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 靜
(西京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00)
普通高校美術類學生特點研究
褚 靜
(西京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00)
本文針對普通高校中美術類學生的成長環境、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總結出這些學生的特點。他們通常比普通專業的學生更加獨立自主,情感豐富,追求個性,思維活躍。
美術類學生;特點
普通高校美術類學生因其獨特的打扮和個性成為校園中的小組群體,引起校園內其他專業同學和老師的關注。美術類學生通常是80、90后,他們往往比較自我。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老師會針對學生的獨特性來教育學生。這樣更加促成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和自我情感的表達,學生容易表現自我,忽略集體,與普通專業大學生相比,美術類學生更加突顯,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
美術類的學生大多數在初高中就要學習美術,有的甚至從小學學起。學生要參加很多培訓,接觸不同的同學和老師。高考的時候更要去一些寫生基地或者是寄宿式的培訓中心。最后再到各地參加高考的獨立命題專業考試,在這一系列的培訓考試過程中,學生要承擔的壓力非常大,面對的都是新環境,這樣的生活經歷迫使他們面對現實,接受現實,獨立自主,能夠獨當一面。這些特殊的必不可少的經歷,使得美術類學生在進入大學時就比普通專業的學生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強,社會經驗豐富,可以獨自處理很多事情。
美術類學生在進入高校后,要參加很多社會實踐,從中采集各種素材,比如出去寫生,到風景較好的寫生基地,感受自然的魅力,或者去較為發達的城市實地考察,參觀工廠,實習工作,這些事情從聯絡地點到完成任務,幾乎都是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的,老師只是從旁協助。這樣的經歷讓學生增強了社會實踐能力,加強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解決事情的應變能力。尤其是一些設計類的專業,為了更好地將所學專業用到現實生活中,他們往往需要在讀書時就接觸社會,親自進入工廠,了解真實的施工狀況,有的甚至要進入工地,實地了解各種材料的真實樣貌。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書本和實踐相聯系。與此相比,非美術類專業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幾乎一直是以單一模式學習文化課程,在其他方面接觸較少,學習方式也比較固定,程式化的模式和環境不容易接觸到社會,遇到的事情也比較少。與美術類學生相比,獨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
美術類學生長期學習藝術,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和富有情感、情趣的地方。有時,老師會在一些看似平常的環境中找出令人心動的事物。例如,在山林中,一些生長在灌木叢中的雜草野花,或許因為顏色的明艷,姿態的婆娑,就被發覺,其實與那些奇花異草相比,簡直不值得一提。但是,它的某些特點就能打動人。因此,這些學生本身有著豐富細膩的情感,學習藝術的學生通常都有一顆容易受傷的心,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與丑,才能創造出不一樣的藝術品。美術類學生通常感情豐富、細膩且敏感,與普通專業的學生相比,與生活和社會感觸得更多,有時經常充滿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充滿了激情。但是,現實往往不是盡如人意的,越是充滿希望,越是容易失望,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在現實中往往會被粉碎,這些學生情緒波動會比較大,洋溢的熱情有時會被無情地澆滅。因此,美術專業的學生通常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加看重身邊不變的情感和難得的情誼。
在綜合類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似乎總能成為人們的焦點。或許是因為他們的衣著比較有個性,性格比較張揚,他們總是得到其他專業學生的關注,也習慣被關注,甚至喜歡被關注。有些學生認為,學習藝術就應該與眾不同,追求個性,因為藝術就是要突破常規,解除束縛,向往自由,追求獨特,只有有這樣心理的人才能激發內心的情感創造出好的作品。在藝術領域中,一些知名藝術家對藝術執著追求,行為舉止、穿衣打扮、創作作品都有自己的個性,有別于平常人的習慣。有時,在普通人眼中,他們似乎是偏激的和不可理喻的。比如,有些美術類男生喜歡留長發。美術類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是要追求個性,強調個性,打破常規,尋找特殊,這樣的思維方式自然而然的也會帶入生活之中,使得平時的生活也異于常人。
美術類專業的學生由于在學習中強調要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因此就需要他們經常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例如,設計類的同學在對一件物品做設計時,通常要做出多種方案,而且,每種方案在風格和構成上都有很大的差別,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客戶選擇出最滿意的作品。美術專業的特殊性,要求學生對生活觀察細致,一旦有雷同則失去了設計的意義,在平凡中創新,思維必須活躍。
[1]謝霧.中學美術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國家教委學生司主編.中國高考制度改革展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褚 靜(1973-),性別: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棗莊市,現工作于西京學院公共藝術教育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美術學國畫花鳥方向。
G613.6
A
1007-0125(2015)06-0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