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綿
江西財經學院
大學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研究
門綿
江西財經學院
論大學體育事業的發展前景和達到大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是針對我國社會生活中利國利民的好事,教育事業必將起到發展的新動力,這也對體育專業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教學改革發展中為了達到大學生身體健康的目的,提出了健身計劃的要求,能夠引入到體育教學模式和思想,進一步探討于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并針對現有大學體育課程進行分析,分清主次,逐步改進,更新現有體育教育課程的不足,提出創新思路,推動大學教育事業發展。從根本上引起大學生對體育教育所帶來的重要性也是重中之重,避免大學生被動接受教學,達到主動,互動的大學體育教育模式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體育教學;教學改革;大學生健身計劃
中國大學體育教育事業是一個跨世紀的宏偉工程,它標志著體育教學和大學生身體是否健康的一個新的時期,體育教育和學生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著分析教學改革和大學生健康計劃的基礎上,討論體育教學在計劃實施中的方針和作用,以及發展研究,這體育健身計劃完善當中我們可以觀察當,體育再起當中的占多重要的地位。
為了適應當代的發展和需求,本著大學生健身的發展和現狀,我們羅列出以下幾點:(實施對策、對象、措施和步驟)
1.科學性
要在正確的指導下提高大學生的全面健身覆蓋率,充分提升大學體育科技教學的作用,并且以體育科研單位和科研院校為重點,發展學生潛能,利用挖掘整理我國傳統的體育醫療保健康復等寶貴遺產,為學生提供全面健身方法。
例如:建議體育教學課程可以增加體育運動急救課程,體育精神心理學輔導課程,韻律操及舞蹈動作結合體育熱身課程。
2.體育普遍性、標志性
大學生體育健身教育具有普遍性,它能夠在強身簡體的同時保障學生們的安全,又將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例如:(健身器材、活動場所等),有利于帶動大學體育的鞏固發展,會以嶄新的面貌去迎接下一個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發展的時候,我可以看出體育教育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是多么的迅速,我們國家從建國以來就開始涉足體育事業,不管是奧運會還是學校,都已經是深入到每個人的心里,一直到至今,在各大學校的大學生在學習體育的時候都會想起中國體育的發展事業,讓我們不自覺的感到自豪。
3.重點性
大學生是祖國的科研發展以及其它事業的未來,他們肩負著重要使命,所以說各類院校一定要哦抓好學校的體育教育,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把大學生體育教育作為重要發展的對象,要做到不等不靠,真正的做到全面健身,全面發展,針對大學健身計劃具有法規性,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逆轉,大學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會另我們感到耳目一新,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創造未來的重要使命,所以,國家的體育教育事業從根本上可以強身健體,提高大學生的體育精神,這事業任重而道遠。所以建議各大中專院校緊抓大學生體育教育,將各項課程和規章制度落實到位,能夠達到有序進行發展,使各項體育教學事業指標能夠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完善和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重視體育強身,體育強民族體魄的認識,那么大學生的體育教育課程應該作為一項長遠的事業去做,并且要作為教育重點,專人專項抓好當前教育,不等不靠,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健身,全面發展。
大學健身計劃的實施為體育教育教學的發展于改革提出了有一個嶄新的課題,也提供了大量的發展空間。
為大學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體育人才,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培養優秀的體育人才的過程中,必須做好學校的教育工作,以此做到大學體育教育的發展,而學校的體育事業的發展直接于體育教師的素質息息相關,故此大學體育教育事業的作用就是要培養出更多的體育人才和優秀教師。
首先要從社會體育實踐出發,在大學體育教育的事業的過程當中,需要眾多的體育老師來指導,也可在設定的體育專業中選拔和錄用,在這方面的人才,比如:體育舞蹈老師,門球裁判、足球裁判,健美老師等,也可以和健身俱樂部聯手來舉辦多種方式的培訓機構。
提倡每人一年進行一次體制測試,每一家學校要能夠做到一年一次身體檢查,學校要組織每個學生參與,以便于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能力,使他們成為體制檢測人員,這是為國家下一代的體育教育事業做出一定的貢獻,這樣將來一些體育比較好的苗子在進入到學校的時候學會非常愿意的去幫助學生走向更高的路,對未來的教育發展事業也是非常的有用。
