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疆地區是我國對外貿易口岸開放最多的地區,其出口貿易的發展程度對我國在外貿經濟中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本課題的研究通過對新疆出口貿易的現狀及其發展的影響因素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針對促進我國新疆出口貿易的健康發展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疆;出口貿易;影響因素
一、新疆出口貿易現狀
新疆地區是我國對外貿易口岸開放最多的地區,據統計,目前新疆對外開放的各類外貿口岸共計28個。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加上近些年新疆借助其在地緣上的優勢并積極采取相關措施拓展與其相鄰的幾個國家的外貿市場,使得新疆在我國外貿經濟中的地位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據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統計,2009年新疆出口貿易額為108.23億美元,直至2010年3月才開始有所回升的現象,至2010年底新疆出口貿易總額為129.69億美元。繼2010年之后新疆出口貿易總額在數值上一直保持上升的趨勢,2013年末新疆出口總額為222.69億,與2012年同期的193.46億美元相比增長了15.11%。烏魯木齊海關2015年關區關長會議上獲悉,2014年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274.23億美元,其中出口232.72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5%,增長幅度較小。而進口貿易表現低迷。
二、新疆出口貿易發展的影響因素
1.貨幣貶值嚴重
人民幣于2014年2月突然出現貶值的現象,就其根本主要是由于2014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趨緩以及美國經濟的回暖。近幾年,國內相關企業的產業結構以及經濟生產要數都在快速的發生著變化,這是導致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增長趨勢趨于平緩的主要原因。此外,美國的經濟體系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受到重創,導致投資者投資興趣以及信心呈現出低迷的現象,直至2013年美國的經濟才有所復蘇、回暖的現象。2014年美國經濟與2013年同期增速2.5%,呈現出穩健擴張的趨勢。人民幣的突然貶值為我國相關外貿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新疆作為我國對外開放口岸最多的地區,其影響更是不容忽視。人民幣的突然貶值一方面導致新疆出口商品的價格有所下降,增加了新疆相關外貿企業出口商品的競爭力,也為企業帶來了額外的利潤。但人民幣的突然貶值對于使用鎖定匯率以及遠期結匯的相關外貿企業來說嚴重影響了其收匯的收入,對這部分外貿企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此外,人民幣的突然貶值也加劇了相關外貿企業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此外,哈俄貨幣也出現大額貶值的現象,據海關咨詢了解,2014年初,哈堅戈貶值19.3%,盧布下跌近50%。加上烏克蘭危機爆發并持久發展,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實施政治和經濟制裁,給俄羅斯經濟帶來極大負面影響,俄羅斯經濟放緩,我國在俄哈投資的企業也受到了沖擊,加大了我國出口難度。
2.新疆主要貿易伙伴經濟震蕩
據海關統計,新疆邊貿進出口總值為142.2億美元,同比下降0.9%。其中出口128.5億美元,同比緩增20.8%。對哈進出口總額為72.64億美元,同比下降19.5%,占新疆邊貿總值的51.08%;仍為新疆出口貿易主要合作伙伴。對吉、塔進出口總值分別為37.16、17.4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5%、32.9%。分別占新疆邊貿總值的26.13%、12.26%。對俄羅斯出口總值為8.29億美元,增長7.9倍,占新疆邊貿總值的5.8%。從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新疆對其一直合作較好的哈薩克斯坦的貿易情況有所改變,與上年同期相比呈現出大幅下降的趨勢。此外新疆的相關貿易企業也加緊了與其周邊國家的合作,如:俄羅斯、印度以及塔吉克斯坦等國家。貿易伙伴的變動一方面為新疆相關外貿企業帶來了一定經濟利潤的同時,也降低了新疆與哈薩克斯坦在外貿經濟上的合作度。這也是導致2014年來新疆出口額呈現出下降趨勢的主要原因之一。
3.新疆周邊一些國家的政局不穩
