蓉,樊淑芳.血必凈治療支氣管哮喘及其對血清血沉C-反應蛋白的影響[J].西部醫學,2014,26(2):169-171.
[2] 張全福,肖永紅.超敏C-反應蛋白在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到腦梗死進程中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2):4877-4879.
[3] 蔣文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壓與其預后的關系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3):130-132.
[4] 林 鵬.超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應用探究[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6):6-7.
[5] 任曉莉.丹紅注射液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126例臨床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1,03(9):30-31.
[6] 丁 語.人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C-反應蛋白和胎盤生長因子的表達[D].鄭州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