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燕 徐群英 馮霽
南昌市企業職工代謝綜合征現況調查
萬燕 徐群英 馮霽
目的 描述南昌市35歲以上企業職工代謝綜合征(MS)的患病率及流行特征。方法 對南昌市12家生產型企業2425名年齡35歲以上職工,以問卷調查法收集患者的基本情況,并測量血壓、身高、體質量、腰圍及檢測空腹血糖和血脂,按2005年修訂的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項目成人治療組Ⅲ(修訂版ATPⅢ)診斷標準來計算MS及各組發病率。結果 本組2425名職工中患病人數255例,患病率為10.5%,其中男120例,患病率為
9.5 %;女135例,患病率為11.6%,在性別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MS隨著職工年齡的增長呈上升趨勢,50歲及以上人群患病率明顯上升。本組調查對象中血TG異常者590例,占24.3%,血HDL-C異常者390例,占16.1%,血壓異常者380例,占15.7%,血糖異常者330例,占13.6%;腹型肥胖者295例,占12.2%。以高TG血癥發病率最高。初中及高中文化體檢者中患病者155例,占9.47%,大專學歷患病者65例,占13.8%,本科及以上學歷者患病35例,占11.5%;工人、行政職員、管理人員患病者分別為150、35、75,所占比例分別為8.2%、21.9%、16.3%;已婚、未婚及離異者所占比率分別為16.3%、11.1%、0;行政人員MS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職業人員;大專學歷人員MS患病率高于其他學歷人員(P<0.05);已婚人員MS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人員(P<0.05)。結論 南昌市企業職工MS的發病率已接近我國發達地區企業職工水平,患病率呈增齡趨勢,企業應加強對職工健康宣教,幫助職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減少MS的發生。
代謝綜合征;企業職工;現況調查
代謝綜合征(MS)的顯著特點是在同一個體集中較多心血管危險因素,在臨床上表現為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及肥胖等方面,此類患者均有相同的生理病理基礎,即抗胰島素性[1]。MS的患病率的增加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增加,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是近年來國內外醫學界關注的熱點研究之一。南昌市地處我國中部欠發達地區,有其特有的飲食文化特征,其工業園企業大多是外資或合資企業,職工工作時間比較長,壓力較大,到目前為止,尚沒有關于本市企業職工MS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因此,本調查旨在通過對南昌小蘭工業園內12家企業2425名35歲以上職工進行MS的患病情況調查,分析該人群MS的發病水平,為提出有效干預措施而提供理論依據。
1.1 一般資料 南昌市小蘭工業園12家生產型企業35歲以上在職職工,出生日期在1978年12月31日及以前的所有在職員工,截止2013年底,所有符合條件的調查對象共2532名,調查對象經知情同意后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共2425名,其中男1265例(52.2%),女1160例(47.8%),年齡35~60歲。
1.2 研究方法
1.2.1 體格檢查 由經進培訓的醫護人員使用經過計量部門檢定合格的測量工具,對2425名調查對象進行身高、體質量、腰圍及血壓的測量。
1.2.2 實驗室檢測 抽取靜脈血進行空腹血糖(FPG)、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等檢測。
1.2.3 問卷調查 主要調查內容包括年齡、性別、飲食、工種、既往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病史等,吸煙、飲酒等個人史及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家族史等相關內容,進行預調查及重復調查,保證問卷質量。此次調查發放問卷共計2425份,回收2425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2412份,合格率為99%。
1.2.4 診斷標準 采用2005年修訂的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指南Ⅲ(修訂版ATP Ⅲ)定義的診斷標準[2]:滿足以下代謝異常≥3個者診斷為MS:(1)腹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2)高TG血癥:TG≥1.7mmol/ L,或診斷為高TG血癥;(3)低HDL-C:男性<1.03mmol/ L,女性<1.29mmol/L;(4)高血壓:收縮壓≥13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張壓≥85mmHg,或既往診斷為高血壓病;(5)高FPG≥5.6mmol/L,或既往診斷為糖尿病。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方差齊時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 2425名調查對象中男1265名,占52.2%;女1160名,占47.8%;平均年齡(43.6±6.3)歲;均為漢族。其文化程度、工種、婚姻狀況及年齡分組等構成情況見表1。
2.2 調查對象不同年齡、性別MS的患病情況 南昌市工業園35歲以上的2425名在職職工MS患病人數255例,患病率為10.5%,其中男120例,患病率為9.5%;女135例,患病率為11.6%,在性別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不同性別在不同年齡段患病率的檢出結果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男性各年齡組MS患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3.527,P<0.001),女性各年齡組MS患病率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χ2=56.362,P<0.001)。無論男性、女性在不同年齡段患病率結果顯示均呈現隨年齡增長患病率增長的趨勢。見表2。

