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
(黑龍江職業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從飾演《女兵連來了個男家屬》中的角色體驗舞臺節奏
張 丹
(黑龍江職業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人物在舞臺上是行動著的,只要有行動就會有節奏。演員首先要理解、感受、體驗到人物的內心活動和外部特征,掌握人物行動的節奏,其次,節奏對演員也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加深他們對人物的理解,在演出時喚起必要的體驗。
舞臺節奏;人物性格;情緒體驗;心理狀態
在開始排練《女兵連來了一個男家屬》時,我們排演的是第六場戲,也就是全劇矛盾最尖銳、沖突最大、最能體現每個人物性格的一場戲。故事講的是在藏族的沐浴節里,姑娘們按照藏族人的風俗習慣下河洗澡,引來了連長大怒,不想在訓斥女兵時男家屬總在中間搭話袒護,于是矛盾重心轉移到了男家屬的身上。這場戲,其實是連長心疼女兵,害怕她們出事,但是我把節奏處理得太過于程式化,語言節奏很快,再加上后來把矛頭指向諸葛明,二人都很痛苦,當到最高潮時,雪妹大喊:“本來我就不是十全十美的女人……”諸葛明憤怒地說“可你卻希望我是完美無缺的男人!”靜場。整場戲基本是在一個情緒相當激動的節奏上進行的。這樣容易忽略雪妹熱情、善良,甚至撒嬌的一面。雪妹在女兵面前是嚴厲的、干練的女性,但在諸葛明面前卻應是賢惠的、溫柔的女人,所以在他們吵架吵到高潮時,雪妹突然轉了脾氣,似乎有些撒嬌似的說:“你昨天晚上沒和我說話!”一開始兩人還臉紅脖子粗,此時話鋒一轉,雪妹不好意思地把頭一扭,向后走了幾步,把背影留給觀眾。因此說人物的性格對節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演員對人物情感的體驗,直接影響著舞臺節奏,正確的舞臺節奏又能幫助、促使演員產生合乎人物要求的情緒和情感。
在排《女兵連來了個男家屬》全劇時,我飾演了指導員張旗。她是一位情感豐富、胸懷寬廣的女兵干部,似乎可以包容一切,會用另一種方式來教育和感化女兵。在第九場雪山婚禮中,指導員帶領雪妹和男家屬來到雪山,女兵們奏起了音樂,放起了鞭炮,數起了快板。我感受、體驗著指導員張旗此時的情緒。音樂給了我正確的節奏,在這種歡樂的節奏中說話,我的喜悅、欣慰之情很容易表現出來。再如,當所有人跳舞跳到最高興時,音樂聲突然停住了,傳來了一陣嬰兒嘹亮的哭聲,那哭聲毫無顧忌,十分用力,劃破了天空,喚醒了雪山……此時,情緒的變化導致節奏也產生了變化。張旗有節奏地一個箭步轉身向后站到最高處,莊重地擦去百感交集的淚水,大聲說:“姑娘們,將來一定把今天的故事告訴我兒子……你們的兒子……”張旗把自己全部的情感凝聚在這一句話中,此時,每個演員也激動萬分。這段戲的節奏就來自對人物情緒情感深刻、準確的體驗和感受。反之,掌握了有層次的、鮮明的節奏之后,自然地就能切實感受到場上的氣氛,獲得好的演出效果。
張旗的內心很復雜,在艱苦的特定條件下,她總是用一層堅強的、樂觀的面紗籠罩著自己,但是在一個人忙完工作空閑起來,尤其是不能夠跟家人團聚的時候,她又會呈現出真實的、脆弱的一面。
第四場中秋之夜。一輪明月掛在天際,女兵們在寢室嬉鬧、唱歌,而張旗卻接到了愛人的電話,電話里說兒子病了,張旗痛苦萬分,兒子病了卻回不去,還得主持連隊工作,還有戰備保障任務……,她的電話突然斷掉了,她的內心痛苦而復雜。可是當聽到雪妹的敲門聲時,她急忙擦干淚水,忍住悲傷去安慰別人。談到兒子,張旗的臉上出現了抑制不住的喜悅之情,同時她又感到陣陣酸楚,認為自己不是好母親,不是好妻子。這場戲就是要表現出她的這種心理狀態,為了工作,她把所有的痛苦與思念埋藏在心靈最深處,卻把最偉大的愛獻給了女兵,獻給了高原。當兩人談得正盡興,突然電話聲響,指導員張旗馬上忘掉自己的事情,快步上前接電話,很自然地又變成一位干練的、雷厲風行的女強人。這場戲有兩處節奏變化比較大,因此,張旗的復雜心理必須在形體節奏和語言節奏中體現出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說“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動作;哪里有動作,哪里就有活動;哪里有活動,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就有節奏。”演員要明確這一點,做到對整個戲的節奏心中有數。節奏對于一個演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以說,一個好演員,必須是具有很強的節奏感的演員。
[1]梁伯龍,李月.戲劇表演基礎[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
[2]上戲編輯部.表演藝術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嚴正,張婷乙.演員與角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4]華·托波爾科夫.演員的技術[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J81
A
1007-0125(2015)06-0037-01
張 丹(1983-),女,漢族,籍貫:黑龍江,哈爾濱師范大學戲劇戲曲學專業,碩士學位,現為黑龍江職業學院專業團隊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