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冬(安徽星瑞齒輪傳動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010)
談機械制造企業節水
丁 冬
(安徽星瑞齒輪傳動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010)
摘 要:建立一個保護環境、減少工業廢水排放的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管理系統,將有利于提高企業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本人在多年的企業節水實踐中得出:建立一套有效、合理的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管理系統,一要堅持因地制宜,二要堅持自力更生,三要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設備節水設施,不斷引進新技術和新理念,就能達到保護環境,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的目標。
關鍵詞: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管理系統;節水;效益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深入發展,工業用水量持續增長,工業廢水直排現象也造成環境破壞日趨嚴重,它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人民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早在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明確地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2012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水資源管理的“三條紅線”和”四項制度”;2013年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又發布了《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2015年1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新《環境保護法》出臺施行,對民怨極大的環境污染現象打出重拳;各省市也相繼出臺了有關法律法規。作為每一個“應當為、可以為、必須為、有作為”的企業來講都應依法經營,認真履行法律職責,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管理系統是通過節水技術(即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系統)和節水管理,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
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系統是企業根據生產實際和用水的不同目的,建立給排水管網,通過給—冷卻水(冷凝回收)循環使用和給—排—回收處理(雨水收集)—再使用的兩大循環利用子系統,來滿足企業生產、生活用水的需要,(見圖1)。
工業用水指: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制造、加工、冷卻、洗滌、鍋爐等處使用的水及廠內員工生活用水的總稱。主要有間接冷卻水、工藝用水、鍋爐用水、生活用水。
2.1 給—冷卻水(冷凝回收)循環利用系統
該系統是與生產設備相配套的設施,主要用于冷卻水冷卻或冷凝回收后的循環使用。
(1)間接冷卻水指:在生產過程中,為保證生產設備能在正常溫度下工作,用來吸收或轉移生產設備的多余熱量,其不與產品直接接觸,從冷卻設備中流出,又進入冷卻設備中。該冷卻循環系統廣泛應用于機械加工制造企業,如熱處理、空壓機等設備。
(2)鍋爐用水指:為鍋爐給水和鍋爐水處理用水。鍋爐一般在機械加工制造企業中采用較少。
鍋爐的冷凝水回收系統是將系統中冷凝水所具有的能量大部分通過一定的回收設備直接回收到鍋爐里,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冷凝水的熱量,達到節約用水,節約燃料的目的。該系統的初始投資相對較大,其廣泛應用于發電、石油、化工、印染等企業中。
2.2 給—排—回收處理(雨水收集)—再使用循環利用系統
該系統是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和生活污水(雨水)進行回收,經處理后輸配加以利用。
(1)工藝用水指:在生產過程中,用于工藝目的(如:機加冷卻、清洗等)的用水。一般來講該類設備自身攜帶冷卻(清洗)循環系統,給企業節水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條件。
(2)生活用水指:廠區和車間內員工生活用水及其他用途用水(洗手、沖廁、綠化等)。
(3)再生水指:污水經處理后水質達到相應水質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其廣泛用于沖廁、綠化等方面。
現多數中小型企業由于規模小、資金有限等原因,沒有能力建設污水處理站。地方政府應引導有條件的企業或依據規劃集中或分區建設污水處理站進行集中式管理,一是可以有效保護環境、防治水污染;二是有利于提高當地水資源綜合利用的經濟效益。
(4)雨水利用指:經工程化收集于處理后達到相應水質標準,可以直接補充水資源用于非飲用水,可用于調節污水處理站的沉淀池和清水池、綠化、沖廁等。
雨水利用工程在我國是一項新的技術,目前正處在示范和發展階段。德國可謂是這個領域里的先驅,1989年德國就出臺了雨水利用設施標準(DIN1989),如今許多國家也都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并建成了一批不同規模的示范工程。
建立企業節水和用水三級計量管理體系,對夯實企業節水工作基礎,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1 建立企業節水管理體系
建立公司、車間、班組三級節水管理體系,實行計劃用水,定量考核,可使各用水單位之間、車間之間、班組之間及個人之間增強節水競爭意識,跑冒滴漏現象也得以到根治,其社會和經濟效益更是無法估算的。
3.2 建立用水三級計量管理體系
建立公司、車間、班組或主要用水設備三級計量管理體系,可準確獲取可靠的水資源消耗數據,做到消耗“來有影、去有蹤”。實行水資源分級計量是企業實現水資源消耗定量化管理的一種節水管理方式,也是企業實現科學化管理的前提條件。
某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特點,在建廠之初就自籌資金建設了污水處理站和冷卻循環水站房,并在生產運行中不斷引入和總結先進經驗,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管理系統。2014年該企業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8.46%,中水回用3635立方,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3年下降22.58%,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建立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管理系統,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有效保護和高效利用,減少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是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轉變生產、生活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資料:
[1]能源管理體系要求(GB/T 23331-2009)[S].
[2]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17167-2006)[S].
[3]節水型企業評價導則(GB/T7119-2006)[S].
[4]工業用水分類及定義(CJ 40-1999)[S].
[5]國家建設部.關于印發〈節水型企業的(單位)目標導則〉的通知([1997]45號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