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與“焦慮”
此時,只有母親能幫助這個無助的小生命。但是此時,孩子的“要求和恐懼”常常讓母親們陷入焦慮。這個時候,母親需要愛,需要全然地接受孩子傳遞出的焦慮。
不幸的是這樣的母親很少見,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經指出了原因。我希望我的文章不會讓那些對號入座的讀者們感到內疚。現在讓我們看看,一個完全缺乏母愛的嬰兒會變成什么樣子。我會從最嚴重的心理問題講起。在最嚴重的情況下,母親的心理狀態需要醫生來干預才能緩解。然后,我會涉及一些問題較輕的情況。如果問題不太嚴重,孩子僅僅需要母親給予多一些的理解,同時,母親也需要多一點點心理的成長。
母親對孩子“真正的拒絕”將造成最嚴重的心理問題(一般這種情況出現在非常年輕的母親身上,這樣的母親還沒有準備好承擔母親的角色)。我說的這種拒絕出現得非常早,也許從懷孕期間就開始了。拒絕孩子的母親常常希望自己能夠墮胎,由此看來,這種“完全拒絕”很少見。如果母親非常拒絕孩子,出生后的孩子常常有生命危險,或者會經歷巨大的創傷。但是,還有一種情況下也會出現拒絕,不幸的是,這種情況卻很常見,那就是母親并不拒絕“母親的身份”,所以她也能接納孩子,但是,她卻無法識別出孩子的“獨特性”。此類母親會將自己的孩子當作“物體”而不是“一個人”來對待。

馬龍
精神分析師,團體治療分析師。意大利羅馬大學心理學、哲學與藝術博士。瑞士蘇黎世國際分析心理學協會(IAAP)意大利分會(AIPA)成員,美國國際生物能分析療法學會(IIBA)意大利社會生物能分析組(SIAB)成員,意大利羅馬新科考勒大學心理咨詢與心身疾病精神病學以及精神性腫瘤學特邀學者,羅馬杰米里醫院心理咨詢師。
微信號:fatemanpsy
馬龍提示
在這種情況下,說嬰兒體驗到的僅僅是“能感受到焦慮”不免有些輕描淡寫:如果拒絕出現在童年早期,也就是剛出生的時候,嬰兒會頻繁出現吐奶現象。如果嬰兒出生前后遭遇過母親的錯誤對待,很顯然,嬰兒會出現軀體的反應。最常見的反應(真的非常常見)就是疝氣。疝氣,是一種典型的“過度照顧”的母親才會引發的軀體反應。“過度照顧”的母親喂奶過于頻繁,對孩子的控制也較多。母親出現這樣的行為,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來自她自己的焦慮,這種焦慮成功地掩蓋了母親無意識中的不安。
馬龍解析孩子的焦慮
不太嚴重的情況(雖然這種情況其實更加復雜)來自母親沖突的行為模式。沖突的行為往往對應著母親自己對立的情緒感受:溫暖、冰冷還是充滿怒氣?母親的行為會隨著親子間不同的節奏交替出現。接下來,嬰兒要么出現軀體反應,要么直接用行為應對。
此時孩子的一切反應,都已經具有了心理學的意義,于是,孩子開始具有輕微的皮膚問題和多動的行為表現,又或者,會開始表現出一些攻擊性。如果嬰兒具有攻擊性,顯然,他很焦慮。但前一種情況下,嬰兒也會呈現出巨大的痛苦。通常情況下,母親遇到的問題越早期,孩子的痛苦越嚴重。
普通人遇到的最常見的情況是什么呢?一般,母親們能接納自己的孩子并提供孩子生命早期發展所需的營養,但與此同時,孩子正在成長為具有獨特個性的人,而成長帶來的變化卻讓母親們難以接受。應對這樣的變化,母親需要運用細致委婉、靈活多變的方法,同時也需要對孩子產生更深的理解。有時候,當自己的“小寵物”遠離自己,不再柔弱乖巧時,母親們常常無法輕易接受。孩子的這種反應一般出現在2~4歲。他們跟隨自己的模式,“心理-行為”相互強化,也為后來出現的心理問題制造了溫床(此時如果出現過于嚴重的心理問題,也會單純地體現在軀體上)。為什么呢?因為人格中蘊含的攻擊性、內疚感和哀傷已經通過母子互動,形成了孩子真正的人格。

馬龍的話
另一方面,孩子的人生并不完全取決于母親。是的,母親的人格會對孩子有所影響,但是除此之外,孩子還繼承了全人類的精神遺產,與此同時,也由此衍生出了自己的部分人格。所以,所有的孩子都有類似的恐懼:對黑暗,陌生人,某種動物,怪物,鬼魂,打雷,深水,夢里掉落,被丟失或遭遇綁架,父母的死亡等等。
上述這些恐懼都應該一個個地分析,現代研究成果已經證明,這些恐懼來自孩子深邃復雜的成長歷程,也來自孩子探索世界時的經歷。同樣,當孩子在情感世界中不再單純地依賴母親,而是將父親作為一個有意義的存在時,孩子和父母的關系也有了質的變化。一段時間以后,孩子更喜歡父母中的哪一個的問題就出現了,這會造成孩子對自己不喜歡的一方的內疚感,同時,孩子還在無意識中擔心著他/她的報復。而且,孩子也開始無意識地害怕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對自己的攻擊性。現在,大家了解了吧,這些怪物和鬼魂來自哪里,它們是孩子內心世界的呈現……
好,現在看看,該如何幫幫孩子們呢?怎么做才能弱化焦慮和恐懼的感覺呢?對于焦慮的情緒,母親可以承擔主要的任務。那么,母親們該怎么做呢?她們需要真正地接納自己的孩子,用一種簡單而柔和的方式對待他們。
照顧孩子的工作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也不需要那么大的壓力(當然,我說的不是最嚴重的那種拒絕。嚴重拒絕孩子的母親必須通過心理治療才能獲得額外的支持)。而對于恐懼呢?
首要的條件是提供給孩子一個平靜而安詳的環境:父母和其他親屬需要完全避免爭吵和戰爭。與此同時,父母們也需要自己處理一下自己的焦慮和恐懼,盡最大的努力走出自己的問題(這對父母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孩子面前,隱藏是沒有用的,因為孩子們是如此了解父母,可以說,他們對自己的父母了如指掌。
接下來,父母可以聽孩子說說他的恐懼,安慰他并告訴他:爸爸和媽媽會永遠陪在他的身邊,保護他,幫助他,這一點非常重要,希望家長們能夠牢記這一點。請記住,不要輕視或小看恐懼。
孩子們需要變得強大,需要幫助自己增加能力從而獲得更多的自信。如果他怕水,好的,就讓我們開始學習游泳吧!不要強迫孩子,要用溫柔的方式,支持他、幫助他、陪伴他一步步地逐漸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