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文化資源的研究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基礎,文化資源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指導方向、內動力和有力保障。河北省是文化資源大省,文化資源種類繁多、布局合理、內涵深厚,獨具特色。分析與了解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可以對我省的文化產業發展產生強大的推動力。
關鍵詞:文化資源;結構;特色
文化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過程中,經過長期的積淀而形成的,在特定人群中具有很高的認可度和穩定性,又隨著人類不斷的探索世界而更加豐富、發展創新。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文化資源也逐漸轉化成為一種生產力,參與到社會進步、創造財富的生產活動中來,并體現出越來越顯著的作用與能量。
一、文化資源的內涵
在文化產業發展的視角下,文化資源被定義為“可供主體利用和開發,并形成文化實力的各種文化客觀對象,包括前人創造積累的文化遺產庫,今人所創造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形式庫,以及作為文化活動、設施與手段的文化載體庫等”。由此可見,文化資源涵蓋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層面的,應該說,只要是體現了文化內涵的客觀存在,都可以納入文化資源的范疇。
二、文化資源的功能
在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對文化資源的研究與分析益發重要。文化資源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文化產業的全部價值都源于它所包含的文化資源價值。文化資源在文化產業發展中具有這樣幾點功能:
1.指導功能。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遵循文化資源的客觀規律,文化資源的性質與類型決定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只有深入挖掘文化資源的特點與價值,才能正確的決定文化產業的發展道路。
2.支撐功能。文化產業是對文化資源的產業化開發,開發文化資源的本質就是發掘、詮釋、弘揚文化資源。文化資源不同于自然資源的特點就在于,其精髓與意義會在開發與傳播過程中被不斷豐富,只要文化傳承生生不息,文化資源就會保持鮮活的生命力,為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力。
3.推動功能。文化資源是全人類的智慧結晶,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文化資源的發掘也會不斷深入和創新,文化資源的內容、形式都會更加多樣。如文化傳媒行業中,近幾十年來,從最初的報紙廣播,逐步擴展出電視電影、動漫卡通,再到以電影動漫為主題的影視基地、主題樂園。這就是文化資源形式隨著科技進步不斷發展所帶來的結果。文化資源的不斷創新也會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持續的推動力。
三、河北省文化資源結構與特色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漫長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燦爛的文化資源。河北省遼闊廣袤,自遠古以來就是華夏民族的固有領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演進,形成了豐富、獨特的文化,是名符其實的文化資源大省。按照文化資源的性質來看,河北省文化資源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名勝古跡。河北省是全國唯一兼有海濱、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造就了河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且河北省自古以來,幾乎一直沒有遠離中華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使得燕趙大地上留下了許多歷史文明的遺跡。目前全省擁有世界文化遺產3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6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7處。名勝古跡不勝枚舉,山海關、避暑山趙州橋、清東陵、古長城、秦皇求仙入海處等更是享譽海內外。
2.傳統藝術。傳統藝術是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藝術形式,往往結合地域特色、民俗文化,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河北省擁有豐富多樣的傳統藝術,河北梆子、評劇、皮影戲、絲弦、吳橋雜技、衡水內畫、吳強年畫、蔚縣剪紙、唐山皮影、曲陽石雕、邢窯白瓷、金絲掛毯、易縣古硯等等都名揚四海,凝結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3.歷史文物。歷史文物是人類祖先在繁衍生息過程中創造的燦爛文明、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河北省市華夏文明的重要誕生地與傳承地,各朝代都曾在燕趙大地留下重要印記,據文物普查統計,目前全省保留下來的歷史文物有85萬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5萬件,國家級文物和省級文物的擁有量分別居全國第三位和第一位。
4.紅色基地。紅色革命文化是結合我國歷史而誕生的重要文化資源,具有鮮明的特色和豐富的內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燕趙大地也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河北省擁有重要革命紀念地、紀念建筑物118處,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1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8處,是近代紅色革命的重要傳承地。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129師司令部、城南莊晉察冀司令部舊址、李大釗故居、冉莊地道戰遺址等等,記錄了“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歷史進程。
5.影視傳媒。在現代文化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影視傳媒是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影視傳媒擔負著發掘、宣傳、創新文化資源的重任,不僅僅是文化資源的傳播載體,自己本身也成為了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近年來,河北省廣播影視、動漫產業、報刊出版、網絡文化也在蓬勃發展,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獲得了廣泛的好評,河北涿州影視基地被稱為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
文化資源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不同的土地孕育不同的文明與文化。河北省是名符其實的文化資源大省,其文化資源結構也有著自己的特點。首先,文化資源種類豐富,內涵深厚。通過對河北省文化資源種類的分析可以看到,河北省文化資源在各個種類上都有覆蓋,難能可貴的是,河北省文化資源不僅在數量上非常豐厚,同時在各個種類中都有名揚四海的代表作。也就是說,無論從哪個角度去開發,都有內容值得深入發掘。其次,文化資源源遠流長,底蘊深厚,環環相扣,延續性強。河北省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200多萬年前的陽原泥河灣舊石器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早起文明,黃帝、炎帝和蚩尤三祖合符是華夏文明的繁衍象征,歷經5000年連綿不斷,河北文化資源沒有任何時代缺環。
參考文獻:
安玉新.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與文化資源評價探析[J].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報,2008(6):38—40.
作者簡介:韓倩(1983.02- ),女,河北保定人,管理學碩士,助理研究員,燕山大學校長辦公室,研究方向:高校管理、文化產業、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