體育專業教育培養目標即培養者對所要培養出人才的質量和規格的總規定。培養目標的方向決定人才培養的定位和價值取向,以前的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計劃其定位僅局限在學校體育工作的范疇,是指能勝任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學校課余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學校體育競賽等工作,培養的是合格的體育師資,這也是體育教育專業很長一個時期以來的價值取向,是一種專門的或者是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應該說,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在計劃分配時代,為學校培養了大批專業合格、業務突出的專門人才,是功不可沒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目標定位已經不能完全反映出社會對體育人才的多元化的真實需要。進入21世紀,我國社會經濟生活各個領域都發生著深刻變化,對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為滿足社會發展對體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依據2003年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方案》,湖南工業大學現行培養計劃的培養目標定為:培養能勝任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及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工作的復合型體育人才,對人才培養目標的重新定位,改變了主要培養體育師資的單一定位模式。因此我校開設了體育教育專業和社會體育專業。
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能量,所以說大學體育教育的資源優勢勢在必得,有利于健身用品的進行深入研究和開發起到鞏固作用,其實學校可以從大學生當中選撥出適合留在學校的人員,不僅對學校體育設施比較了解而且在針對下一屆新生培訓當中也是起到不小的宣傳作用,當學生都了解到上一屆的學長在學校做體育老師對這個學校的體育教育發展是很順利的,這也是每個學校所希望看到的。
目前各大名校和部門的體育專業人才還不能達到固定的標準和要求,并且供求關系緊缺,經過研究體現,在職體育教師技能普遍偏低,需要進一步學習和提高,以便于去更好的發揮他們的特長。學校可以考慮將體育教師外租出去,這樣可以做成全民運動以提高學校體育知名度,也可做有償服務,去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更多的教育實踐機會,在不影響各大學科的學習,科研的情況可以進行,設施方面學校可以設出武術,體操,籃球,足球等等充分滿足保證學生的訓練,這樣做可以滿足體育實踐機會多學生可全面涉及的需求,充分利用開考,高等體育教育專業,長線本科和短線專科的優勢,來解決體育教師短缺現狀,每年各地區創辦武術館和武術學校光是這些,畢業生就達到了好幾萬人,這些學員45%以上都愿意去體育院校繼續學習,從而得到好的發展,個體育場所中的健身教員和保安公司的員工,都是具備專業體育技能的,針對大學體育課程中的康復保健和運動醫學知道需要自行推進。故此我國大學生體育教育事業有著輝煌的發展前景和蒸蒸日上的趨勢,只要我們充分把控現有教育制度,利用自身的有利條件一定可以做出更好的發展。
[1]曲宗湖,楊文軒,等.現代社會與學校體育[M].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115~135
[2]曲宗湖,等.論我國高校體育改革發展的構想[J].體育科學,2013,(4):7~11
[3]馮巖,等.21世紀大學生體育與素質教育的探索性研究[J].體育科學,2012,(4):31~33
[4]李相如,等.素質教育與學校體育模式[J].中國體育科技,2011,(5):11~14
[5]李衛平,等.當前我國高等體育教育研究中心若干熱點問題[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1):89~92
[6]龔純波.湖南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現狀與對策研究,2009,(2):20~34
[7]趙天輝.河北省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2010(16)(5):11~14
[8]譚良機.湖南理工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分析,2012(02):15~19
[9]張建新.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的危機和出路.體育與科學,2012 (04):31~42
[10]薛雨平.學校體育課程的社會化取向.體育與科學,2011 (02):19~21
[11]劉丙權.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研究.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02):14~36
門綿,江西財經學院,畢業院校:天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