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凱文,楊婉嫕
(1.吉林藝術學院 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2.長春幼兒師范學校 吉林 長春 130000)
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思路和做法
段凱文1,楊婉嫕2
(1.吉林藝術學院 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2.長春幼兒師范學校 吉林 長春 130000)
鋼琴教育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顯然難以應付社會學習的需求量,且鋼琴教育對施教人員的素質與能力的要求很高。面臨學員多教員少的情況,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想法便應運而生。這種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輔助的教育模式在鋼琴課上才剛剛起步,但對于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與素質的培養大有益處。
鋼琴集體課;教學;思路;方法
集體授課教育模式是一種傳統的教育方法,即將有相同學習需求的多數人聚集在一起,由少數有相關知識經驗的人進行統一講解。從古時候的私塾到近代的學校班級,無一不是采用這種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培養。集體授課可以提高知識傳授的效率。同樣也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共同學習、互相討論探究的環境,給予同學們結識志同道合者的機會,同學們也可以看到各自的學習成果,借鑒他人的學習方法取長補短,營造良性競爭的環境,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與學習效果[1]。
傳統的鋼琴教育以“一對一”模式為主,而如今“一對多”的模式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模式。
(一)鋼琴集體課對教師教學的影響
在鋼琴課堂上,同時培訓教導多名學生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在課程內容的傳授過程中,減少授課內容的傳授次數的確減輕了教師不小的壓力,并且在課堂上靈活增加合奏、輪奏等練習,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豐富課堂內容,同時教師也會更透徹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然而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教師往往會因為學生數目過多而無法專心留意每一位學生,因而影響整體教學效果。同樣由于學生的基礎與接受能力參差不齊,教師也很難把握合適的教學進度。因此,要上好鋼琴集體課,教師的資歷與經驗十分重要[2]。
(二)鋼琴集體課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學生在一個集體環境里學習鋼琴,有利于提高演繹能力及對外交流能力,從而消除怯場、不自信等消極心態;且在集體學習過程中,可以結識學習伙伴,學會自己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來完善自己。同時集體學習營造出的良性競爭環境,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樣的學習使學生學到的不僅僅只是老師的經驗,還有別人的長處與技巧,從而廣泛學習,完善豐富自己。然而對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這種學習模式無疑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反而會影響學習的效果。而接受能力過強過弱也同樣會出現問題。接受能力過強的學生會因進度過慢而失去對鋼琴學習的興趣;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則會因無法跟上進度而焦慮自卑[3]。故因人施教,適度調整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分組及理論講述
合理分組統一教學進度是十分重要的。在分組之后,依據不同組別的特點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案,在整體授課中,教師也需注意授課的嚴謹性與準確性,要有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規范示范,以身試教,同時融會貫通,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能力[4]。
(二)群體訓練
在一個集體的環境中,訓練方式也可以更加豐富。除了傳統的獨奏方式,還可增加合奏、輪奏、接力等方式,讓同學們在互相磨合中找準節拍,體會節奏與情感的變化。合奏訓練能考驗學生的交往能力與互相包容的協作能力,接力則可以培養學生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考察學生是否能聽懂譜,看懂譜。公開的考察模式則使在場的每一位學生同時兼顧演奏者和聽眾的身份。在眾人面前演奏可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而在欣賞別人演奏的同時與自己對比尋找差距,在這種良性競爭中提高能力。而教師在所有學生演奏完畢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我審視,主動發現問題并積極解決[5]。
[1]鄧捷.談如何發展電鋼琴集體課教學的優勢[J].藝術評論,2010,10(9):112-114.
[2]宮莉.高師電鋼琴集體課教學中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究與實踐[J].教師,2011,12(27):101-102.
[3]汪雪.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音樂時空,2014,10(5):127-128.
[4]張大恒.從“老有所樂”到“老有所為”——老年大學中的鋼琴教育之我見[J].成人教育,2010,30(4):82-83.
[5]肖成英.論鋼琴集體課教學的利和弊[J].音樂時空,2014,9(23):192-192.
段凱文,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講師;
楊婉嫕,長春幼兒師范學校助教。
J624.1
A
1007-0125(2015)06-0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