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因偶發的事故所引致的災難性后果,已讓各國政府對海洋油氣勘探開發中的行為能力和行為結果的評估變得越來越奢侈。
隨著陸地大型油氣田被發現概率下降,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就成為西方石油公司謀求暴利的重要戰場。盡管各國政府煞費苦心試圖通過立法、監管、技術監控、技術能力評估與準入、環境侵害處罰等手段維護在利用海洋油氣資源時海洋生物及環境的安全,但海洋生物及環境依舊難逃被侵害的宿命,使得對海洋油氣勘探開發中的行為能力和行為結果的評估變得越來越奢侈。
悲催的墨西哥灣
美國能源信息局(EIA)3月3日報告稱,2015以及2016年,美國墨西哥灣的原油日產量預估將分別為152萬桶與161萬桶,分別占當年度預估美國原油總產量的16%與17%。僅2014年投產的5座深水采油平臺預計至2015年底可以令墨西哥灣的原油日產量增加26.5萬桶。在油價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墨西哥灣深海油氣產區卻逆勢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油氣主產區之一,因此備受關注。
2015年5月19日上午,不幸事件再次發生,位于加州圣巴巴拉縣附近的一條輸油管破裂。盡管在原油泄露約半小時后由人工手動關閉了輸油管道,但還是導致超過10.5萬桶原油泄漏流入大海,油污帶長度達14公里,大量海鳥、魚蝦受到污染,并有部分原油沖上海灘,污染侵害還在隨時間推移繼續擴大,成為當地自1969年以來最嚴重的漏油事故之一。盡管加州州長立即宣布圣巴巴拉縣進入緊急狀態,州政府并承諾全力清理油污,但都無法終止墨西哥灣油氣泄露對其海洋及沿岸生物和環境的侵害,漏油事故猶如看不見“The End”的電影,永無止境地續演。
早在2010年4月20日晚,BP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超深水區MC252區塊馬康多井(MC252-#1-01)租用的“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燃起熊熊大火,致使平臺上11名工程技術人員殉職,17人受傷。大火持續燃燒到4月22日上午10點22分鉆井平臺發生第二次爆炸并沉入海底。4月24日,事故油井開始漏油,并一直持續了82天,約有490萬桶原油流入墨西哥灣,污染波及沿岸5個州。
無獨有偶,2011年9月13日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能源公司雪佛龍稱,位于Main Pass地區的一根負責把海底原油輸送到生產平臺的豎管發生泄漏,不得不關閉了兩條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海上輸油管道。
隨后,2013年3月1日美國墨西哥灣一艘海員船撞上位于密西西比河河口附近的薩爾弗港的一座(因低產)閑置的鉆井平臺,造成少量原油和天然氣泄露。7月初墨西哥灣能源科技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海上的一座油氣平臺在發生了天然氣泄漏事故,經過幾天的努力才得以控制;7月23日該州南部墨西哥灣的大力神海上油氣公司(Hercules Offshore Inc.)一座天然氣鉆井平臺突然井噴起火,部分平臺坍塌。
進入21世紀,美國墨西哥灣海上每年發生1至2起漏油事故似乎已不是什么罕事,使生活在墨西哥灣中的海洋生物也不得不努力“適應”含有大量油氣的生存環境,并以自身擁有高含量的有毒有機殘留物無聲地向人類做著抗爭。
史上不可謂不嚴的處罰
2010年4月20日馬康多井(MC252-#1-01)爆炸后,隨漏油總量增加和海洋污染面積持續擴大,6月30日,美國參議院環境與公共事務委員會(Senate Environment and Public Works Committee)通過了取消墨西哥灣漏油事故損害賠償上限的決議,突破了1990年《石油污染法》(Oil Pollution Act of 1990)對肇事企業起保護作用的最高7500萬美元賠償上限的規定,打碎了對環境侵害者罰款的天花板。
12月13日,美國內政部發布海上鉆探監管新法規,進一步嚴格了市場準入、開工許可等制度安排。新法規還列舉了要求鉆井公司如何必須遵守內政部新近出臺的原油泄漏應急計劃、井噴防噴器測試和為難控溢流計算最壞情況下的泵排量圖。一方面,美國政府執法部門有了更加細化、嚴格和可操作的市場準入法規,封閉了技術、裝備能力弱的企業進入墨西哥灣海上油氣開發市場,即使可以進入也會大大增加企業在海上石油開發項目的營運成本,并同時削薄預期的利潤;另一方面,研發、補充了的相關水下檢測設備,提高了監管效率,并努力確保監管證據鏈的完整性。
5月22日奧巴馬總統宣布成立獨立的總統委員會調查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2011年1月11日該委員會最終報告認定:MC252-#1-01原油泄漏事故是“可以預見”、“可以避免”的。它不僅為“獅子”大張口提供了依據,即依《清潔水法》(Clean Water Act)將漏油罰款金額從每桶1100美元增至4300美元,而且為將來恢復墨西哥灣原貌能籌得更多的資金。
至2015年2月2日美國聯邦法官卡爾·巴比爾宣布長達兩年的英國石油公司(BP)墨西哥灣漏油事故民事訴訟案最后一階段的審理工作結束,但對漏油事故賠償金未做最終裁決。但至6月10日,英國石油公司已為這起漏油事故的污染受害者支付賠償費、清理費和罰款等各項費用總計達450億美元。但是,BP公司在墨西哥灣勘探的前副總裁戴維·雷尼因被指控謊報泄露的油量,因此還將有可能面臨五年的牢獄之災。
客觀地講,美國政府對馬康多井爆炸漏油污染海洋事故的處罰力度之大,以及用于彌補和防范事故再次發生新規之嚴苛,都可稱得上史無前例,盡管如此,也都無法有效阻止墨西哥灣漏油事故再次發生,使對海洋油氣勘探開發與監管的行為能力和結果產生了質疑。
行為能力和結果再評估
如果MC252-#1-01爆炸漏油事故是人為的責任事故,理應受到重罰,但經過近6年在立法、監管和技術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以及在天量罰單處罰的震懾下,墨西哥灣的海洋理應有一個安寧的環境。但事實并非如此,6年后的加州圣巴巴拉縣輸油管依舊發生了破裂漏油事故。
若前者是為了降低成本,未待油井水泥完全凝固就提前施工等一系列錯誤造成爆炸漏油的責任事故,而后者不出意外,應是因操作程序的錯誤將不應并行的兩臺輸油泵出現了并行運行,短期超額定管壓使已經運行了近25年的輸油管道在長期腐蝕最薄弱處壓裂。事故發生后,原本可以降低泄漏量的計算機長距控制系統又因容錯能力不足,在兩泵并行時既不能及時停泵或有效卸載,又沒能用機電閘門自動關閉已經出現泄露的管道,不僅使泄漏量增加而且迫使人工進行手動關閉閘門,因此,它是海上長輸原油管道智能監控管理中技術整合、技術容錯以及應急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責任事故。
從兩起典型事故的案例看,無論監管者如何提升監管能力或如何提高處罰標準,又或作業者如何提升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墨西哥灣依舊還在不斷發生漏油事故。盡管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事故總量在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下在不斷減少,而且要遠比陸地事故總量少很多,但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要遠比后者大很多,因此,如何提高海洋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和保障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結果,的確是一個亟待深入研究的課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