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燕
我們會經常聽到小學老師這樣的抱怨:最讓我們感到頭疼的不是那些在入學前缺少知識和技能的孩子,而是那些對學習沒有興趣和熱情、不愿思考和動腦、不能集中精力聽講的孩子。其實,老師們說的這些就是孩子們入學之前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的問題,也就是在幼小銜接這個階段出了問題。俗話說得好:行為培養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這行為習慣將影響孩子的一生。那么,針對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來說,應該如何培養學習習慣呢?我覺得應該從幼兒園和家庭兩方面都要重視,只有家園配合一致,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要重視培養幼兒熱愛學習、善于思考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要熱愛學習,善于思考。熱愛學習,就是明確學習的重要性,有主動學習的愿望。但對于銜接班的孩子來說,要讓其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顯然有些太深奧,成人應了解兒童的需要,適時地開展一些活動,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一個人對某事物感興趣時就會對它產生特別的注意,對該事物觀察敏銳、記憶牢固、思維活躍,興趣可引導人發覺自己的潛能,甚至超越能力極限。俗話說:“好的興趣影響孩子一生。”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濃厚的興趣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內驅力,把興趣的興奮點作為傾聽的切入口,捕捉孩子的興趣所在,激發他們的傾聽興趣。孩子能具有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就能為一生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當然,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家長也要引起重視。首先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思考的氛圍。在家庭中,營造思考的氛圍,對孩子形成獨特的個性,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非常重要。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從小不懂事,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包辦。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完整、獨立的空間,允許他們有自己的世界和空間。其次,家長要呵護孩子的好奇心。獨立思考能力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父母應努力開拓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父母還要經常以商量的口吻進行探討式的協商,留給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合理,都要給孩子一個展示自己想法的機會,這樣,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有很大的幫助。
二、要注重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習慣
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特別是早期閱讀,幼兒園要在課程安排上加入了這一方面的訓練,這會為幼兒進入小學的學習做好準備。首先,要將早期閱讀滲透到一日活動的每個環節中。如區域活動、生活活動、游戲活動中都可以滲透早期閱讀,引領幼兒走進多姿多彩的閱讀世界,對于一些益智方面的讀物,要加強對幼兒的啟發、引導,培養幼兒多動腦筋,善思考的良好品質,既符合幼兒年齡特征滿足了幼兒對游戲的渴望,又很好地融入了早期閱讀的內容。
當然,良好的看書、用書習慣離不開幼兒家長的培養,家長朋友們在此期間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看書或規定一個看書時間讓孩子逐步養成讀書好習慣,孩子將終身受益。首先,家長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讀書的榜樣。如果父母在閑暇時經常看看書,孩子不同程度地會對書產生興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次,要為幼兒篩選合適的閱讀材料。對于沒有鑒別能力的幼兒來說,我們要為他們把好第一關。選擇合適的材料是幼兒早期閱讀的基礎,我們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階段選擇一些色彩鮮明、形象直觀、深入淺出、富有教育意義的圖書。
三、要重視培養幼兒專心傾聽的習慣
學會傾聽是一種很重要、很好的學習方法。剛入學的幼兒注意力持久性差,聽不出重點,幼兒園老師要想很多辦法來吸引孩子,強調重點。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幼兒傾聽興趣,特別是大班幼兒愛聽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童話、故事和寓言,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人物和事件,常使他們全身心傾注。其次,可以運用小組方式,引導幼兒探究、學習和傾聽。大班幼兒已經逐漸學會了合作,在合作中他們學習交流,共同營造了一個和諧的活動氛圍。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個人的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幼兒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悅感,而且能使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為了讓孩子很快地適應老師的教學,我們也可以讓家長配合幼兒園練習幼兒聽的習慣。家長可讓幼兒聽一些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兒歌磁帶等,當孩子聽完故事后,可以提幾個問題考考他,或者讓他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一遍故事等,這樣既檢查了他的傾聽情況,又發展了孩子的語言,一舉兩得。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幼兒傾聽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四、要重視培養幼兒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和習慣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把孩子當寶貝一樣珍藏,為孩子包辦一切,孩子想要什么就滿足他們什么。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孩子需要具備獨立思考、判斷、選擇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溫馴的工具是會被社會所淘汰的。而幼兒時期是打基礎的階段,因此,幼兒園方面應注重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如教師可以要求幼兒按要求準時入園,不遲到,知道有事有病時要請假;能夠將自帶的衣物整齊地收放在固定的地方;學會與同伴合作,認真完成值日生工作等。當然,在培養幼兒獨立性方面一定要因材施教,因為幼兒獨立性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切不可急于求成。
當然,幼兒的獨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兒園中經過教師教育鍛煉就行的,他們生活中更多的時間是在家里,因此,我們需要讓家長了解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重要性,爭取家長們的理解和配合,和家長統一思想,以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要讓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勞動,讓孩子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當父母回家了,為他們拿拿拖鞋;吃飯時,發發碗筷;父母在掃地、洗衣時,可以幫忙拿拿簸箕、肥皂之類的東西。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后,我們父母可以及時的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贊賞:“謝謝!”“你真棒!”等,既培養了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意識和能力,又會在很大程度上增進了孩子與父母的感情。
總之,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培養孩子的方法也很多,這只是我個人針對幼小銜接問題上的一點看法,愿我們教師和家長都能找到培養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愿我們的孩子都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作者單位:河南省商丘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