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亮,張占立,李建華,王玉飛
(1.河南科技大學,河南 洛陽 471003;2.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39;3.河南省高性能軸承技術重點實驗室,河南 洛陽 471039;4.滾動軸承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河南 洛陽 471039)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滾動軸承高速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改善特殊工況用軸承的高速性能,應用氮化硅陶瓷材料制造滾動體和其他零件已成為首選,這主要得益于氮化硅陶瓷較低的密度,優良的高溫力學性能和高溫(1 300 ℃)化學穩定性[1]。裝有氮化硅陶瓷球的混合陶瓷球軸承已大量應用于高速機床、燃氣輪機、渦輪增壓器等高速結構中,但氮化硅陶瓷滾子比球的加工工藝復雜,故混合陶瓷滾子軸承的性能仍在試驗研究中[2]。
下文通過對混合陶瓷滾子軸承和鋼滾子軸承進行高速試驗,對比驗證2種軸承的高速性能。
試驗軸承型號為NU208,其結構如圖1所示。套圈材料為8Cr4Mo4V,保持架材料為鋁青銅,滾子材料分別為8Cr4Mo4V和氮化硅,2種材料的性能見表1,軸承結構主參數見表2。

圖1 NU208滾子軸承結構圖

表1 滾子的材料性能

表2 NU208滾子軸承主要參數
試驗設備為簡支梁高溫高速試驗機,其結構如圖2所示。

1—軸向加載;2—徑向加載;3—試驗軸承;4—支承軸承;5—聯軸器;6—電主軸
試驗軸承安裝于軸系中間,2個支點端為輔助軸承;電主軸通過柔性聯軸器與試驗主軸相連拖動軸系高速旋轉;徑向載荷由徑向加載活塞通過加載套直接施加于試驗軸承外圈上;在試驗軸承兩側有2只噴油嘴進行高溫噴油潤滑,輔助軸承通過中間2只噴油嘴旁路孔噴油潤滑。
隨機選取混合陶瓷滾子軸承和鋼滾子軸承各1套進行高速性能試驗,試驗用潤滑油為長城牌4010合成航空潤滑油。每套軸承試驗前跑合30 min,跑合試驗程序見表3。軸承高速試驗程序見表4,供油溫度為(150±5)℃。

表3 軸承跑合試驗程序
鋼滾子軸承在轉速達到51 000 r/min時,外圈溫度191 ℃、溫升約45 ℃,主機電流達15.1 A,其值超過電主軸許用電流報警停機。試驗過程中外圈溫度曲線如圖3所示。

表4 軸承高速試驗程序

圖3 鋼滾子軸承外圈溫度隨轉速變化情況
混合陶瓷滾子軸承在轉速達到51 000 r/min時,外圈溫度164 ℃、溫升約19 ℃,主機電流10.7 A。繼續提高轉速進行試驗,最終升至轉速62 500 r/min,軸承外圈溫度約190 ℃、溫升約44 ℃,主機電流達14 A,超出驅動電主軸的轉速范圍,終止試驗。轉速62 500 r/min時陶瓷滾子軸承外圈溫度曲線如圖4所示。

圖4 陶瓷滾子軸承62 500 r/min時外圈溫度隨時間變化情況
試驗后2套軸承手動旋轉靈活、無滯點;各零件表面外觀完好,呈淺黃色;軸承內、外圈滾道受力區磨痕均勻,位置正常,其中混合陶瓷滾子軸承內滾道受力區磨痕變色較深;保持架引導面、兜孔磨痕正常,鍍銀層磨損正常,無基體露出以及起泡、起層等現象;滾子表面光滑無異常。試驗后鋼滾子軸承外觀形貌如圖5所示,檢測結果表明:軸承的尺寸精度、旋轉精度及游隙等指標變化不大;陶瓷滾子軸承各項精度指標仍在標準要求范圍內;由于潤滑油碳化,鋼滾子軸承除徑向游隙減小了0.003 mm,其他精度指標仍在標準要求范圍內。

圖5 試驗后鋼滾子軸承零件外觀形貌
綜上所述可知,試驗后2套軸承旋轉靈活、精度變化不大、各零件外觀無異常,這說明若試驗主軸驅動功率足夠大,陶瓷滾子軸承轉速可超過62 500 r/min;2套軸承均可在51 000 r/min轉速下運轉,此時陶瓷滾子軸承試驗電主軸的電流為鋼滾子軸承的70.8%,陶瓷滾子軸承外圈溫升為鋼滾子軸承的42.2%;軸承外圈溫度約190 ℃時,陶瓷滾子軸承試驗轉速達62 500 r/min,鋼滾子軸承試驗轉速為51 000 r/min,此時陶瓷滾子軸承試驗電主軸的電流為鋼滾子軸承的92.7%。這是由于陶瓷滾子的密度較低、導熱系數小和陶瓷滾子與鋼滾道的摩擦因數小等,所以陶瓷滾子離心力小,軸承摩擦發熱少、溫升較低。

圖6 試驗后陶瓷滾子軸承零件外觀形貌
1)當主軸驅動功率足夠大時,鋼滾子NU208軸承的試驗轉速可達51 000 r/min,陶瓷滾子NU208軸承的試驗轉速比62 500 r/min還要高,dm·n值可達2.5×106mm·r/min以上。
2)當軸承外圈溫升為45 ℃時,陶瓷滾子軸承試驗轉速為鋼滾子軸承的1.2倍,且陶瓷滾子軸承試驗電主軸的電流為鋼滾子軸承的92.7%,表明混合陶瓷滾子軸承的高速性能優于全鋼滾子軸承。
3)當軸承試驗轉速為51 000 r/min時,陶瓷滾子軸承驅動電主軸電流僅為鋼滾子軸承的70.8%,且陶瓷滾子軸承外圈溫升為鋼滾子軸承的42.2%,表明陶瓷滾子軸承功率消耗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