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力(沈陽市康平縣環境保護局,沈陽 110500)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努力建設和諧秀美生態康平
王力
(沈陽市康平縣環境保護局,沈陽110500)
摘要:本文主要對康平縣生態環境現狀和臥龍湖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分析,并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下,對臥龍湖生態建設取得的新成果進行總結。
關鍵詞: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康平;環境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和諧秀美康平,是康平縣委、縣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
康平縣地處內蒙古科爾沁沙地南緣,位于遼河上游西岸,境內有遼寧省最大的平原淡水湖臥龍湖,是遼寧省級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為我國一級生態敏感帶。又因臥龍湖兼具庫塘、沼澤、湖泊濕地的綜合功能性,是東北地區生物多樣性保存較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是遼河重要支流的補給水體,生態區位極為重要。
(1)處生態敏感帶,生態系統極易退化。臥龍湖保護區生態系統對外界的干擾和影響較敏感,在干旱和強風作用下容易生風蝕風積,沙漠化土地面積呈上升趨勢,臥龍湖濕地已處于中度沙化的區域范圍,有被進一步嚴重沙化的危險。
(2)緊鄰沙漠,干旱缺水,有被沙化的危險。臥龍湖濕地緊鄰科爾沁沙地,在干旱和強風作用下容易生風蝕風積,形成風沙地貌。康平地區春季和冬季由科爾沁吹來的西北、偏北的季風是造成康平地區沙化的主要自然誘因。康平北部是嚴重沙化和重度沙化的發生區域,臥龍湖濕地已處于中度沙化的區域范圍,遇旱缺水,有被進一步嚴重沙化的危險。
(3)污水排放量增加,對水質安全存在潛在威脅。康平縣工業企業集中在開發區內,沒有工業污染項目排水進入臥龍湖,2010年以前,長期未修建污水處理廠,城鎮生活污水及雨水均直接匯入臥龍湖,且排污途徑短,隨機性大,水質水量不易控制。再加之周邊鄉鎮農業面源污染負荷增加,多年來一直嚴重影響臥龍湖水質。
(1)通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生態環境管控制度。建立起了城鄉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環保、住建、水利部門通過編制規劃、制定方案,建立規劃實施情況考核和評價制度;建立了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環保部門通過對縣域生態狀況基礎調查,配合技術支持單位對我縣重要生態功能區和臥龍湖生態保護區域進行了紅線劃定。
(2)通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了生態要素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青山、森林資源保護制度,完善河流、湖泊、濕地等水域生態保護機制。環保局、遼河局、新城區管委會按照各自的任務要求,分別制定了遼河、臥龍湖年度整治計劃,落實了年度整治任務和考核內容;建立完善農田生態保護制度;水利局通過制定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規劃和大中型灌區干渠綜合改造規劃,大幅度增加了其生態景觀功能。
(3)通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起了改革和優化環境保護監管制度。改革環境審批制度,環保局在2014年6月底前落實放寬了縣城匯水區內房地產開發、賓館酒店、辦公用房項目的環評審批條件,列出細則予以公布,并在項目審批中貫徹執行,有效提高了服務效能;完善環境執法監管機制。環保局在環境監督執法過程中,優化“3×6+1”環境監察執法管理模式,公布區域監管責任人,形成了網絡化監管體系。
(4)通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完善了生態環境公眾參與機制。全面實施政府環境信息公開。進一步健全環境監督制度。環保局將環境信訪投訴電話12369做為專線公開,實行環境投訴舉報統一受理,調查核實、認真查處和及時反饋管理模式,認真接受群眾監督。
(5)有力地推動了生態環境保護業績評價試點。改革中,我們開展了鄉鎮環境保護業績評價試點。2014年環保局經認真篩選,確定了東關街道辦事處為重要生態環境保護區域,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業績評價。同時,根據沈陽市制定的鄉鎮環境保護業績評價試點實施細則,完成了試點東關街道辦生態環境保護業績評價工作。
(6)研究建立農村環境管理體制延伸,實現了環境管理全覆蓋。建立鄉村環境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持續改善鄉鎮環境質量和環境形象,全面完成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經到沈北新區等實地調研,提出了在遼寧康平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臥龍湖自然保護區管理辦公室設立環保分局,在15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組建環保所,以適應新時期城鄉環保工作的改革方案。
(7)改革中,臥龍湖生態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1)臥龍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水質保持穩定。根據近三年臥龍湖監測數據對比分析,主要污染指標呈平穩變化趨勢,總體水質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規定的Ⅳ類標準,接近Ⅲ類。臥龍湖主要入庫河流有2條,即東馬蓮河和西馬蓮河,通過2012年-2014年監測數據結果分析,2條河流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規定的Ⅲ類標準;2)臥龍湖流域污染物得到消減。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與利用建設項目實施以來,實施了14個湖泊生態保護與修復及流域治理項目,通過這些項目實施,臥龍湖流域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有削減。CODcr、氨氮、TN、TP排放量分別減少了782.98噸、30.7噸、899.97噸、103.52噸;3)湖泊生態項目建設取得良好成果。臥龍湖納入到國家良好湖庫保護專項試點三年多來,康平縣克服東北氣候寒冷,有效施工期只有6-7個月的先天不足,充分利用有效時間,實施了康平灣濕地、湖濱生態濕地緩沖帶建設、湖心島生物多樣性建設等工程項目,實現湖濱帶修復面積15.2公頃、新增水源涵養林85.3公頃、濕地修復與新增面積543.2公頃、退圍還湖約10公頃,水面擴大了6-8平方公里;4)臥龍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初步建立。三年來,通過實施以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環境監管能力和工業污染源治理為主的工程項目,不僅讓COD等污染物實現削減,生態濕地面積增加,環境監管能力進一步加強,還使試點范圍森林覆蓋率增加2%。實現管理目標城鎮污水處理率提高到80%,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80%,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95%,湖泊生態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效。
同時,依據《遼寧省濕地保護條例》,制定并實施了《臥龍湖濕地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研究制定《沈陽市濕地保護條例》。規范臥龍湖試點項目管理,強化項目資金審批,實行了縣級報賬制的辦法,在核算中心設置了專門賬戶核算專項的資金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