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重視對有效教學的研究,探索出一條適合初中語文的新的教學模式。本文從三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探究,以期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一些理論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倡導有效教學,要求教師以最少的精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然而,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很多教師因為錯誤理解新課程改革理念而造成了課堂教學秩序混亂、小組合作流于形式等問題,導致課堂教學低效化、無效化情況嚴重。那么,我們如何做才能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呢?經過長期的思考與實踐,筆者得出了以下策略。
一、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動力的源泉。贊可夫說過:“凡沒有來自內心求知欲和興趣的東西,是最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由此可見,興趣的重要性,它能促使學生把“要我學”轉化成“我要學”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采取多種方式,喚起他們的學習熱情。
(一)導入激趣
一個好的導入猶如一篇動聽的樂章、一個動人的故事,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期待心理。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導入方式的選擇,根據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或選用音樂導入、或利用矛盾導入、或選用謎語導入、或聯系舊知導入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教學《敬畏自然》一文時,我圍繞“敬”與“畏”這一矛盾的話題入手,創設探究話題,導入新課,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產生了期待心理,迫不及待地進入到本課的學習中去。
(二)游戲激趣
樂于游戲是學生的天性,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游戲化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語文學習趣味橫生,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興趣。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重視游戲活動的組織,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適合的游戲活動,鼓勵學生參與,讓他們在玩中學,快樂地掌握所學知識。
除上述之外,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如課題激趣、故事激趣、爭議激趣等,只要教師根據實際,靈活運用,就一定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更多的精彩。
二、轉變教師角色,擺正自己與學生的關系
新課程改革倡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就要求教師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改變自身角色,擺正自己與學生的關系,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等,以民主、平等的態度面向全體學生,用真情實感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課堂成為學生表演的大舞臺。首先,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學習,提高語文素養。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知識灌輸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真正理解所學知識,并掌握學習方法。其次,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新課程改革強調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互相合作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往單打獨斗的做法,成為與學生一起學習的伙伴,互相合作、幫助,與他們一起參與到學習中去,共同創建民主、平等、活躍、和諧的課堂“舞臺”,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再次,教師要成為關懷學生的有心人。俗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即學生喜歡某位教師,才會愛上他所教授的課。這就要求教師成為關懷學生的有心人,與學生平等交往,事事、處處關愛學生,用真誠的心對待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三、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是指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原則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新課程改革非常注重這種學習方式,要求教師運用此方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挖掘他們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但部分教師對此錯誤理解,往往放任合作,以至于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影響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筆者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合理分組。為保證組內成員的互補和組間的公平競爭,教師在分組時要考慮學生的能力、興趣等方面的因素,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小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開合作學習。其次,明確分工。一般來說,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員包括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資料員等角色,為了確保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人人有事做,教師必須明確分工:選擇組織能力強、學習態度好、樂于助人、有一定合作意識的學生擔任小組長;選擇對工作認真負責、筆頭快的學生擔任記錄員;選擇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匯報員;選擇家中有電腦的學生擔任資料員。這樣,組內各成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避免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又避免了學困生在小組合作中的“搭車”現象。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各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還可以互換角色。再次,布置學習任務。目前,語文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中,部分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存在模糊不清、游離于教學目標之外的問題,這導致了合作學習的低效化、無效化。為此,教師必須慎重考慮學習任務的布置,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一些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最后,做好指導與點撥。合作學習不等同于放任學生自由學習、討論,教師也應作為合作者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我們應做好巡視工作,在學生思維混亂或偏離討論主題時,加以指導與點撥,以確保他們始終沿著正確的思路前行。
總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師不斷學習、研究,遵循新課程改革理念,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就一定能使初中語文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高酉鳴.對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考試:教研,2011(7).
[2]葉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方案探討[J].青春歲月,2011(16).
[3]馬春蘭.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之我見[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3).
[4]吳泰友.讓教學活力四射 讓課堂更加高效——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3(7).
[5]陳榮建.淺談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