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筍 張鋮
(云南財經大學國際工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1)
公路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網絡的密集程度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和標志。我國幅員遼闊,公路是連接各地區、城市經濟的重要紐帶。現階段,公路網絡創造的安全、舒適、便捷的交通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人們的出行要求,也促進了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
近年來,云南省委、省政府緊緊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全力加快公路建設步伐。2014 年,云南省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63%,達到718.68 億元,突破了云南省交通投資的歷史紀錄,其中新增公路里程7458km,目前公路總里程已達23 萬km,公路的發展完善為云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成效。目前階段,云南省的公路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通車里程少、覆蓋面小、部分州市未通高速公路、與周邊省份連接不暢、連接通道不足等。在長期的高投入、大規模的公路建設中,逐漸放緩的經濟增速、較大的資金缺口、籌資融資的困難等因素成為了制約云南省公路項目發展的瓶頸,也增加了云南省公路項目的投資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采用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對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投資風險進行識別分析,以及根據現實情況提出合理的對策和建議,成為推進云南省公路項目建設的重要保障,同時對我國其他省份的公路項目投資建設也有參考意義。
在大型公路項目的整個投資建設過程中,涉及各種各樣的風險。結合云南省的地理、環境、經濟的實際情況,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的風險可以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角度分為以下幾類:
(1)宏觀角度。宏觀層面的風險主要有政治風險、經濟風險和自然風險。政治風險指國家政治環境發生變化(土地政策、產業政策、城市規劃等)導致對項目產生風險的可能,云南省公路項目的政治風險包括政府穩定性、政治決策失誤、政府信用等方面;經濟風險指由于金融、財政、產業等前景的不確定,經濟實體因此蒙受損失的可能,云南省公路項目的經濟風險包括通貨膨脹、利率風險和融資風險等方面;自然風險是指因自然條件變化所導致的危害經濟活動、物質生產或生命安全的風險,云南省公路項目的自然風險包括環保因素和自然氣候條件等方面。
(2)中觀角度。中觀層面的風險主要有項目選擇風險、項目融資風險、設計風險和施工風險。項目選擇風險主要包括項目需求度和土地獲取;項目融資風險主要包括融資的可能性、融資的成本和融資的難易程度;設計風險主要包括項目審批風險和項目設計缺陷;施工風險主要包括施工費用的控制、合同變更和施工人員的安全等方面。
(3)微觀角度。微觀層面的風險主要有合作關系風險和第三方風險。在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責任、風險、權力和利益的分配會直接影響合作關系,進而間接影響項目的成敗;第三方風險主要來自供應商、外包服務和承建單位的人事危機,我國的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對接還存在不對稱的情況,而外包服務則會涉及公司的核心技術和信息安全。人事危機主要是指人力資源管理不當,導致人力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影響企業的運營效率。
對于大型公路項目投資風險的研究,大多數文獻是從微觀的角度進行研究的,如施工風險[1]、投融資風險[2-3]、經營管理風險[4]、道德風險[5]等方面。對于研究風險所采取的評價方式也有多種,馬力等采用BP 神經網絡模型研究了江西省JL 高速公路的投資風險[6];王亮等在層次分析法的基礎之上進行改進,并用來評價哈爾濱繞城高速公路建設所面臨的風險[7];黃瓊等將模糊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結合,評價了云南省高速公路項目的融資風險,在事前進行了項目融資風險高低的綜合評價,為投資決策提供了參考[8]。
綜合現有文獻,當前對大型公路項目的投資風險研究存在以下的不足:
(1)大部分文獻是從微觀的角度對公路項目的單個方面的風險進行分析評價,對公路項目的整體性宏觀風險沒有有效的考察與評價。
(2)結合云南省的實際情況對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風險進行評價的文獻不多,僅有的文獻大多立足于層次分析法,但層次分析法有忽略指標間互相影響等方面的局限性。
基于此,本文采用網絡分析法(ANP),立足于云南省的實際情況,從宏觀的角度對云南省的大型公路項目風險進行分析與評價。采用ANP方法的優點是在考慮指標間互相影響的現實情況下,對公路項目涉及的風險進行權衡,使得評價結果更為客觀,具有參考價值。
ANP 是一種非線性結構模型,其原理是將某個網絡層中的某個元素作為評價準則,據此評價網絡層中的其他元素,并將其重要性進行排序[9-10]。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投資風險ANP 評價模型的構建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建立網絡結構模型,確定控制層和網絡層元素。根據上文結合云南省實際情況對大型公路項目的投資風險分析,本文的風險評價指標見表1,風險評價模型見圖1。

表1 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投資風險評價指標

(續)

圖1 基于ANP 的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風險評價模型
(2)采用1 ~9 標度法構造判斷矩陣。基于網絡模型中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需要將影響決策的各要素進行兩兩比較。本文在對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投資風險進行識別分析時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的對象包括云南省公路承建單位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研究云南省公路投資風險的學者,調查采用訪問式問卷和自填式問卷兩種形式,共發放問卷42 份,回收問卷35 份,回收率為83.3%,有效問卷33 份,有效率為94.3%,符合問卷調查法的一般要求。設ANP 中控制層的元素為P1,P2,…,Pm,網絡層中元素組為C1,C2,…,CN,其中Ci的組成元素為ei1,ei2,…,eiNi。構造超矩陣W 如下