表1 2425名調查對象一般情況

表2 2425名調查對象不同年齡性別MS患病率(n)
2.3 調查對象不同分類人群MS的患病情況 行政人員MS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職業人員;大專學歷人員MS患病率高于其他學歷人員(P<0.05);已婚人員MS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人員(P<0.05)。見表3。

表3 不同分類人群MS患病情況
2.4 調查對象各異常MS代謝組分患病率 本組調查對象中血TG異常者590例,占24.3%,血HDL-C異常者390例,占16.1%,血壓異常者380例,占15.7%,血糖異常者330例,占13.6%;腹型肥胖者295例,占12.2%。以高TG血癥發病率最高。
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分析發現,不同的種族、社會經濟條件、地區、環境以及遺傳情況等等條件都會影響MS的患病率。加拿大的研究人員根據ATPⅢ診斷標準,40~60歲居民的MS患病率33%[3],在美國的一項對20~74歲成年人的調查顯示MS患病率22.9%[4],中國2009年衛生營養調查隨機抽樣調查了中國7488名成年人,使用ATPⅢ診斷標準MS患病率為21.3%[5]。2013年徐萍等[6]報道,使用ATPⅢ診斷標準,南昌市20歲以上常住人口的MS患病率為24.8%,周松華等[7]2012調查江蘇省南京市7838名企業職工MS患病率為13.11%(ATPⅢ診斷標準)。使用CDS標準,2010年天津市大港油田職工MS患病率為7.89%[8],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浙江省杭州市1972名企業職工MS患病率為5.17%[9]。我國MS患病總體呈現方南方地區低于北方地區,欠發達地區于低于發達地區的趨勢。本研究結果顯示,南昌市35歲以上企業在職職工MS按ATPⅢ診斷標準患病率為10.51%,說明該人群 MS 患病率處于較高水平,不容小覷。
本次調查顯示,MS檢出率隨著年齡組的增長而增高,職工在≥50歲年齡組患病率迅速增高,提示50歲以上為MS的高危發病年齡,與2014年馬先富等[10]對杭州市企業職工MS患病率調查中的報道一致。年齡增長是多種疾病患病率增加的獨立危險因素,可能是由于人的年齡增長到50歲時,從壯年開始走向衰老,人體的各個器官組織對糖脂的代謝能力都出現一定的退化,代謝能力不足,低強度的代謝水平致使糖脂的不斷積累從而導致MS的發生。
本次調查顯示,行政人員MS患病率明顯高于工人,大專及本科以上學歷人員MS患病人數高于工人(P<0.05),可能與文化程度低者大多從事體力勞動且多來自農村等有關,與張蘇霞等[11]報道農村人群的MS發病率要比城市低一致。MS會使得機體的多種代謝出現異常情況,其中血脂紊亂是MS突出的特征,顯示本次調查以“高TG血癥或低血HDL”為代表的血脂紊亂人數最多,提示血脂異常成為MS的重要組成成分,應重視其早期干預及診斷。建議該企業園加強對職工健康宣教,幫助職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減少MS的發生。
[1] Carr DB,Utzschneider KM,Hull RL,et al.Intra-abdominal fat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criteria for the metabolic syndrome[J]. Diabetes,2004,53(8):2087-2094.
[2] Grundy SM,Cleeman JI,Daniels SR,et al.2005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National Heart Lung,and Blood Institute scientific statement[J].Circulation, 2005,112:2735-2752.
[3] Freire RD,Cardoso MA,Gimeno SG,et al.Dietary fat is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in Japanese Brazilians[J].Diabetes Care,2005,28(7):1779-1785.
[4] Beltrán-Sánchez H,Harhay MO,Harhay MM,et al.Prevalence and trends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the adult U.S.population,1999-2010[J].J Am Coll Cardiol,2013,62(8):697-703.
[5] Xi B,He D,Hu Y,et al.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the Chinese adults: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in 2009[J].Prev Med,2013,57(6):867-871.
[6] 涂萍,李圣堅,段鵬,等.不同診斷標準下南昌市成人代謝綜合征的流行特征比較[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3A):761-763.
[7] 周松華,繆珩,謝之儉,等.企業職工代謝綜合征流行狀況及與谷丙轉氨酶的關系[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7):60-62.
[8] 安巧玲.大港油田在職職工代謝綜合征特點分析[D].天津:天津醫科大學,2010.
[9] 劉慶敏,任艷軍,呂筠,等.杭州市企業職工代謝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4,30(10):1227-1329.
[10] 馬先富,劉慶敏,呂筠,等.企業職工代謝綜合征患病率及相關亞型分布調查[J].浙江預防醫學,2014,26(2):123-126.
[11] 張蘇霞,劉躍暉.城鄉代謝綜合征患者危險因子及血漿脂聯素水平的比較[J].醫學臨床研究,2010,27(7):1198-119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51
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營養科 (萬燕 馮霽) 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徐群英)
徐群英 E-mail:zguys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