與新疆毗鄰的幾個周邊國家內部有如:宗教、恐怖、以及民族分裂等多股勢力相互交織,導致這些國家的存在時而政局不穩的現象,這也導致新疆出口貿易的環境日漸復雜,也使得新疆外貿經濟的發展受到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新疆幾個周邊國家的政局不穩的現象當屬吉爾吉斯坦最為突出,該國家于2005年引發了“黃色革命”,繼“黃色革命”后國內政局發生了突變,其中以2010年政局動蕩最為突出。吉在地理位置上介于塔吉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之間,是新疆商品進入其相鄰兩國的重要集散地,因此當該國內現政局不穩,不僅影響了對其自身與新疆的外貿交易,也使得新疆與塔吉克斯坦以及烏茲別克斯坦外貿交易受到影響,進而導致新疆外貿出口額整體表現出下降的趨勢。另外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一直摩察不斷,加上阿富汗地區的宗教極端思想較為嚴重,導致與其接壤的周邊地區恐怖事件頻發,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新疆出口貿易環境惡化。
4.新疆地區自身工業化程度低
新疆地區是我國棉花生產的重要地區,據烏魯木齊晚報統計,2014年新疆所產棉花重量高達367.7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59.7%。站在這一角度來講,新疆如果發展服裝或者紡織業作為外貿交易的一個重要項目,在外貿交易上是占有相對優勢的。但新疆地區由于缺乏印染業以及服裝加工的產業,因此新疆地區的外貿上要將新疆棉花加工成服裝以及紡織品出口到國外,則就需要將新疆產的棉花經過初步加工后轉到新疆地區以外的市場進行印染以及服裝加工等工序,這在使得新疆出口商品的成本直線上升,為新疆出口貿易造成了壓力。據了解,新疆出口的外貿商品有70%都是來自新疆地區以外的市場,這表明新疆出口的70%的商品都是依靠外源生產,極大的限制了新疆出口貿易的發展。加上新疆地區自身工業化程度較低,外貿交易缺乏產業基礎的支撐,因此新疆出口的產品、商品不僅結構單一,沒有技術含量,且其具有的附加值不高。出口的產品往往是資源型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居多,在外貿交易的國際市場中競爭力較差。因此,新疆地區自身工業化的程度是新疆出口貿易發展的關鍵。
5.俄、白、哈關稅同盟發展
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統一關稅稅率以及非關稅的調節措施,形成海關聯盟,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啟動。并于2011年10月得到了獨聯體相關國家領導人的認可,并新增吉為關稅同盟伙伴。俄白哈海關關稅同盟的進一步擴大,為新疆貿易經濟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挑戰。其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增加了新疆與哈撒克斯坦之間貿易的成本。主要是由于哈薩克斯坦在海關同盟正式啟動后上調了相關商品的進口稅稅率,共計5044種,這些上調了進口稅稅率的商品大多數涉及到新疆對哈薩克斯坦出口的商品,因此,也使得新疆對哈沙克斯坦出口的商品的成本明顯的增加了。其二,俄白哈關稅同盟的發展也使得海關程序變得更加復雜,其中以哈沙克斯坦的采取的相關措施最為突出,如:禁止貨物混裝、嚴格關稅檢查、取消進口貨物包車包稅,海關程序復雜化也導致清關費用大幅增長。新疆出口貿易大多是資源型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機電產品、服裝產品等。海關關稅以及清關費用的大幅增長直接限制了新疆出口貿易的發展。此外,在俄白哈同盟正式啟動后,哈薩克斯坦也增高了對進口農產品檢測標準,目前來說哈、俄、吉仍是新疆農產品出口的主要貿易伙伴,哈上調了對進口農產品的檢測的標準,也使得新疆農產品出口的難度,限制了新疆農產品出口的發展。
三、促進新疆出口貿易發展對策
1.加強新疆本地基礎產業的建設
目前新疆出口的外貿商品有70%都是來自新疆地區以外的市場,這使得新疆地區的出口的商品在外貿交易上的競爭力較差。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新疆本地缺乏相關基礎產業的支撐,其出口的大多數商品都是依靠外援生產,這使得新疆對其出口商品的成本無法實施有效的控制,降低了新疆商品在外貿經濟的競爭力,限制了新疆貿易經濟的發展。筆者認為,新疆本地區是我國棉花重要產地,新疆如果發展服裝或者紡織業作為外貿交易的一個重要項目,在外貿交易上是占有相對優勢的。且新疆地區具有豐富的勞動力并在外貿上占有極佳的地理優勢,因此筆者認為要使新疆出口貿易得到長足的發展,首先新疆地區應建立起相關的基礎產業,擴大本地商品的產量,為新疆出口貿易的發展提供雄厚的支撐力量。此外筆者認為新疆還可以加大對新能源以及新材料、農產品、電工電氣等基礎產業的建設力度,提高新疆本地區工業化程度,提高商品的技術含量,優化商品結構,進而提高新疆出口貿易的競爭力。
