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冬麗
(河南大學 河南 開封 475000)
試論當前音樂出版的發展概況
趙冬麗
(河南大學 河南 開封 475000)
本文是對音樂出版近十年即2000以后的發展情況進行概述,總結其中的問題,并試圖尋找解決的方案以供參考。
音樂出版;概況;特點
陳荃有《當前音樂出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①中指出,廣義的音樂出版包括音樂圖書出版(含樂譜、教材)、音像出版(含多媒體)和音樂報刊出版等承載音樂藝術內容的所有出版形式;狹義的音樂出版則僅指以紙介質呈現的出版形式。本文是以廣義的音樂出版為研究對象,對音樂出版近十年內的發展情況及特點進行梳理,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隨著社會的發展,音樂出版的途徑由單一的國有企業出版社發展到現在的綜合企業、高校出版等多種方式。
音樂出版內容不僅有音樂樂譜類、教程類、傳記類,而且音樂理論、實踐技巧研究領域也逐漸擴大,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第一,大眾性音樂出版物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音樂欣賞性、國內外音樂器樂介紹等增多,網上的各種器樂教程增加。第二,專業性質的音樂刊物、新興研究領域的相關研究著述增加,如2013年《音樂傳播》的創刊。
音樂出版主要有傳統的圖書、報刊、電子圖書出版這幾種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近年來網絡出版、電視媒體音樂出版形式成為新興產業并不斷發展壯大。下面對幾種主要的出版形式及特點進行總結。
圖書出版:其優點是便于閱讀、記錄,缺點是圖書編輯工作較為繁瑣,紙質書頁不易保存且制造消耗大。傳統圖書出版要在圖書的信息保存價值指數、出版花樣上下功夫以吸引讀者眼球達其目的。
報刊:信息量大,比圖書更新速度快,便于攜帶、閱讀。缺點:不易保存,板塊內容陳雜(夾雜有廣告等其他內容)。有些期刊,如《音樂研究》、《音樂傳播》等專業性太強,知識接受面僅限于專業音樂學者、專家,普通人群對其理解程度有限,因此有些專業性信息傳播速度有限。
電子、網絡出版:網絡、電子出版物,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便于攜帶、節約能源資源。缺點:閱讀記錄書寫不便,消息來源陳雜,部分內容真偽參雜,價格相對紙質圖書高,硬件一旦損壞就會造成重大損失。
電視、媒體傳播: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視、媒體以其特殊的形式傳播音樂信息,其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目前有很多院校都設立了出版類專業,涉及各個學科的出版事項原理研究與實踐應用,關于音樂出版的專業期刊主要有以下幾個。《中國出版》:原名《出版工作》,內部發行,1987年1月起公開發行,1991年1月改版并更名為《中國出版》?!兑魳穫鞑ァ罚褐袊鴤髅酱髮W主辦,2012年4月創刊,其宗旨是音樂傳播理論和實際問題的研究。
近年來各個院校對出版專業越來越重視,很多專家、學者對本學科深入研究并制定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有效地促進了出版業的良好發展。筆者認為各大院校、社會性的學會組織還應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出版社也要提高錄用人才的標準,對于意義重大的糾錯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
音樂出版物消費群體的大眾化是本世紀音樂發展最大的特點,無論是一線繁華的大城市,還是經濟剛剛起步的小鄉鎮,音樂素養的培訓已經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旋風,因此音樂類出版物的需求逐年增多,其具體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專業音樂院校的增多,除了上世紀的九大音樂學院以外,各個地方大學也設立了音樂系,培養專業的高素質的音樂人才。第二,社會盈利性質的輔導機構遍地開花。第三,音樂素質培養的年齡階層不斷擴大。上至六十歲的老太太下至八歲的孩童都熱衷于掌握一門藝術技能,以此來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消費群體的需求量不斷增多,促使了音樂出版物如泄閘的洪水鋪天蓋地地流向市場。
音樂出版目前還存在很多的問題,總體來說,涉及的范圍寬泛,專業研究的深度不夠,學科理論體系尚不夠成熟,而研究者之間的合作不多,大部分的研究仍然處于單打獨斗的零散局面。只有當合作群體越來越多,合作面越來越廣泛的時候,音樂出版事業才會更加健康地發展下去。
注釋:
①選自《人民音樂》,第2003年第11期
[1]陳荃有.音樂圖書出版:進入“戰國”紛爭時代[J].出版參考,2003(19).
[2]范軍.中國出版史研究綜述[J].出版科學年評,2010(5).
[3]李穎.傳統出版社數字化出版的應對策略[J].傳播與版權,2014(04).
G623.71
A
1007-0125(2015)06-0090-01
趙冬麗(1989-),女,河南大學在讀碩士,方向:中國音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