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恒
(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商丘 476100)
中國民間繪畫是中國民間美術中很重要的一個門類,是中國普通群眾寄托精神愿望的藝術形式的代表,強烈表達了普通民眾對生活的真摯情感。中國民間美術注重藝術與生活互補、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是產生在生活中的偉大創造。
中國民間繪畫是中華各個民族人民結合自身生活習俗和民間傳統提煉出的一種藝術元素,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具有悠久的傳統歷史。
中國傳統民間美術富含著普通民眾辟邪、祈福、趨利等愿望,是老百姓最樸實、最基本、最原始的情感體現。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環境如何改變,場合有何不同,民間繪畫的創作者所展現的情感都是圍繞著這三個主題。
“新民間”繪畫指的是中國的現當代藝術家從文人的立場上,以新的視角、新的程度和層次方面借鑒中國傳統民間繪畫,以嶄新和個性化的面貌彰顯個人情懷和民族地域形象的繪畫形式,是新時期的具有某種民間元素的繪畫形式。
民間的“集體意識”是“新民間”繪畫的表現主題,它以一種更為原始和低調的繪畫方式敘述,在題材和表現手法上借用民俗民風等,和主流的傳統的繪畫方式有所不同,更加隨意和自如。
“新民間”繪畫力求遠離傳統的繪畫模式,用自身的藝術語匯訴說當下,無視“主流”,構圖隨意,用一種原始、質樸、充滿童趣的繪畫方式制造出一種無意識和偶然性。使傳統的民間繪畫方式融入現代的氣味,以此作為“新民間”繪畫的元素和依據,也是它區別于其他繪畫的地方。
民間藝術可以稱為是一切藝術的母體。文人繪畫從民間繪畫中分化而來,當代的“新民間”繪畫則是由“文人繪畫”這一條線路派生出來的又一條線路。
傳統的民間繪畫在構思上比較隨意,打破空間的局限,并且在文人繪畫的影響下總是想表達出精湛的技藝,但往往受各種局限而達不到文人畫的水平,但是相比起來,傳統民間繪畫更加粗獷和不受拘泥,所以傳統民間繪畫能夠體現出一種抽象的韻味。而“新民間”繪畫在表現形式方面則以傳統民間繪畫為基礎,通常表現民風民俗或者嘲諷弊端,或者取悅世俗。
傳統民間繪畫的風格常常是簡約的、平視的、鮮亮的、粗放的、明朗的、淳厚的,有時也是含蓄的、詭秘的、淡素的或富有民歌韻味的;“新民間”繪畫創作則更加符合創作者本意。
當代藝術的“新民間”繪畫指的是表現出顯著的傳統民間藝術特征,并具有“當代”風貌和“當代”情懷的繪畫作品。傳統民間繪畫和當代“新民間”繪畫之間的明顯區別是當代“新民間”繪畫對傳統文化進行反諷、反思,并具有很強的個人訴求。
無論從傳承中國民間繪畫的客觀要求,還是發展現當代藝術文化的需要等各個方面來看,民間繪畫作為原生態的藝術形式,其傳承和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應該將傳統的韻味和當代的時代感相融合,發展出更加適合現代藝術發展的“新民間”繪畫。
[l]呂品田.中國民間美術觀念[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
[2]季龍主編.當代中國的工藝美術[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3]左漢中.民間繪畫[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
[4]靳之林.論中國民間美術[J].美術研究,2003(03).
[5]馬芳.中國民間美術發展前景的思考[J].藝海,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