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波
傳統術式與TME在直腸癌術后對局部復發、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響對比
劉冬波
目的 觀察直腸癌患者采取傳統術式與直腸全系膜(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術后局部復發、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100例直腸癌患者,按照手術方法不同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n=50),觀察組采用TME手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手術治療,對手術治療后患者局部復發、排尿功能及性功能進行觀察并記錄。結果 傳統手術后局部復發率為12%、傳統術式聯合TME患者術后局部復發率為1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術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分別為Ⅰ級42例(84%)、46例(92%),Ⅱ級8例(16%)、4例(8%),Ⅲ級均為0例;顯著優于對照組的Ⅰ級30例(60%)、29例(58%),Ⅱ級14例(28%)、12例(24%)以及Ⅲ級6例(12%)、9例(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TME手術在直腸癌術后臨床療效優于傳統手術治療,在不增加術后局部復發的同時能有效減少患者局部復發、排尿功能障礙及性功能障礙的發生。早期診治是提高直腸癌預后的關鍵,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治療價值;直腸癌;傳統手術;功能障礙
直腸癌為臨床消化系統系統惡性腫瘤之一,該病起病隱匿,惡性程度較高,臨床早期癥狀不明顯,故發現多為中晚期,治療起來較為困難。隨著近幾年我國飲食結構的改變,直腸癌的發病率也在呈現上升趨勢,逐漸被臨床重視。由于該病難根治,預后差對廣大患者生命帶來極大威脅[1-2]。目前,我國外科手術治療是根治該疾病的主要措施。據我國相關報道研究表明[3],全腸系膜切除術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在術中能較好的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在達到根治的目的下還能降低男性患者的術后排尿障礙及性功能障礙發生幾率。本次研究選取100例直腸癌患者臨床資料,觀察患者在不同治療方法下,局部復發、排尿功能及性功能進行觀察評估,現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蘇州九龍醫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直腸癌患者為本次的觀察對象,均行CT與B超檢查后,確診為直腸癌。按照手術方法不同分成2組,每組50例,本次分組秉承患者自愿選擇原則,并全部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其中觀察組采用TME手術治療,均為男性患者,年齡30~62歲,平均年齡(42.6±4.3)歲。臨床分期:其中直腸前切術6例,DukesA期5例、B期22例、C期9例、腺癌4例、未分化4例。對照組采用傳統手術治療,均為男性患者,年齡39~69歲,平均年齡(47.4±4.1)歲。臨床分期:其中直腸前切術4例,Dukes A期5例、B期18例、C期11例、腺癌6例、未分化6例。本次觀察對象中不包含有嚴重臟器功能損傷、嚴重精神問題的患者或吸毒患者。對2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中立分期等相關因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術前半小時對患者進行預防性使用廣譜抗生素輸液,在麻醉后患者取麻醉位,給予呼吸機進行插管。于患者麻醉過后實施導尿術減輕術中尿液對膀胱及尿道的刺激,減少術后泌尿系統感染。對照組給予傳統手術進行治療,下腹部正中切口,切開后分離乙狀結腸系膜,對淋巴結進行清掃。觀察組患者給予TME手術治療,根據患者的腫瘤部位、大小和浸潤期行低位骶骨前切術或腹部會陰聯合切除術。逐層進腹,利用拉鉤使得手術野充分暴露,但是不暴露盆腔自主神經叢。具體常規詳細方法參照《外科學》,術后持續對患者進行預防性使用廣譜抗生素輸液1周左右,預防切口感染[4-5]。引流管保留,包扎創面。
1.3 隨訪檢查 所有患者均經隨訪調查,對患者術后進行門診及電話隨訪。隨訪時間為6個月。評價術后半年內患者的局部復發情況、性功能及排尿情況進行記錄分析,排尿功能與性功能分為3級,I級為無明顯影響,與術前無差異;II級為不同程度障礙,與術前比較存在差異;III級為存在嚴重障礙,對生活造成影響[6]。
1.4 療效判定 患者在不同治療方法下,術后6個月進行一次問卷。對治療后患者局部復發、排尿功能及性功能進行觀察并記錄。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數據處理統計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根據本次患者臨床資料研究和隨訪資料統計得出,患者術后局部復發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患者術后局部復發情況分析(n)
2.2 手術后患者術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情況 見表2、表3。

表2 2組患者術后排尿功能分級比較[n(%)]

表3 2組患者術后性功能功能分級比較[n(%)]
直腸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臨床發病率高,占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第二名,早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故早期診斷存在一定困難[7]。患者往往治療被延誤,大部分患者被查出該病時已經中晚期,造成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期。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臨床診斷技術與治療水平也在同步發展,但是該病治療后術后并發癥仍舊影響著大多數患者的身心健康。
手術治療仍舊是直腸癌的首選方法,據臨床相關報道認證,排尿功能障礙及性功能障礙是直腸癌根治手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8]。由于根治術的手術范圍擴大及淋巴結的清掃給患者的自主神經叢造成一定損傷,故男性患者往往在術后半年里無法正常排尿,患者出現一系列泌尿系統問題。在性功能方面也存在勃起障礙及射精障礙,對患者的術后夫妻正常生活帶來影響。
綜上,TME在不增加術后局部復發率的同時能有效減少患者局部復發、排尿功能障礙及性功能障礙的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
[1] 馮輝,陳俊奎,汪強,等.全直腸系膜切除術在中、低位直腸癌手術中的療效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0,35(9):916-918.
[2] 華社發,黃銳鋒.全直腸系膜切除治療中-低位直腸癌臨床療效分析[J].海南醫學,2010,21(24):39-40.
[3] 朱軍,丁健華,湯海燕,等.腹腔鏡與開腹全直腸系膜切除術治療中低位直腸癌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2,19(6):636-641.
[4] 潘運龍.外科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283.
[5] 肖毅.腹腔鏡下根治性右半結腸切除術[J].國際外科學雜志, 2014,41(8):572-574,封4.
[6] 邱輝忠,周皎琳.低位直腸癌經前會陰切除的技術與評價[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2,6(1):13-19.
[7] 馮輝,陳俊奎,汪強,等.全直腸系膜切除術在中、低位直腸癌手術中的療效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0,35(9):916-918.
[8] 梁天偉,盧永剛,莫春連,等.基于TME技術的直腸癌根治術中保留植物神經的臨床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0):90-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32
江蘇 215000 蘇州九龍醫院普外科 (劉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