(3)確定超矩陣W 中各元素組的權重,并計算加權超矩陣和極限超矩陣。將非歸一化矩陣W 化為歸一化的排序向量,即

聯合A 和W 得到加權超矩陣為

將加權超矩陣W 做一個穩定處理,即

得出極限的相對排序。
本文根據云南省的實際情況,采用表1 所示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利用ANP 方法進行大型公路項目的投資風險識別和評價,具體的運算過程和數據處理,采用Super Decision 軟件[11-12],評價結果見表2。

表2 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投資風險權重值及排序

(續)
通過對表2 的指標風險的權重結果分析可得,影響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的投資風險因素按影響程度排序依次為項目融資風險、項目選擇風險、合作關系風險、施工風險、設計風險、經濟風險、政治風險、自然風險和第三方風險。
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投資風險最大的因素為項目融資風險,現階段云南省的金融借貸市場不完善、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較高等原因是導致其項目融資風險的主要原因。在項目融資風險中,融資的成本和融資的難易程度風險所占權重相同,并列第一,這表明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并不能很好地吸引資本注入,且吸引到的資本往往成本很高,不利于承建公司成本的降低。融資的可能性風險在所有指標中排第七位,說明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可能面臨政策上融資渠道的限制和融資平臺的缺乏,也顯示出云南省完善其融資環境,加強融資法律建設,改善其項目融資現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項目選擇風險在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投資風險中排名第二,其二級指標中的項目需求度和土地獲取風險更是在所有指標中并列第一。進入“十二五”之后,云南省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廳的部署和規劃,積極協調內外關系,保證公路建設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力爭到“十二五”末,完成公路建設投資總額達600 億元以上。然而一條公路是否修建需要從利用率、用途等多方面進行考察,在加快公路建設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公路項目的修建與需求度不匹配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由于公路利用率低而導致項目承建公司運營收入低,從而帶來風險。另外,由于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土地價格也水漲船高,在公路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涉及的房屋拆遷、土地征集等是一個非常大的開支,并且可能由于“釘子戶”等情況的出現導致整個項目工期拖慢,從而增加項目承建公司的勞動力、時間等成本,也增加了項目承建公司的違約風險。在大型公路項目的規劃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公路項目的需求程度和相關土地獲取難度進行權衡。
在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投資風險中,合作關系風險排列第三位。合作關系中涉及責任和風險分配、權力和利益的分配往往會產生爭執,在實際情況中往往也因此而導致合作破裂,項目失敗。在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的投資建設過程中,項目涉及者及參與者,應當明確各方執行的職責和承擔的責任,協調好各方平衡利益分配與風險分擔,以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和完成。
其余一些因素,如設計風險、施工風險也對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產生較大影響。綜合來看,在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的投資建設過程中,云南省政府應加強建設良好的金融環境,拓展多種融資渠道,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滿足項目承建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還要加強對大型公路項目需求度的考察,將資金、勞動力等資源利用最大化。項目承建企業應當注重土地獲取給項目帶來的風險,充分做好調研等前期工作,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另外,還要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明確責任、平衡利益,從而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大型公路項目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云南省正處于加快公路建設的“十二五”期間,結合云南省實際情況對大型公路項目投資風險進行識別和評價,可以有效地降低承建企業的建設成本,提高公路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資源利用效率,進而提高公路項目的建設成功率。基于此,本文利用ANP 方法,結合云南省實際情況,客觀地分析了影響云南省大型公路項目投資的風險因素,具有較高的理論和實踐參考價值。
本文的不足之處在于立足于大型公路項目的一般情況,而對一些小型的公路、特殊的軍事戰略公路,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風險影響因素,尚未考慮。
[1]唐宏強. 高速公路橋梁施工安全生產管理淺析[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 (2):47-48.
[2]張杰. 關于我國高速公路項目投資風險管理問題的探討[J]. 時代經貿旬刊,2007 (S5):75,77.
[3]王雪青,喻剛,王佳冰. 高速公路項目融資風險的動態灰色模糊評價[J]. 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8 (5):81-85.
[4]李濤. 基于雙邊道德風險的公路工程監理關系契約模型[J].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4 (4):110-116.
[5]楊文安. 高速公路經營風險的模糊層次評價[J]. 工業技術經濟,2006 (3):122-124.
[6]馬力,畢詩晗,吳崢,等. 基于BP 神經網絡的公路建設項目投資風險評價研究[J]. 項目管理技術,2015,13 (2):46-50.
[7]王亮,石振武. 改進層次分析法在BOT 高速公路風險評價中的應用[J]. 森林工程,2009,25 (1):76-80.
[8]黃瓊,楊玉寶. 基于熵權的高速公路項目融資風險模糊評價[J].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 (1):107-111,117.
[9]Saa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 . New York:McGraw-Hill,1980.
[10]Saaty T L. Decision-making with the AHP:why is the principal eigenvector necessary [J]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3,145 (1):85-91.
[12]孫宏才,田平,王連芬. 網絡層次分析法與科學決策[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 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