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婷子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重慶 南岸 400067)
在中小學鋼琴教學過程中,琴法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內容。教師如何優化琴法課堂教學,是所有鋼琴教師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課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對優化琴法課堂教學有了一些更新的認識和體會。
正確了解和掌握鋼琴教學內容是學好鋼琴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在教學生彈奏和練習曲子前必備的程序和教學環節。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正式教學前要認真仔細地備好課,積極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內容和理解教學內容,包括準確地識譜,認識調式與拍子,熟悉各樂音的音值、音高;明確樂譜中各音樂術語的含義;提出重點、難點;了解樂曲的彈奏速度、力度、音色、節奏、指法、句法、樂曲的風格、曲式結構以及旋律線條、高潮的安排和思想情感的處理等。學生對教學內容和彈奏指法熟悉了,學習鋼琴時對于作品的理解就會更容易,練琴的思維空間和思路走向就會更加成熟,彈奏起來就會胸有成竹。
在教學中,教師應有充分的準備和熟悉過程,在學生學習和掌握了教學內容的理論后,就應該進入把理論逐步變為實踐的環節,即練琴的環節。在練琴階段,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練習時間。琴法教學是實踐教學,是從理論講解到實際操作的環節,目的是通過練習掌握彈奏的技能和規律,去表現音樂的思想情感和內容,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深入分析后,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能力,采用動靜交替、講練結合的方法調節課堂節奏。學生只有通過眼看、耳聽、腦想、口念的方式來充分消化和掌握教學內容,才能使琴法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示范教學是琴法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琴法示范教學就是教師演示正確的彈奏方法,在必要的時候放慢彈奏速度,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觀察、思考、理解和消化,但教師一定要邊彈奏邊講解,并在學生練習前再一次按照標準要求正確而完整地彈奏一遍,以便加深學生的整體印象和音樂記憶。對于學生練琴中遇到的一般問題,教師應該啟發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自行解決。當涉及到有難度的技巧,如保持音、倚音、顫音等奏法和樂曲感情的運用等內容時,教師不但要耐心地講解理論,更要進行示范演奏,讓學生在專注的欣賞中領悟講解的內容,掌握演奏技巧。同時,教師還要將示范演奏中的感性認識、體會加以總結歸納,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快速掌握彈奏方法。
教師示范教學可以分為整體示范和局部示范,整體示范就是教師按照曲子的原始標準要求去演奏全曲,主要是幫助學生在聽賞中把握樂曲原本的風格、曲式結構、情感處理等宏觀因素。教學的難點、重點等關鍵之處運用局部重點示范彈奏,主要是針對重點的指法、手型變化、力度處理、手臂的運用、運指要求和手指、手臂起落的技巧等方面的專項訓練,每一首曲子都會有不同的重點和難點,教師需要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彌補學生的不足,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學生進入琴房或回家練習鋼琴時,為防止學生盲目練習,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演奏特點給學生提出具體要求,交代具體任務,讓學生明白練琴時應該重點注意哪方面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好琴法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不能只重視尖子學生,忽視基礎薄弱的學生,這不符合教師的職業要求和職業道德,教師教育培養學生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進步。當然,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后進生,多給一些時間進行個別輔導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查漏補缺,盡可能地讓后進生能夠趕上尖子生,以期達到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夠得到提高的目的。
課后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是鞏固教學內容的必要環節,是提高琴法的重要途徑,要保證學生在課后用足夠的時間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反復練習,不斷強化新知識和新技巧,這也是教師對學生教學的課后要求。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預習下節課的教學內容,為下節新課做好知識上和心理上的準備。這樣,琴法教學便形成了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課后練習—課前預習—課堂教學”的優化模式,使課堂教學的質量更高、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