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琨菁
初中物理新課程改革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課本知識與生產、生活相結合;注重可持續性發展;注重學生的能力提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是把物理與現代化技術有機地結合到一起,這不僅是一種教學的藝術,而且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教育現代化的實施下,多媒體已經全面進入課堂,這使多媒體變成真正的教學工具,從而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優勢。在近幾年的物理教學中,我一直嘗試著把信息技術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本文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和大家交流,以求更大的進步。
一、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效率是我們每一位物理老師的追求,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一直是困惑我的難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學工作中我做了很多工作。自從把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教學融合以后,我發現原來很多問題利用信息技術是可以解決的。首先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特別是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中,交互性電子白板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上“力學作圖題習題課”時可以做個白板課件,課上利用電子白板展現這個課件;把如何作圖的步驟很詳細地演示給學生看,還可以利用探照燈、幕布等特效來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其次,演示實驗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中的實物展臺通過投影儀來展示實驗,或者展示一些學生實驗成果或者學生記錄的實驗數據之類,從而讓大家更好地討論。例如:在“壓強”這一節的教學中要求學生設計表格記錄實驗現象:壓力的作用效果,學生在設計記錄數據的表格時,一開始不一定正確,所以肯定會存在很多問題,這時就可以選幾個典型的例子利用實物投影來展示,以便學生討論設計的表格的優劣。由此可見,在解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棘手的問題時,適時地加入信息技術知識是一條不錯的途徑。
二、利用網絡環境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
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運用,除了可以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技術手段外,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根本變革。網絡的應用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學習者從傳統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形成一種將書本知識與社會信息相結合、教師傳授與自我探索相結合的學習模式。例如,通過建立QQ群、論壇中討論、電子郵件交流等,從而使學生的物理自主學習與網絡協作結合,使學生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從而達到建構物理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另外,網絡上的大量的學習資源構成有利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向。在網絡這種環境中,學生變整齊劃一的“不得不學”為主動多樣的“積極去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利用課件幫助分析電路,解決物理學習中的難點
電路分析是初中物理中的一個難點,特別是對故障電路的分析,由于有燒毀電源、電表、用電器等危害,因此,不能在實際操作中完成。以前學生只有通過看書,或者老師通過粉筆在黑板上畫圖來分析,這樣,很多學生就缺乏感性認識,難以體會到其危害的嚴重性,也就更談不上讓其動腦筋,設法解除危害了。如果在這個時候利用多媒體課件,就可以把這類實驗中應杜絕的現象通過屏幕展示給學生,通過模擬實驗使學生能夠看到這些危害,從而更容易幫助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例如:在“電功率”一節教學中,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有一只3V,4W的小燈泡和一個電壓為4V的電源,若要使小燈泡正常發光,應該怎么辦?”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學生明白串聯電阻分壓的知識。為了幫助學生理解串聯電阻可分壓的特點如果用邊畫圖,邊講解的方法,采用問答方式,讓學生知道;當實際電壓超過額定電壓時,燈會被燒壞,這樣說教顯然沒有說服力。因此,我選擇利用動畫演示燈泡直接連在該電源上,由于電壓過大,燈泡被燒壞的情景,引起了學生極大的注意和興趣。接著,動畫展示在原電路中串聯一個電阻,分去了一部分電壓,小燈泡就能夠正常發光的動態畫面。這樣的做法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了“串聯分壓”的現象。
總之,信息技術帶給初中物理教學的不僅是手段與方法的變革,而且還是包括教學理念上的更新,只有靠我們一線教師不斷學習探索和嘗試,才能充分發掘新技術的優勢,將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真正實現整合,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才能更好地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去,從而優化初中物理教學。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初級中學怡康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