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2年1月,歷經百年的柯達公司向紐約州南部地方法院提交破產保護文件,走到發展盡頭,百年柯達轟然倒塌。與許多大公司一樣,柯達的失敗有其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企業創新力逐漸成為其安身立命、不斷發展的動力,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柯達等老牌企業的頹勢,反證了創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充分表明戰略創新構成了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戰略;創新;核心
一、引言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部分企業在向其他強大的競爭對手—市場領導者—發起挑戰時,不僅贏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有些甚至發展成為新的市場領航者。它們成功的秘訣在哪里?在于它們勇于進行戰略創新,并改變原先的“游戲”規則。事實表明,除卻技術革新的因素,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必須進行戰略創新。戰略創新是企業根據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主動、積極地創新經營戰略、工藝流程、技術水平、產品內涵和組織管理等方面的活動。作為一種競爭戰略,企業戰略創新的目的,在于身處激烈的市場競爭洪流中,保持自身獨特的優勢。戰略創新主要包括產品創新、技術研發創新、組織管理創新等方面。戰略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中的核心競爭力。
二、戰略創新的要素和現實意義
一般來講,戰略創新主要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組織管理創新等方面。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戰略創新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處于企業競爭力的核心位置。
1.戰略創新的要素
(1)產品創新
以社會發展需求和技術進步需求為出發點,企業從事以基礎性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為主要內容的創新活動,從原理創新、設計創新、原材料創新方面研制出具有新性能、新特點和新的用途或者是市場需求的新型產品的過程,就是產品創新。產品創新的過程,實際就是企業謀求不竭市場源泉的過程,更是謀求企業生存與發展動力源泉的過程。產品創新,能讓企業尋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使企業不致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更重要的是保障企業能緊跟市場發展和社會發展,同時帶來企業內部其他方面的創新活動。
(2)技術研發創新
以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應用為目的所進行的一系列創新活動,就是技術和研發創新。產品的創新,會對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這一要求一方面產生了壓力,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動力,促使技術研發進行一系列創新活動。反過來,技術研發的創新為產品的更新準備了必要的、先進的生產技術條件。
(3)組織與管理創新
組織與管理創新,是從實際出發,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對組織結構模式和管理方法進行創新。組織與管理創新,進一步強化權利“統—分”相結合,過盡量減少管理層次,有效協調,保證信息傳遞的及時、準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2.從柯達破產看戰略創新的意義
(1)有效的戰略選擇是企業的生存之本
戰略選擇是企業生存之本,而戰略創新則是企業保證競爭優勢的唯一途徑。柯達公司拋棄了突破性創新,忽視了企業生命中重要的戰略選擇,從而被技術發展大潮拋棄。
(2)創新品牌戰略是企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障
品牌意識的偏差是柯達失敗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須堅持和創新品牌戰略,并積極尋求核心技術研發的突破,是是企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障。確立和不斷創新品牌戰略,才能做到未雨綢繆,提高風險意識,實現自我超越和有效應對外部競爭。
(3)全方位持續創新是企業活力的內在源泉
企業要擁有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就必須進行全方位的持續創新活動,包括戰略創新活動和技術創新活動等方面。戰略創新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技術創新能使企業保持競爭優勢。只有不斷進行戰略創新等活動,企業才有可能活動維持活力的內在源泉,反之只能是等待被競爭擊潰。
