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華
(江西省上饒市上饒中學,江西 上饒 334000)
人教版高中新課程《物理》選修3-2第13頁“問題與練習”中的第1題如圖1所示.

圖1 教材截圖
筆者在教學中講評練習時,要求學生來作答,結果有人說“從里向外”;有人說“由外到內”;還有學生說“順時針”;也有學生說“逆時針”……,筆者對這樣的題存在如此激烈的爭論感到驚詫,于是分別請“順時針派”和“逆時針派”的各一位學生把磁鐵穿進過程的圖畫在黑板上,結果筆者完全理解了這兩派結論.下面是這兩種結論的分析圖,如圖2.

圖2 學生分析圖
從教材的圖中也確實無法分清超導圓環哪部分在紙面外側,哪部分在紙面里側,而教師用書也武斷地站在了“逆時針派”,筆者認為這里配的圖確有不妥之處.
作為教材,首先要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視角引導,不能含糊不清,其次要考慮到對結果判斷后表達的方便,不能出現多種結果,特別是本題結果非順時針即逆時針,而從不同的角度看,兩種又都正確,那這種題目對于考查楞次定律這一知識點就失效了.
為此筆者提供幾種修改方案(以教師用書上答案來設計).
方案1:畫一軸線垂直穿過超導環所在平面,既簡單又清晰,如圖3所示.

圖3 方案1圖
方案2:用磁鐵的立體圖引導讀者,這是從右向左側視的角度觀察,那么圓環左半部分自然就在讀者這一邊,右半部分在紙面內,如圖4所示.
方案3:干脆用一個扁狀圓箍代替圓環,如圖5所示.

圖4 方案2圖

圖5 方案3圖
3種方案都體現實物的立體性,對于學生的三維空間思維的培養有幫助,同時也有利于本章知識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