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梅
摘 要: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主要是通過計算機和會計核算軟件來對單位的財產物資以及經濟活動進行反應與核算的系統,為經濟管理提供數據信息,為單位的管理決策與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
關鍵詞:電算化;會計;系統;計算機;核算;軟件
一、前言
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工作始于七十年代,從誕生到發展,從推廣到普及,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二、電算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特點
會計電算化系統是通過計算機技術,改變傳統的會計手工計算與記帳模式,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操作的一種新型會計處理信息模式。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是面向整個系統的控制,對象包括人員、設備、程序等要素。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控制影響計算機應用的成敗,是應用控制的基礎,為數據的處理提供了良好環境。電算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特點有這樣幾方面:一是電算化會計內部控制系統簡化了傳統會計的內部控制作用;二是電算化會計信息處理系統在自身的工作運行中存在的復雜性的特征;三是電算化會計系統的模式造成在進行內部控制的過程中控制風險加大。
三、電算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對會計模式的轉變認識不到位。隨著計算機的發展,會計電算化技術逐漸被會計行業廣泛的應用起來。傳統的以算盤與帳本為主的模式被計算機所取代,一些管理層對會計模式的轉變認識不到位,沒有認識到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必然和優勢。有許多的管理者認為,通過計算機進行的會計電算化只是通過電腦記記帳,會計軟件是一次投入,只需要更換硬件設備即可,并且對軟件的后期維護與升級重視不夠。還有一些會計人員對電算化知識的掌握較少,對計算機操作很陌生,習慣了手工記帳,對電腦操作難于掌握,尤其是對電算化的網絡安全性與保密性的認識上更是空白,對電算化的發展有質疑,對數據的可靠性持懷疑的態度,并且對制度的制定與認識十分匱乏,嚴重的阻礙了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進程。
2.電算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制度基礎薄弱。我國的電算化會計普及的時間只有三十年左右,在邊實踐邊摸索的過程中,還沒有建立起與電算化會計系統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來約束,還無法充分發揮電算化的優勢作用。在我國現階段,會計電算化為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維護工作與操作,也給會計人員帶來了新的工作量;在會計電算化的內控制度的建立上,可借鑒的經驗與實踐不是很豐富,基礎工作薄弱,且電算化的相關制度與法律法規的建立不完善,一些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還有欠缺,難于避免出現一些重大問題。
3.會計軟件的開發難于滿足需要。會計電算化系統軟件的開發,還處于初級階段,開發的軟件主要是針對業務方法進行處理,無法實現對會計內部實現有效的管理。由于會計電算化軟件的數據實時共享性較差,且安全與保密性不強,導致內控薄弱。會計軟件中的數據的集中性給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沒有適宜的內部控制是無法實現數據的高度集中的,并且給管理帶來了新的風險。
4.人員素質偏低。有相當一部分人員計算機專業技術水平較低,難以適應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其中有一部分人接受了培訓,但是只懂得一般的操作技術,對于軟件的維護與更新則是難上加難,更不用說對軟件的開發與利用了。在選擇會計電算化軟件時只注重軟件的核算功能以及軟件的仿真程度,再加上受人員專業水平的限制,即使軟件具有一定的管理功能也無法加以利用。
四、完善電算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制度的對策
1.健全電算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制度。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建設,離不開控制制度的建設,《會計法》也要求,內控制度的核心是控制,是將發現的問題進行解決的一個循環過程。一個企業或單位,只有一部完善的內控制度還不夠,還要求管理層與相關的管理人員對政策要認真的執行與完善。如果制度落實不到位,管理不夠,會計數據丟失與電算化會計系統的硬件損毀情況仍然存在,制度形同虛設。所以加強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的執行效力是提高會計電算化的關鍵。
2.以內部審計來強化內部控制。會計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對內部控制進行有效的評價,是幫助企業或單位的管理人員實施監督內控政策的重要部分,能夠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進行完善,所以說內部的審計是對其他內部控制的再控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電算化在會計行業的普及,對審計工作的影響也較大,并且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無論是審計技術、審計范圍、審計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審計人員可以通過對電算化系統的定期檢測,對內部控制系統的安全性、經濟性與健全性進行考核與考察。對于財務工作、機構以及崗位的設置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的改進與控制,從而使內部的審計工作能夠有效的得到強化與完善。
3.電算化會計系統內部控制應與人本管理相結合。電算化會計系統,屬于人機交互系統,財務人員是控制的關鍵點,既是會計電算化系統的使用者,又是系統的維護者,在人機交互過程中,人是主導。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均由人來完成,人本管理與企業內部控制的緊密結合,是系統內部控制的重要部分。計算機在運行的過程中,具有的運行速度快、數據承載量大、數據計算量多、運算精度高的特點,在電算化系統中適合處理運算量大的會計信息,計算機能夠處理結構化的問題,但是不適合邏輯判斷,人本管理可以實現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與落實,所以在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上,應當與人本管理相結合起來。
電算化會計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人來說,既是一種約束,又是一種保護,更是一種助力。內部控制與被控制是相輔相承的,相互依賴又相互影響。管理過程當中人是活動的核心,通過企業文化的塑造,確立人在管理中的主體地位,通過管理來影響企業員工的思維與行為方式,管理能夠彌補內部控制的漏洞與不足,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與發展,對企業的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系統效果較好。
五、結束語
在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實施與建立的過程中,離不開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發展是會計電算化的前提基礎,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會計電算化的實現。實施并建立起電算化會計系統,能夠有效的減少會計的工作量,實現會計工作的準確與高效;但是無形當中又增加了會計人員的計算機操作與系統維護工作。建立起與會計電算化相關的內部控制系統,根據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管理與升級,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充分發揮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系統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張凱.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探討[J].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探討,2010(9).
[2]汪星明.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