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2日,云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豪在昭通市鎮雄、威信兩縣調研時強調,要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敢于擔當的精神攻堅克難,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努力把革命老區打造成全省高原特色農業基地、礦業轉型示范基地、紅色生態旅游目的地、生態環境治理試驗區,讓革命老區貧困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威信縣,陳豪一行進村入戶,訪貧問苦,了解到該縣雙河鄉楠木村巖桑坳村民小組和扎西鎮荒田苗寨同屬民族聚居或雜居村寨,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卻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景象:巖桑坳村基礎設施落后,勞動力素質較低,村民致富能力不強,產業發展單一;荒田苗寨山青水秀,硬化道路修到了家門口,家家戶戶蓋起了風格統一的大房子,村莊旅游發展紅紅火火。
“扶貧工作就是要像荒田苗寨一樣,因地制宜、精準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陳豪說,在桑坳村這樣條件較差的村寨,應大力整合資金和資源,集中力量一個一個攻堅,實現整村推進、整體脫貧。同時,要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從根本上擺脫貧困。
(單虹)
婁勤儉用足用活政策 推動精準扶貧不斷實現新突破
7月2日,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長婁勤儉深入扶貧包抓聯系點咸陽市永壽縣監軍鎮西寨村走訪調研。他強調,要轉變工作思路,夯實產業基礎,用足用活各項幫扶政策,推動扶貧開發不斷邁上新臺階。
西寨村是永壽縣實施精準扶貧的重點村。該村原來村莊布局分散,群眾住房質量低,生產生活條件較差,加之主導產業不明晰,群眾收入很不穩定。在省市縣各級的幫扶下,該村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推進社會事業,通過幾年努力,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加快脫離貧困、走向富裕。
走訪中,婁勤儉實地查看了村上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對該村通過大力發展中藥材、雜果和設施蔬菜提升產業水平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婁勤儉還來到致富能手王雙鎖、老黨員李鳳珍、貧困戶曹愛莉家中,與大家促膝交談,深入了解群眾的生活和扶貧政策落實情況。
在村黨支部,婁勤儉與村干部和群眾代表進行了座談。在認真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后,婁勤儉說,這次到西寨村,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到了更多群眾發自內心的笑容,這說明大家的日子是真的過好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和政府會想方設法幫助大家更快致富,努力讓笑容永遠保持下去。婁勤儉強調,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統籌運用各種支持政策,全面推進基礎、產業、文化各項工作,進一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要切實改變單純“輸血”的工作方式,緊緊扣住“精準”二字實施差異化幫扶,讓有條件的群眾提升自我發展能力,讓失去勞動能力的群眾得到更多關愛。要不斷拓寬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培育主導產業,帶動群眾長期穩定增收,最大程度降低返貧風險。
(母家亮)
陳敏爾精準管理精準考核 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
7月6日至7日,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到黔東南州錦屏縣、天柱縣,傳達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就進一步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加快農業農村發展等進行實地調研。
陳敏爾十分關心因病致貧、因學致貧問題。他先后來到龍池村、邦寨村衛生室,查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救治能力、設備設施和工作環境,看望一線醫護工作者,了解他們的工資收入、技術培訓和業務開展情況。他指出,要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的聯動,優化城鄉醫療資源的配置,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在天柱縣中職學校,陳敏爾一邊觀看學生的實訓練習,一邊詳細了解每一位學生需要負擔的費用。他說,要深入研究調整有關支持政策,盡可能多地減免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支出。在聯山扶貧生態移民安置點,陳敏爾強調,要研究制定提高貧困戶搬遷補助標準和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在精準確定搬遷對象和完善退出機制方面破題,努力使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又好又快推進。
調研途中,陳敏爾召開座談會,聽取黔東南州和錦屏縣、天柱縣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扶貧開發工作情況匯報,對他們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四個切實”、“六個精準”、“四個一批”的要求,注重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管理、精準考核,進一步領會思想、學會方法,真正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堅決打贏扶貧開發這場輸不起的攻堅戰。
(楊 惠)
劉賜貴發揮生態優勢 提高造血功能 加快精準扶貧
近日,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來到瓊中、白沙兩個少數民族自治縣,進村入戶,和黎族、苗族同胞共商脫貧致富路子。劉賜貴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召開的扶貧攻堅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既要堅守生態底線不動搖,又要精準扶貧,幫助百姓發揮生態優勢,切實增強“造血”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確保偏遠山區貧困百姓與全省同步如期實現小康。
就做好扶貧攻堅工作,劉賜貴強調,一是切實加強領導,做好精準扶貧。摸清貧困底子,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扶貧攻堅,使扶貧效果更明顯。二是統籌各方資金,合力扶貧攻堅。扶貧資金使用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在陽光下運行。三是努力改善貧困村莊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將農村危房改造作為扶貧切入點,將危房改造與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加快農村道路、飲水、垃圾和污水處理、電網改造等方面建設。四是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做大做強高效農業,發揮好龍頭企業和致富帶頭人的示范作用。五是要注重智力扶貧,提升村民素質。瞄準市場需求開展精準培訓,提高貧困村莊的“造血”功能。六是落實“三嚴三實”要求,廉潔自律扶貧,樹立好政府形象,絕不允許在扶貧過程中摻雜私心雜念。
(梁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