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性格化入手,通過內在性格化和外在性格化分析,探討演員如何完成角色的性格化塑造。
【關鍵詞】內在性格化;外在性格化
中圖分類號:J9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6-0033-01
性格化是角色人物的基調,性格化首先要掌握角色的內在性格,即內在性格化。同時要善于抓住能體現人物個性和特點的外表以及眼神、步態,即外在性格化。
一、內在性格化
演員塑造角色時,要去分析角色的內在性格,而不是將自己的性格強加給角色。例如,《雷雨》中的老爺周樸園為什么一直保持著魯侍萍當年在周家公館的陳設而不變?他是想念她,心里有愧于她,還是其他的什么呢?我們可以說,他很虛偽,他想念魯侍萍是做給別人看的。但是他是做給誰看呢?繁漪反感一成不變的陳設,周家的下人們也不知道當年發生的事情,這樣做給他們看并沒有什么意義。所以可以說,他是真的遺憾和懷念。但是,當魯侍萍再一次出現時,他又不愿意讓她的出現打破他平靜的生活。周樸園這個人物的心理活動非常豐富與復雜,他充滿著矛盾,這是他獨特性格的表現。
二、外在性格化
外在性格化是指形象的外部性格化。
外部的性格化是內部性格化的結果,所以,從角色的內部性格線索去尋找外部性格特征,根據外部性格特征找到合適的外部形象裝扮,形象的外部性格化是第一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每一個演員都應該收集足以豐富他的想象的材料,以利于創造所扮演的人物的外部形象。可以試圖去畫出你所要尋找的那個臉孔、身材的圖樣,也就是面部、嘴巴、皺紋、身體的線條、外衣的式樣等待。當你戴著各種頭套,貼上各種大胡子、不同顏色和式樣的粘附物,尋找面部的色調、皺紋、陰影、光斑的線條時,你也許會碰到你所尋找的東西,有時還是自己完全沒有料想到的。所有這些嘗試都會偶然地或者有意識地給角色的未來的外部形象提供暗示”①。
筆者曾經扮演過四幕話劇《日出》中的顧八奶奶這一角色。劇本里對她的描寫是:“顧八奶奶——一個俗不可耐的肥胖女人。穿一件花旗袍鑲著燦爛的金邊、顏色鮮艷奪目,緊緊地箍在她的身上。她的眉毛是一條線,說起話來總是指手畫腳,搖頭擺尾,于是小棒錘似的指頭上的寶石以及耳環,光彩四射,惹得人心發慌。”于是,我找來金項鏈、金戒指、金手鏈和鑲嵌有寶石之類的舊式首飾對我的外形進行貼近人物的修飾。然后我查閱了舊式上海富太太流行的發式,參考圖片將直發弄卷,并分為兩束從兩邊夾起來。最后我找來一件緞面的、顏色俗氣且沒有氣質和品位的衣服。當我穿上這一身衣服、佩戴好首飾之后,出乎意料的是,對于這個角色我有了較為具體和清晰的人物定位,而大家也覺得這樣的顧八奶奶的外部形象非常符合角色性格。
形象的外部性格化的準備工作完成后,我開始深入研究劇本,從心理上靠近她,了解她的想法,理解她的行為方式。這個人物特別愛熱鬧,但是無知且矯揉造作,以為這樣惺惺作態大家都歡迎她、喜歡她。這無疑是可笑的,然而這就是這個喜劇人物的悲劇性。確定好這一點,在整體上的塑造人物的大方向也就確定了。
再細讀劇本,研究顧八奶奶這個人物的一言一行。在舉止上,我也盡量靠近劇本中的描寫,扭捏作態。
最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感覺自己越來越貼近角色,而角色的性格也融入了我的性格之中,也就是基本把握住了角色。
三、結語
內在性格化與外在性格化兩者必須相互結合、相互協調,才能使演員在塑造角色時體現角色的性格化特征。
注釋:
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員創造角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42.
參考文獻: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員塑造角色[M].鄭雪來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
[2]曹禺.曹禺經典戲劇選集:紀念曹禺先生誕辰百年[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呂艷玲(1988-),女,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族:漢族,學歷:本科,在職研究生在讀,職稱:助教,研究方向:影視表演、形體舞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