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洋,張燦燦,王 萍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中外動畫角色塑造及情感表現比較研究
王 洋,張燦燦,王 萍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不同國家的、民族的動漫角色在形象設計方面,有著同文化背景深刻相聯的情感寄托。因此,中外動畫角色塑造及情感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外動畫;角色塑造;情感表現
(一)國外角色塑造注重“擬人”
動畫電影中的人物是豐盈且具有活力的,它們不僅僅是人類,還可以是非人類的其他生物品種,包括動物、植物、山川河流等。這些角色往往是“擬人”的,比如在《馬達加斯加》這一動畫作品中,四只企鵝裝扮成壞人的樣子,在某一程度上推動了故事情節的進展。再舉個例子,哆啦a夢的形象深入人心,同時它也是廣大動漫愛好者的老朋友,而哆啦a夢和大雄之間感人至深的情感也是被大家廣為傳頌的。一個充滿智慧又神奇的機器人,而另一個則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普通孩子,正是這種看似無意的組合,往往便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二)國內動畫角色塑造的三個特性
1.角色創設確立了角色性格的基調
我國動畫角色塑造在角色的創設上確立了角色在性格上的整體基調。動畫的樣態,不單純是一個單一的視覺符號而已,它還具備深重的內在涵養,包含一定的人格吸引力。例如《喜羊羊與灰太狼》中那幾個活靈活現的動畫人物形象,都是經過反復改進最終得到的。
2.標準造型突顯了角色的性格
動畫角色的標準造型設計,是全體創設進程中的參照根據,并且具有數據性的特征和模式化的特性。要是不具備標準統一的造型設計,便不會具有統一化的動畫形象,沒有統一化的動畫形象,完整的動畫片便不會呈現在觀眾眼中。
3.形象設計與文化背景相聯
動畫形象的設計創作與文化背景相互聯結、相互融合的趨勢已漸漸出現。例如:《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熊出沒》都是近幾年我國動畫市場新設計的動畫片。從其整體的風格來看,《喜羊羊與灰太狼》是具有一定的好萊塢編劇色彩的,這種家喻戶曉的狼捉羊的故事是與好萊塢曾拍攝的《貓和老鼠》有一定的相似性的。而《熊出沒》這部動畫片,“光頭強”和熊大熊二則是完美的結合,片子旨在引導人們追尋真善美。
從長時間來看,歐美、日本等國家在動漫人物的創作上,占有著一半以上的市場,同時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也占據了我國相當大的動漫市場。這也導致了一些較為尷尬的情況出現,例如由美國的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動畫片《花木蘭》以及美國的動畫公司拍攝的《三國志》和《功夫熊貓》等動畫片,其題材和靈感都是取自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它們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人士的熱烈追捧,然而這些作品的相關創作團隊或人員以及最終的整體成片卻不是出自于我國,而是來自歐美國家以及日韓等國家。
外國的動畫形象通常是由比較夸張的造型和言語動作等來表現人物情緒特征的,大部分的角色都具有一定的相互矛盾的地方。然而我國的動畫形象通常都是以聰明伶俐為主,比如在《哪吒傳奇》里的小哪吒,以及《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喜羊羊等,它們在形象上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征,深得觀眾的喜愛,使人對美好生活有向往和期待的感受。
綜上所述,外國的動畫角色塑造是將角色的性格魅力充分且完整地再現出來,從而刻畫出曲折且動人心弦的故事內容。而我國動畫角色的塑造是首先確立角色在性格上的整體基調,其次,通過標準造型突顯角色的性格,最后將角色形象設計與文化背景相聯。。我國與外國在動畫角色的情感表現上,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國能夠更加協調地去使用音樂、運動等因素展現情感,但在動畫角色創新設計上,我國則顯得較為弱化,這與我國在動畫設計方面起步較晚有著較大的關系。
[1]馮文,孫立軍.動畫概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
[2]尾澤直志.圖說動畫規律——給角色賦予生命力[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3]郭婷婷.論迪斯尼動畫電影中的表演與情感[J].美術教育研究,2012(15).
[4]肖著強,李潔.淺析動畫創作中角色造型設計的符號化特征[J].電影評介MovieReview,2007(23).
[5]梁娟,郝心心.動畫角色動作設計及表現手法研究[J].華人時刊,2012(7).
[6]程昌華.論動畫短片中角色的情感表達.[J].青春歲月,2014(15).
J218.7
A
1007-0125(2015)06-0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