(4)關注戰略定位能牢牢把握企業航向
在影像市場占據著絕對的地位,使柯達公司在較長一段時期“得意忘形”,“迷失”了自我,企業發展戰略出了問題。戰略上的失誤和沒有及時進行戰略重新定位,使其不能不被市場競爭洪流吞噬。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要也都會對所經營的產品、產品技術發展方向以及消費市場給出正確的判斷,同時針對性作出正確的戰略判斷,從而及時對自己的經營戰略和策略進行調整和戰略定位,以牢牢把握企業的前進航向。
三、戰略創新的類型及其特點
根據其難易程度,戰略創新可以劃分為3種不同的類型。雖然從整體上講,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戰略創新都應具有創新的本質特征,但從細微處看,不同類型的創新具有不同的特點。
1.領先型創新
以重大發明創造或全新管理觀念為活動成果的創新,就是為領先型創新。領先型創新的結果,通常是重新建立起一個新興的市場,開創一個全新的消費需求天地。比如數碼技術在影像上的應用,開創了數碼相機新市場。可以說,領先型創新是從事的是“從無到有”的活動,涉足的是“未知的世界”,因此,其具有這樣幾個明顯特點:第一,技術要求高,需要綜合性技術的合作推動;第二,人力、財力和時間投入巨大;第三,創新成果“成活率”極低;第四,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的被認可度不可預知。
2.跟隨型創新
在已有的創新成果基礎上所進行的創新活動,就是跟隨型創新。跟隨性創新實際上是通過完善已有、但尚未充分開發的創新項目,達到占領本項目目標市場的目的。顯而易見,跟隨型創新目標很明確,創新活動動力更加充分。其具備這樣幾個特點:第一,注重實用技術,市場導向性突出;第二,創新成本較小,市場需求有預期;第三,跟隨型創新謀求的是較高的市場占有率;第四,跟隨型創新以“已創新”技術和產品為基礎,將目光鎖定在消費市場的進一步開發上。
3.附屬型創新
以獲取市場份額中較小部分為目的,不謀求產業領導地位,保障自身特有競爭地位的創新活動,就是附屬型創新活動。附屬型創新具備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創新對象在系統中占據不可缺少的地位;第二,創新產品的市場份額有限,創新者在捷足先登時能全部占領,且不足以吸引其他競爭加入;第三,有效避免激烈的競爭和挑戰,較長時期內能順利獲取自認可觀的收益。第四,附屬型創新占據的市場小,企業擴大生產的余地有限。
四、戰略創新的思路
1.緊盯整個消費市場,分析市場的需求變化
創新成果必須與市場密切相關,創新成果要么創造出新的產業,如愛迪生發明電燈,同時建立了整個配電系統,創造出了電力行業;要么是緊跟市場需求上的細小變化,不斷完善自己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
確定企業經營目標是戰略創新的核心內容。只有在確定了經營目標后,企業才能確定產品消費群體、競爭對手及其實力,才能決定企業的競爭策略。企業經營目標的改變往往促成企業戰略創新的重大舉措,而企業戰略創新又強力推動企業的發展。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
2.細致分析創新因素,全力投入創新過程
無論從哪找類型的創新來講,創新某種程度上都是從無到有的活動。此項活動需要有諸多條件或因素來促成,如知識水平、社會環境、經濟發展程度以及文化觀念等。在創新活動開始之前,有必要對這些條件或因素進行細致周密的分析,要明確哪些條件已經具備,哪些因素目前尚不具備,但可以通過自身努力獲得。只有擁有了開展創新活動的諸多條件或因素,創新活動才能順利進行,否則就要將創新向后推延或者使創新活動徒勞無功。
那么,具備了創新的條件,就必須全力投入到創新活動之中。創新的成功需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創新者對自己的創新成果預期都有明確的目標地位,不同類型創新其成果預期會有一定差異,但這并不影響對創新過程的全力投入。唯有如此,創新活動才能得到極大的回報。
3.明確創新重點,實現創新效益最大化
某些領先型創新者之所以會敗在其他跟隨型創新者手中,往往是由于他們沒有明確創新重點,或者沒有實現創新效益的最大化。或者說,至少是他們沒有將創新思維與創新活動用最優化的時間結合起來。他們的某些習慣性觀念使得他們不敢在創新面前闊步前行,而是固守陳規,這樣就會失卻決定性的時機,因為他們的競爭對手—跟隨型創新者—很容易攫取這種優勢,并因此活動創新活動的效益最大化。所以明確創新重點,實現創新效益最大化是創新活動的關鍵環節。
五、結論
當今科技發展之猛,要求企業必須不斷創新。科技是把雙刃劍,如果企業的戰略管理不善,戰略調整不及時、準確,最終會被這把“雙刃劍”重創。企業必須進行創新活動,要創新戰略管理、創新營銷策略,要在創新中發展壯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唯有經久不衰的創新,才能實現經久不衰的企業和產品。
參考文獻:
[1]王建民.戰略管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葉雙慧.淺談企業戰略管理的發展趨勢[J].科技創業月刊,2005(6).
[3]文方.柯達敗因溯源[J].中國經濟和信息化,2012(03).
作者簡介:樊波,女,湖北人,石河子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中心在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