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映紅
臨床路徑用于甲狀腺腫瘤手術患者的護理分析
歐陽映紅
目的 探討臨床路徑用于甲狀腺腫瘤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抽取行甲狀腺腫瘤手術的患者共42例,將其隨機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n=21),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實驗組予以臨床護理路徑,觀察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分別為(4.5±1.2)d、(4033±289)元,明顯高少于對照組(6.8±1.5)d、(4689±218)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487、8.304,P<0.05);實驗組患者患者總滿意度71.4%,明顯高于對照組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677,P<0.05);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19.0%,明顯低于對照組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569,P<0.05)。結論 甲狀腺腫瘤手術予以臨床護理路徑,能減少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醫學大力推廣。
臨床路徑;常規護理;護理效果
臨床路徑模式在美國派使用廣泛,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引入,越來越多的醫院將其運用到各科室疾病護理中,其取得的護理效果顯著,通過臨床實踐探究得知,臨床路徑實施效果良好,患者住院時間、治療費用均有所減少,是一種滿足現代需求的優質護理措施[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臨床路徑用于甲狀腺腫瘤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選取42例甲狀腺腫瘤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其護理情況的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間于江西省彭澤縣人民醫院治療的42例甲狀腺腫瘤患者。將患者按照住院順序隨機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n=21),實驗組男6例,女15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1.6±2.3)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1.3±0.4)年,病理種類:腺瘤5例,甲狀腺腫16例。對照組男12例,女9例,年齡21~64歲,平均年齡(42.3±2.5)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1.5±0.3)年,病理種類:腺瘤8例,甲狀腺腫13例。2組研究對象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將智力障礙及精神類疾病患者排除,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的方法與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21例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包括患者飲食,藥物護理及圍手術期護理及術后評估。
實驗組21例患者予以臨床護理路徑,住院后便立即執行,建立臨床路徑實施小組,以美國1997年制定的臨床路徑標準[2]作參照,按照本院實際情況,制定臨床護理路徑。內容包含醫療方案、疾病評估、飲食方案、疾病化驗結果、宣傳健康知識及出院護理等方面。以時間為橫軸,入院指導、藥物治療、飲食指導、護理活動等為縱軸,制定日常護理計劃表。制定好之后明確責任護士,對檢查項目、檢查結果出院時間等制定明細,使得臨床路徑井然有序地進行。開展臨床護理路徑時告知患者及家屬,取得其支持與配合。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患者住院天數、住院費用、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評價標準:本院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護理時間30分,護理過程滿意30分,健康知識宣傳滿意30分。滿意:對護理時間、護理過程、健康知識宣傳滿意程度≥80分,<90分;一般:對護理時間、護理過程、健康知識宣傳滿意程度≥60分,小于80分;不滿意:對護理時間、護理過程、健康知識宣傳滿意程度<6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上述數據加以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情況比較(x±s)
2.2 2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總滿意度71.4%,明顯高于對照組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19.0%,明顯低于對照組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3.1 患者醫療時間及醫療費用減少 臨床護理路徑由專業實施小組組成,根據患者診斷結果量身定制的一種個性化護理措施,根據其具體要求及實施準則,幫助患者從入院到出院都能享受到標準的護理流程,減少不必要的步驟和時間,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其有嚴格的工作流程及時間,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安排住院天數及藥物使用情況,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幫助患者住院期間享受最高的服務水平。護理人員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提高疾病治療效率,縮短手術時間及住院天數,從而減少了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3-4]。本組研究中,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均小于對照組,與裴繼強等研究結論具有一致性[5]。
3.2 提高患者滿意度 臨床護理路徑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主導思想,醫護人員嚴格制定治療及護理計劃,向患者宣傳健康教育知識,增加醫患之間的交流,使得患者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知識得到提升,對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6-7]。同時,患者對護理時間及護理過程多加了解之后,能獲得良好的自我護理意識及能力,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本組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對護理時間、護理過程、健康知識宣傳的總滿意度71.4%,明顯高于對照組33.3%(P<0.05)。
3.3 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甲狀腺患者術后容易出現嘔吐、頭痛、切口出血等不良反應,除了與術中體位有關,還有多方面因素,包括患者的心理狀況、藥物使用劑量、護理措施等。臨床護理路徑較為專業、全面,將醫療、護理、醫療水平與一體,醫護人員密切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及護理效果。嚴格按照其要求開展護理工作,有利于護士及時記錄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后續提高護理質量,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措施[8]。本組研究中,實驗組實施臨床路徑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減少,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顯著。趙靈芝[9]將40例甲狀腺患者分為常規護理組與臨床路徑護理組,比較得知,臨床路徑護理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5.0%,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65.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本組研究中,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與上述結論基本一致。
因而,本組研究可進一步證實,甲狀腺腫瘤手術予以臨床護理路徑,能減少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減少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醫學大力推廣。
[1] 李明子.臨床路徑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59-61.
[2] 張建娣.臨床護理路徑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8):75-77.
[3] 張瑩,趙琨,齊雪然,等.臨床路徑試點工作推廣中的問題、成因與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0):1160-1162.
[4] 陳仁紅,王琴.甲狀腺腫瘤手術時喉返神經和甲狀旁腺損傷的預防[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4):121-122.
[5] 裴繼強,張國強.我院臨床路徑的病種選擇及管理實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2,28(7):492-494.
[6] 張景萍,王君娣.32例巨大甲狀腺腫瘤手術的麻醉處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3):123-124.
[7] 任祥梅.良性甲狀腺腫瘤手術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9(7):67,65.
[8] 饒衛紅,王美蘭,毛祚燕,等.臨床路徑管理結合住院患者隨訪制度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4,11(24):78-79.
[9] 趙靈芝.甲狀腺腫瘤手術患者護理中臨床路徑的應用效果探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7):150-1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71
江西 332700 江西省彭澤縣人民醫院(歐陽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