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宇杰 許益翔 孫夢健
摘 要:在當今世界,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處在向西開放最前沿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對外金融合作勢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兵團與中亞國家進行金融合作的現實基礎上,厘清兵團金融業對外合作中的障礙,相應地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金融合作;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引言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要內容之一的“貨幣流通”,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范圍內各國在經常項下和資本項下實現本幣兌換和結算,加強各國間貨幣直接相互流通。金融業是現代經濟體系的“血液”,對實體經濟發展起到巨大促進作用;加強貨幣流通,奠定合作的金融基礎,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五通”建設中,貨幣流通起到“輸血”的關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對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處在向西開放最前沿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上的兵團,如果能夠構建高效的金融合作平臺與合作模式,踐行開發性金融合作,提升金融合作水平,為兵團企業區域性跨境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撐或者為中亞國家企業進駐到中國提供金融服務,將有效地推動兵團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合作,有利于兵團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實現深層次的合作,打造利益共同體。
二、兵團與中亞國家進行金融合作的現實基礎
1.兵團企業和中亞國家對資金的需求
一些兵團企業秉承艱苦奮斗的兵團精神,做大做強,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開始走出國門,進駐到中亞國家開設分公司或者辦事處進行工程及項目投資合作,或依靠產業工人資源進行勞務輸出,或利用中國在農業技術上的相對優勢進行農業科技產業合作。但由于中亞國家選擇的發展道路各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各異,一些國家政治上存在不穩定性,經濟政策存在不連續性,造成經濟社會發展波動較大。加上人民幣并未成為世界性貨幣,其流通性有限,沒有開放資本賬戶。中方企業在中亞國家承包基礎設施建設時,或同中亞國家進行經濟合作投資項目和外貿交易時多選擇使用美元、歐元作為結算貨幣,但作為第三方結算貨幣的美元和歐元匯率波動頻繁,導致一些在中亞投資發展的企業對區域性投資擔保機制、性信用評估機制和區域性貿易清算支付體系等金融服務有著較大的需求。
中亞地區資源豐富,有著“世界儲藏室”之稱,部分國家以自身的資源稟賦為依托大力實施能源戰略,依靠能源開發和出口來拉動本國的經濟增長,但國內財政無法為其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于是選擇外資進行合作開發,這就使得部分中亞國家對外資形成持續的資金需求。強烈的經濟發展動機和資源開發使得中亞國家對資金的需求不斷增長,為兵團和中亞國家進行金融合作提供契機。兵團在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與貿易合作中,加強沿途國家間的貨幣流通,又有助于大幅拓寬人民幣的流通地域和使用范圍,從而有力地推動人民幣的區域化與國際化進程,加大人民幣跨境使用力度,提升人民幣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
2.兵團金融業快速發展
近些年來,兵團金融業依托自身條件,加快金融創新的步伐,發展成果顯著,金融組織體系不斷完善,參與金融支持兵團的銀行機構不斷增多。共有14家銀行金融機構在兵團所屬城市和團場設立營業部或者工作隊來為兵團提供金融支持。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新疆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等金融機構也積極進入兵團市場。其中,兵團農行在兵團范圍內的分布最為廣泛,其次為郵政儲蓄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機構在石河子、五家渠、圖木舒克、阿拉爾等兵團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截至2013年底,兵團已建起654家銀行業機構網點,其中團場共有415家(2013年新設立36家),基本實現了團場金融服務全覆蓋,金融網點布局多方位、金融機構多樣化、服務延伸向基層的態勢開始顯現。初步形成以國有大型銀行為支撐、各銀行積極介入、多種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為補充,充分競爭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為兵團構建現代金融體系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務支撐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兵團金融業對外合作中的障礙
1.人民幣未成為世界性貨幣
目前,人民幣并未成為世界性貨幣,還未開放資本賬戶,國際上不能自由兌換。中方企業在同中亞國家進行對外貿易時,多用美元或者歐元第三方貨幣作為結算貨幣,美元和歐元的匯率變動對兵團企業的收益和運營產生一定影響。我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主要是中亞國家)貨幣流通的形式主要包括雙邊本幣互換、雙邊貨幣結算、人民幣與沿線國家貨幣的掛牌交易、中國的銀行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辦理相關業務、境外機構在境內開立人民幣賬戶等,距離“貨幣流通”的要求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2.金融組織體系不健全
雖然兵團組織體系整體架構與以前相比完善了很多,也基本上實現了團場金融服務全覆蓋,但目前兵團基層金融機構比較單一,金融機構主要以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為主。其它銀行如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網點較少,僅有的一些網點也分布在城市區域。村鎮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發展規模較小;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服務能力十分有限。服務兵團的金融主體數量偏少、規模偏小,多元化程度不高,金融市場發育尚不成熟。資本市場融資利用不明顯,保險市場規避風險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金融體制和服務創新不足,還不能完全滿足兵團跨越式發展帶來的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支持兵團加速發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3.金融業發展結構不平衡,融資渠道和路徑較窄
