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蕓
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第二中學
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
沈蕓
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第二中學
對于初中科學這項綜合性學科是與我們人類社會發展及生活密切相關的,有助于加速社會發展及提高生產生活質量。當今教學不再是死記硬背,而生活化的特征是新課程目標的要求,初中科學教學而應該回歸到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應該努力開發及利用它們,這些身邊與學科密切聯系的鮮活教學資源可以使初中教學更科學,更富有趣味,更加生活化而變得實際。在初中課堂如果更加生活化進行教學,一方面可以使課堂增加活力和趣味性,讓學生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進行科學教學,通過書本更易轉向時間生活,使學生得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所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探索,本文主要從教材內容生活化,教學情境生活化,作業布置生活化,習題內容生活化,課題研究生活化等幾個方面進行探討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
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實踐
當今初中生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很多與科學密切相關的一些生活問題,所以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中要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學,讓學生回到其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也便于他們獲得新知識,處理生活實際問題。這樣也可以幫助學生擴展思路,擴大視野,培養學習的興趣,達到寓教于樂,學以致用。我們學習科學的目的就是去運用科學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初中科學教學的生活化,實用化,社會化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至關重要[1]。所以本次研究得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對于教材內容的編寫可能會由于種種原因使其很難與生活實際相符,對于有些差異如生活習慣、地域及風俗是無法避免的,那么我們教材編寫老師就要盡量創造優化的教材讓其生活化[2]。我們的教師要在生活中努力尋找科學教學的資源,將生活中熟悉含有科學知識實例運用到教材當中。比如1.教師編寫教材對給予的例子可以進行修改,在我們廣袤的大地中,所給的例子一定不是所有學生都知道,那教師就可以依據當地實際生活修改素材。2.我們教師要把那些不具體,和學生實際生活相差較遠的內容減掉。3.我們教師還應該根據季節時令來編排課程內容,使其生活化。4.當然我們教師應密切觀察生活,添加和生活貼近的教學素材。
其實我們的知識放在情境中會讓學生更易獲取,也能讓知識充滿生命力。一位學者說過假設讓你吞下10克胡椒粉你絕對難以下咽,但如果把10克胡椒粉放入魚湯當中簡直就是美味。所以知識和情境就像胡椒粉和湯,讓知識更易吸收。情境如此重要,那么就需要我們老師在創設情境是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析,還要創設有意義的生活情境。教師就得研究教材,將所要教的問題運用到生活情境中去,用心設計和生活相關的課堂情境,使學生快樂地尋找到問題的答案并找出規律。比如在我們的生活中吃飯時,油漬可能滴到衣服上,那么物質如何在水中分解,如果通過將油滴入裝有汽油和水的玻璃試杯中的這種傳統教法可能會枯燥無味,但創設生活化的情境進行教學讓學生更易接收。其問題:人們在生活中為什么很難用清水洗掉滴在衣服上的油漬呢?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創設生活情境,我在衣服上滴上油滴,學生一定很驚奇為什么,然后用濕潤的毛巾擦洗但確無法擦掉,我面上著急向學生提問:“這樣可以看出清水無法去掉油,那表明油能在水中分解嗎?”學生一定答不可以。接著再問:“是否有其他的物質能分解油呢?”最后拿出事先備好的一瓶液體告之是汽油,將它衣服有油的地方,用毛巾擦,油漬居然被擦掉了,發現油漬可以被汽油分解。這樣的生活教學情境可以使教學得到很好的效果。
我們知道作業布置是對課堂教學的掌握有很好的幫助,使學生得到很好的成長。我們教師不是為了考試或做題而去布置作業而脫離生活實踐,而是獲取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因此我們當今的作業不應該是封閉的專制的,不應是獨自完成的題海戰術,而是應是開放自主的,一起合作并題目要精。如果我們布置的作業實際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可以使學生在解題當中獲得樂趣與學習的信心。作業布置的生活化,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很好了解實際生活,確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3]。
科學問題存在于現實生活,并在實際生活運用廣泛。所以在初中科學教學中要提煉出生活事例相關的習題,設計與生活相關的情境的習題,經過習題真實信息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在習題內容上很好的解決問題,最后還是為了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知識。所以我們的習題內容要從科學走向生活。
我們很多時候對待實際生活中很多經常見的事物不去在意,不去分析,習以為然,卻不知這種態度丟失了非常多的創新機會[4]。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位探索家、發明家,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生活,用科學探究的思維去發現即使是生活小事中的問題,科學就存于當中。所以我們老師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對生活工具及自然現象多問幾個為什么,學會設計研究方案,培養創新思維和觀察力。比如,學習觀察動物后,我們學生要從周圍的動物著手,細心觀察其生活習性,繁衍的方式,形態特點以及捕食方式等入手寫寫研究報告。
我們初中課堂如果更加生活化進行教學,既可以使課堂增加活力和趣味性,讓學生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又可以有效的進行科學教學,通過書本更易轉向時間生活,使學生得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縱所周知,學生是主體,通過以上陳訴,使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可以增加學生主體性同時是課程綜合性的要求。科學教學生活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從編寫生活化的教材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布置生活化的作業,編寫生活化的習題內容,研究生活化的課題,等各種方式進行生活化教學,既可以讓學生培養興趣,又可以讓學生有效的掌握知識。
[1]陳國華.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以杭州市余杭區臨平第一中學研究為例[J].學周刊,2015,02:29-31.
[2]鄭振祥.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的體驗[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2010,01:132-133+156.
[3]戴豐珍.初中科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溫州大學,2012.
[4]趙則人.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思考[J].新課程(綜合版),2011,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