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妍
基于多媒體網絡學習環境構建大學英語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實踐研究
□王妍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的英語學習模式、學習方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代英語學習已經不再是教師主宰課堂的簡單模式,“填鴨式”的學習模式已經不能有效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優勢來學習大學英語,使學生形成在網絡環境下的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就成為我們的重要課題。我們主要依靠多媒體系統、音像資料、影視音頻等等,創造豐富多彩的英語學習的情境與氛圍,為學生提供最佳的英語學習情境,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主要指的是學生控制問題的學習方式。具體地說,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性的情境或途徑,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處理信息,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而了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設能力,其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課堂探究性學習,就是以探究為主的學習。
我們的任務就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在此過程中讓他們學會自己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同時,我們還要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情境、氛圍等促進探究性學習的開展。
在多媒體網絡學習中,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中心,其學習行為具有主動性、互動性、創造性等特征。因此,學生應該從被動地接受者轉變為積極的參與者,將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在多媒體網絡中,英語學習資源非常豐富,學生可以不受到場地、時間等外在條件的限制,獲取所需的任何學習等信息。這不僅開闊了學生的知識面,還擴展了學生的視野從而形成學業上的良性循環。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
我們嘗試的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在線自主學習學習模式
在線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網絡教學系統,它擯棄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授課法。學生自主學習是一個性化的學習過程,具有能動性、有效性和相對獨立性。“自主”即做學習的主人,自己自覺主動的去學習。其實質就是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需進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以適應各個學生的不同的學習能力,從而使每個學生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學習各有所得,各得其樂。需注意的是,在線自主學習并不是一種完全獨立的學習,它需要得到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以及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如圖1所示:

圖1
(二)協作學習模式
與個性化學習相比,協作學習能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和學生合作意識的形成。協作學習通常有學習成員、輔導教師、網絡學習環境三個基本要素。對此學習模式我們采用的是“小班授課”的形式。本環節不但能有效地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還再進一步驗證與強化了網絡自主學習與多媒體大班學習語言新舊內容的輸入與輸出。而且小班近距離面授還解決了大班授課與網絡自主學習所不能處理的問題,可以共享信息資源,便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可增強師生情感交流,進而逐步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過程循環,如圖2所示:

圖2
(三)討論學習模式
現代教學中常常會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我們所采用的是在一定的網絡環境下確定某個主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BBS、QQ討論組或班級郵箱等進行討論學習,每個人都參與討論發表意見。這種模式通過教師、媒體、學生三者互動,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安排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交流與學習,方便了學生課后學習的進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探索研究型學習模式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Bruner)提出的“發現學習”原理主張讓學生通過“發現法”來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易理解、記憶,便于知識的遷移、能力的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張學生積極去發現相應原理,探索式地進行學習,由此培養學生探索的態度、推理和預測的習慣、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我們可以在網絡教學中適當地建立探索式學習環境,教師提出某個研究課題,根據學生現有知識創設一種研究情景和途徑,圍繞課題讓學生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等相關材料,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研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自己去設計學習路徑、自行處理,自行觀察、分析和總結遇到的問題,自己去發現結果,培養探索與成功的喜悅感。
(五)資源型學習模式
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找出各種學習資源進行學習,教師需層優組合大學英語各種課型優秀的立體化教學系列網絡教學資源找出學習者樂于接受、易于接受且迫切需要的學習資源的種類和形態,注重培養學生查找、收集、分析、交流信息的能力。由于教材的課件是以教學內容為中心,所以只能以相對固定的格式來進行教學設計。但在多媒體網絡的條件下,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為教與學提供服務,資源型學習模式即將各種教學材料視為資源,包括文檔資料、圖片、視頻節目、動畫、網頁以及網絡課件等等。常用的英語學習資源有:
1.文字有聲材料(聽力材料)
既有文字又帶有聲音的文字有聲材料,它具有地道、優美的語言,真實、可讀性強的內容,有助于解決聽力難題。另外,多媒體外語教學軟件和網絡教學都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通過將圖像、文字、聲音等多媒體信息融為一體的方法形象化、動態化原本抽象、枯燥的內容。充分調動了學習者的各種感覺器官,大大提高教學的直觀性,使學生活學活用,達到了更好的學習效果。
2.映像材料(在線文字視聽材料)
通過將動畫,圖文,音形一體化可立體地展現所學語言的背景和使用環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以便于學生理解。其動態的視頻畫面可激發學生的趣味性,并且播音員地道的語調等可為學習者提供純正的發音標準。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口語。
3.在線詞典
與傳統印刷本相比,在線詞典具有檢索方便,檢索途徑和手段多樣化、收錄的詞匯量大、更新速度快、詞典資源豐富等優勢。已經成為學生進行國際交流、語言學習和研究的網上必備工具。
4.語料庫、研究文獻檢索及其他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語料庫在語言教學和科研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語料庫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更加方便豐富的學習資源。
英語學習過程是一種信息交流過程,是師生、學生之間通過語言和各種媒介進行的認知、情感、價值觀等多方面多層次的人際交往和相互作用過程。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在交往中學習、在Internet創造的網絡環境新時空中學習,將知識擴展、文化熏陶、交際能力的培養融為一體,在這一過程中,認知與交往結合,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參考文獻:
1.鮑明捷.基于網絡平臺構建大學英語自主式學習的教學模式[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8(1)
2.黃婉冰.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的現狀與對策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9(3)
廣告論壇
作者單位:(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