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杰
摘要:該文首先介紹了行為導向教學思想及其多種學習組織形式,并對基于行為導向思想的項目與遷移教學模式的核心思想、教學優勢、應用情況以及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與分析。
關鍵字:行為導向;PETEA;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14-0107-01
Abstract: Ppapere first introduced the behavior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and a variety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s.And then makes a thorough study and analysis on the core ideas, teaching advantages, application and questions of
the Petra teaching mode based on behavior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behavior oriented method; PETRA; teaching mode
德國的職業教育在世界上堪稱是獨樹一幟,它不僅有歷史悠久的“雙元制”教育體制,更有現代的“職業能力”、“行動導向”及“學習領域”等諸多法寶?!靶袨閷颉苯虒W思想是德國現代教學的嶄新模式,也是近年來世界職業教育教學論中出現的一種新的思潮。所謂的“行為導向”教學思想就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強調在行為中學習的理念,遵循“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序列,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獨立的獲取信息、指定計劃、實施計劃以及評估計劃,在自己的“動手”實踐中,掌握技能,學習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由于它對于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方面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逐漸被世界各國教育界專家、高校以及師生所推崇。
1 PETRA教學模式
由行動導向作為指導思想進行教育教學設計的教學模式頻頻涌現,他們可單項使用,也可綜合運用,還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使用。其中最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有: 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引導文教學法、項目與遷移方法等。一個成功的教學方法的提出大多都來源于實踐,尤其是企業培訓的實踐,例如引導課文教學法的提出就來源于德國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的實訓。而本文著重研究的Petra教學法也來自于西門子公司和聯邦職教研究所合作開發培訓方案。PETRA是德文PRO JEKT UND TRANSFERORIENTIERTE AUSBILDUNG的縮寫,中文的意思是“認識項目并組織實施的培訓法”,簡稱“項目與遷移教學法”。PETRA教學法是以實際工作為出發點和導向,以遷移和應用為目的,通過項目方法來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系統方案。PETRA教學法著重培養學生五個方面的能力,即工作組織與實施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學習技巧的應用能力、工作的獨立性與責任感能力、承受力的能力等,并對人在工作中的多種關鍵能力進行合理的劃分,按照從低到高分成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模仿——即簡單模仿重復再現所學的內容;第二階段:組織應用——即在更高一個層次上對基本技能和核心內容進行重新組織,并應用到具體的工作中;第三階段:遷移再應用——即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嶄新的變化了的情景中,并對知識具有舉一反三的再應用能力;第四階段:解決問題——即集合所學知識,按照項目的要求,對知識的靈活應用。力爭使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尋找系統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創造性的能力。
2 PETRA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
目前PETRA教學模式在課程中的應用沒有特別成熟的應用案例,PETRA嚴格地講它還只是企業內部中對員工進行職業能力提升的多種培訓方法的總稱而已,但是從PETRA教學模式誕生背景可以看出它對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對于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圍繞一個項目開展教學,讓學生將所學的各種知識和技能綜合進行應用,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靈感。將PETRA應用到實踐性較高的計算機類專業教學中優勢可體現在多方面:1)推進大學實訓類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2)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3)延伸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4)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
所以PETRA教學模式對于計算機類人才培養方式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目前大連外國語大學軟件學院已開設java和.Net類實訓課程,在相關系列課程中都有條不紊地應用PETRA模式,力求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大幅度地促進關鍵能力的培養。
3 教學反思
目前行為導向教學思想受到國內教育界和學校師生的歡迎。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目前在高等院校中對基于“行為導向”教學思想的應用,尤其是PETRA教學模式的認識不足,還有很大的局限,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1)適應性地進行教學模式的選擇:目前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并存,不同的學生基礎、專業特色、課程特點、課型設置需要進行教學模式的適應性選擇,不能跟風地盲目使用。其中實踐性較強的實訓課程就可以根據課程進度和內容安排角色扮演法、項目于遷移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綜合運用。
2)合理地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行動導向教學思想是教與學的一種新模式,其基本意義在于:學習是學習過程的中心,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協調人,在組織實施時,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然而,對于這一點,不少教師是很難做到和堅持的。因為教師要交待學習任務與講解任務流程,最后讓學生利用仿真軟件進行仿真練習。但是受上課時間限制,教師往往半途而廢。所以如何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較全面地培養了學生的能力還是我們繼續研究的內容。
3)以應用為目標設計教學步驟和方法:目前基本主干課程都有相應的教材作為藍本,但是傳統教材在編寫上著重追求學科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這也導致了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過度依賴教材,就會造成先理論、后實踐的思路。但是在課程中如果采用了PETRA教學模式,那么就需要教師拋棄傳統的“教教材”的思想,即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梳理,以應用為目標,根據行為導向教學法的要求,打破教材體系,重新設計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
4 結語
總之,基于行為導思想的PETRA教學模式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在項目完成行為中進行理論的吸收、消化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高等教育中引引進并應用該教學模式是一個不錯的嘗試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