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鵬
摘 要:在礦產開采、加工的過程中,排放出的廢氣會對整個礦山造成污染,各種各樣的土法采礦會對環境污染造成嚴重的污染,進而引發地表下陷和地面沉降。充填采礦法運用各種適當的充填料及時對地面進行填充,可對低壓進行管理,控制周邊的巖崩落和地表深陷,有效維護現場的環境和生態平衡。
關鍵詞:充填采礦法;地面沉降;礦山;環境污染
中圖分類號:TD853.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2.156
1 填充體的作用
1.1 提高圍巖的強度和承載力
當人們對填充體進行回填時,可有效改變采場幫臂的應力狀態,這樣可發現單軸和雙軸的應力狀態發生改變,圍巖的強度會提高,圍巖的支撐能力也會進一步提高。在采礦時,因圍巖的不穩定會出現塌方事件,但回填填充體后,不僅可起到對物體的支撐作用,還可提高圍巖的強度和承載力,使整個圍巖支撐起礦山結構。
1.2 支護作用
因充填體的變形比原巖體大,所以,在進行填充時要維護圍巖系統的結構體系,通過緩慢的讓壓方式,使圍巖的低壓得到釋放。此外,充填體會對圍巖施壓,可對圍巖起到一種柔性的支護和限制作用。填充體可對松脫的巖進行滑移測壓,可支撐破碎的圍巖,通過對空區圍巖的移動進行多種方式的阻止和限制,這樣可使圍巖發生變形和位移,從而使其圍巖固定。
2 不同階段填充采礦法的作用
關于填充采礦法,有不同的使用條件,可針對不同的條件進行不同的應用,在綜合運用時找到合理的方法,還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
2.1 階段充填法
階段充填采礦法利用了礦石自身的穩固性,可在一次性填充的基礎上進行充填體的有機組合,以控制場地地壓,具有回采工藝簡單、效率高和成本較低等優點,且在填充時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可最大幅度地提高充填的效率、有效地降低充填的成本。通過對消除回采和充填工藝進行制約,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階段性的充填采礦法適用于礦石與巖石穩固、完整的礦體。在采礦時,采空區域不會存在殘留,這是因為在深部礦體的開采具有防爆效果,從而可形成較高的回采率和較低的貧化率,這對貴重金屬的礦石開采是最有效果的。我國的寶山鐵礦通過應用階段充填采礦的方法,實現了連續開采,提高了回采率和經濟效益。
2.2 窄分段分采空場法
窄分段分采空場法最大的特點是在開采時要沿著礦脈的走向進行,可根據礦脈走向開鑿巖天井,并沿著巖天井的兩側,在比較薄的脈礦中鑿炮眼,這樣可分采薄礦脈。與傳統的采礦方法比,其具有許多優點。與留礦法相比發現,礦石的貧化率較低,能降低采礦和選礦的費用,可進一步提高對金屬的回收率,有效降低對材料的消耗,還能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有效提高采場的生產能力;有效改變目前礦山的計算方式,進一步確定礦脈的最低采品味,對可進行采購的厚度進行界限,擴大采礦量的范圍,可進一步運用地下的有限資源,有效利用礦物質的資源。
2.3 進路充填采礦法
在對采礦法進行研究時,要運用巷道式的掘進方法進行礦層開采,可利用礦山現用的采礦設備進行鑿巖出礦,這樣的技術更加成熟、可靠。在開采時,要運用“隔一采一”的回采方式,這樣可使各個工作面的回采技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且對礦體的厚度影響不大,這是因為采場的數量較多,盤區的生產能力較大,單位面積的回采強度也會加大,所以,進路充采礦法比較適用于深度較大的礦體。因特殊的地質條件,該開采技術條件比較復雜,很多新城金礦的礦房都運用了該采礦方法,可運用一定配比的高灰砂比和高濃度的水泥尾砂膠結料充填,運用礦盤開始后退式的回采方式。在面臨復雜的礦物結構時,可通過分層回采進行,這樣有效解決了每層礦物質不同的問題。
3 充填采礦法的整體發展趨勢
礦山充填在整個地下采礦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完善充填工藝技術,通過對新型充填材料的應用,提高充填技術的發展水平。通過研制與現代工藝匹配的高效填充設備,提高充填作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雖然填充技術需要人控制,但在具體操作時候最好運用機器操作。只有這樣,才能進行科學的控制,減少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此外,應有效消除人員危險,采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充填方法,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實現自動化和信息化。
目前,地表礦產資源都出現了日益枯竭的現象,礦山開采也越來越向著深部發展,這樣的潛在發展模式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填充體的強度、填充管道的設計和填充工藝的發展,這一系列的工序都是值得研究的,從而滿足深井開采的需求。要結合礦山的特點來進行技術創新,運用一些與采礦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礦山開采,提高資源的開采率和回收利用率,有效發揮各種填充方法的優勢,達到最好的開采效果。
4 結束語
填充法是安全、回采率較高的采礦方法之一,且可對地表生態環境進行保護。隨著開采深度的不斷加大,對地面的沖擊力也會提升,通過對充填法的有效運用,可對這些問題進行控制,進一步保證井下作業的安全和高效,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其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參考文獻
[1]艾純起,劉洪戰.盤區機械化寬進路充填采礦法在河西金礦的應用[J].黃金,2014(05).
[2]王懷勇,于潤滄,束國才.機械化進路式下向充填采礦法的應用與發展[J].中國礦山工程,2013(01).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