首先,金融機構分布不均衡,兵團金融服務多集中在城市及經濟社會發展條件較好地區,邊境貧困團場金融服務不足。信貸資金更多向重點城市、大企業、大項目傾斜,國家貸款主要集中在煤、電等大企業、大項目,銀行經營的趨利性也導致投資偏向大企業,面向“三農”、小微企業和民生領域的金融服務較薄弱。兵團雖然成立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但遠遠不能滿足兵團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一些前景好,對區域經濟發展推動作用強的中小企業,能取得的貸款額小,阻礙了其經營發展。
其次,金融業發展結構不平衡,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較慢,機構數量偏少,資產規模較小,兵團中小企業取得貸款的渠道十分有限,不利于其經營活動的擴展。新疆上市公司也較少,上市公司資產規模偏小,融資渠道和路徑不寬,直接融資比例偏低,再融資能力不強。
4.金融人才匱乏
兵團金融產業起步晚,起點低,懂金融、從事金融的人才匱乏,金融人才隊伍建設緩慢滯后,已很難滿足兵團加速發展的需要。
四、加強兵團對外金融合作的對策和建議
1.建立“兵團銀行”,加快金融人才培養
組建兵團自己所屬的金融機構,為兵團發展構建資金聚集機制,為兵團政府事業單位、團場、企業、職工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同時建立培養、引進、晉升金融專業人才的平臺,是實現兵團特殊體質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兵團應借力第二次新疆經濟工作座談會議的東風,在兵團所屬城市組建城市商業銀行,在兵團墾區中心城鎮建立村鎮銀行,逐步建立起兵團自己的銀行體系。同時,要大力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完善金融構建體系,為兵團全方位投融資服務搭建平臺。
在建立兵團自己的金融機構,成立“兵團銀行”的同時,要加快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一是根據兵團的現實需要合理規劃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將金融人才作為兵、師、團三級組織培養的任務,定期對兵團干部開展金融知識的普及。二是建立金融人才引進和管理機制,制定有關引進、使用、晉升的優惠政策,使人才物盡其用,最大地發揮金融人才的作用,為兵團金融體系助添活力。
2.積極推動我國國際金融機構國際化,促進兵團經貿合作創新發展
一是加快我國金融機構同國際接軌的步伐,推進我國金融機構的國際化進程。充分利用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帶來的機遇,為在境外的兵團企業分支機構提供貿易投資、結算和融資等金融服務。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創新,深化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多邊貨幣合作,簡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的程序。積極推進商業銀行間建立代理行關系,鼓勵境內代理銀行為境外參與銀行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為中方企業在同中亞國家企業進行人民幣結算時提供金融支持。積極推進商業銀行間建立代理行關系,鼓勵境內代理銀行為境外參與銀行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推動境外企業在境內開立人民幣結算賬戶。在兵團與中亞國家進行經貿投資活動時,可主動改變同中亞各國間貿易結算以美元和歐元為主的局面,積極爭取用人民幣結算。短期內,可考慮為兵團“走出去”的企業建立客戶信息系統,以便更好地幫助企業規避投資風險和更好的提供金融服務支持。
二是針對兵團外貿企業規避商業信用風險和政治風險的需求,兵團金融機構可以借鑒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國的做法,鼓勵兵團企業走出國門,積極同中亞國家進行經貿合作,積極開拓中亞市場,建立適用性較強的出口保險基金,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能夠為對外經貿投資合作和基礎設施工程承包活動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規避風險的作用。
3.提升國際合作能力,深化金融服務力度
中亞國家與兵團在經貿合作方面有著各自的優勢和需求,中亞各國的經濟發展相對中國較慢,需要大量的資金、科學技術的支持、先進的管理方法等,但有著豐富的礦產和自然資源。而兵團缺乏資源的開采權,因此,兵團可以為中亞地區進行資金、技術和管理支持,促進合作雙方達到共贏。這就需要兵團金融機構強化金融服務,提升國家合作能力,加大對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支持,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擴大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范圍。
參考文獻:
[1]胡鞍鋼,馬偉,鄢一龍.“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內涵、定位和實現路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4,(02).
[2]馬維江.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J].當代亞太,2014,(06).
[3]王習農,陳濤.“絲綢之路經濟帶”內涵擴展與共建[J].國際商務,2014,(06).
[4]汪應洛,王樹斌,郭菊娥.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通道建設的戰略思考[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3,(03).
[5]馬廣奇,王巧巧.絲綢之路經濟帶金融合作瓶頸與發展建議[J].商業經濟研究,2015,(01).
作者簡介:付宇杰(1989- ),男,新疆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2級研究生;許益翔(1988- ),男,新疆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3級研究生;孫夢健(1990- ),男,新疆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2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