2.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與周邊國家建立起利益共同體。目前新疆出口貿易的主要合作伙伴是哈薩克斯坦,其次是俄羅斯、印度、塔吉克斯坦。但經過了解,2014年以來新疆與哈薩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總值為100.29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與俄羅斯、印度、塔吉克斯坦之間的貿易總值出現了增長。筆者認為主要是由于新疆目前還沒有與其周邊的國家構建起利益共同體,這導致其在貿易中始終處于被動的一面,進而也導致其在外貿交易上的地位不足,限制了新疆貿易經濟的發展。筆者認為要加強新疆與其周邊國家利益共同體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加強基礎建設項目的合作,如:能源管道、交通、通訊等,積極改善新疆地區及其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落后的局面。其二,擴大與周邊國家進出口貿易合作領域,如:人才培養、技術交流等,促進新疆與其周邊國家在經濟上共同發展。其三,加強與周邊各國的文化交流,秉承中國在外貿經濟的發展理念“和諧合作,互利共贏”,樹立“責任地區,責任貿易”的友好形象,為新疆與周邊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創建出良好的合作氛圍。
3.進一步的打開國際市場,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
首先,在新疆主要的傳統貿易市場上,應鞏固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俄羅斯等貿易伙伴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提升與周邊如: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伊朗、土耳其等國家間的市場貿易水品。其次,在與印度、巴西、南非等地合作開發新興市場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應將一些發達國家,例如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貿易潛力積極地挖掘出來,達到出口市場結構的優化目的。
4.政府應當肩負起建立和完善新疆地區出口企業的利益保障機制
新疆地處我國的邊境地區,其貿易出口基本主要集中于相鄰的中亞地區,因此,我國應當積極和該地區的政府之間就我國企業經濟利益保護工作的籌劃和加強達成共識。具體包括加強與周邊國家經濟政策信息的收集和咨詢,把所得到的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并與各國政府之間就這些信息進行交流和溝通,建立起相應的公共服務平臺,做到信息網絡的資源共享。同時,國家還應在人員、技術和資金等方面加大對新疆地區在中南西亞地區經濟信息研究調查的支持,建立起包括中南西亞國家的在市場及區域經濟合作等方面的信息研究咨詢中心,加強調查和研究貿易所在國家對外貿易的政策方針,以便新疆地區在對外貿易上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另外,政府還可以通過外交手段來幫助新疆地區的對外貿易,建立起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使新疆出口貿易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結語
綜上可知,目前新疆出口貿易的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筆者認為,要使新疆出口貿易得到長足的發展,首先應加強其本地區域內基礎產業的建設,為新疆貿易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其次,應加強與其周邊國家的貿易合作,建立起經濟利益共同體。此外還應進一步的打開國際市場,提高出口市場的增長點,在戰略上實施差異化營銷,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政府部門也應建立和完善新疆地區出口企業的利益保障機制,為新疆出口貿易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貴琴,李豫新,李婷.基于協整檢驗的新疆出口貿易影響因素分析日[J].價格月刊,2012(1).
[2]金燕,土虎.借鑒以色列經驗促進新疆出口貿易發展[J].管理現代化,2010(5).
[3]程云潔.俄白哈關稅同盟對新疆外貿影響分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12(1).
作者簡介:靳凱(1994.01- ),女,漢族,河南周口,本科,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