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有(黑龍江省雞東縣華盛煤炭有限公司潤華煤礦,黑龍江 雞西 158200)
淺談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在潤華煤礦6D煤層的應用
王開有
(黑龍江省雞東縣華盛煤炭有限公司潤華煤礦,黑龍江雞西158200)
摘要:雞東縣華盛煤炭有限公司潤華煤礦6D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長臂后退式采煤方法取得成功,對采場頂板支護、壓力計算分析、回采期間的現場管理進行總結
關鍵詞:頂板支護;壓力計算;現場管理
雞西市雞東縣華盛煤炭有限公司潤華煤礦2005年改擴建后,核定生產能力30萬噸,6D煤層是該煤礦的主采煤層,儲量較大,煤層厚度2米,煤層傾角28度,灰分26.58%,揮發分36.74%,煤層層理發育,老頂為細砂巖厚度4.5米,直接頂為細粉砂巖及頁巖2米,沒有偽頂,底板為濘灰巖1.3米。6D層屬復合煤層,純煤厚度1.3m,煤頁巖厚度0.6-0.8m。
2005年前由于經濟原因,沒有大量投入有效的支護材料,工作面頂板支護強度不夠,不能滿足采后動壓的影響。6D煤層直接頂較厚,頂板在回采中不能隨回隨落,局部懸頂距離走向達到8米時才能冒落,對采煤工作面沖擊較大,經常發生頂板事故。
2005年改擴建后,對西二區-50右6D采煤工作面進行回采,該工作面沿走向布置,走向625m,傾斜95米,煤層厚度2.0米,可采儲量15.29萬噸。
(1)工作面使用DZ-25型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配HDJA-1000型鉸接頂梁帶剎桿支護,支護方式齊梁齊柱,懸臂比為1﹕1。采用“四”排管理,排距1.0米、柱距0.5米、炮道0.5米。最大控頂距為5.0米,最小控頂距為4.0米,臨時柱間距3.0米;(2)工作面架設單巷一梁兩柱對頭切頂抬棚。端頭支護采用雙巷,每巷連續兩架一梁三柱對頭抬棚,抬棚梁使用2米×Φ0.16cm以上的硬質圓木,工作面采用自滑槽板運輸;(3)必須先支柱后放頂,支柱超前回柱一架棚,備用柱必須打在新切頂線梁下或抬棚下。炮后及時掛梁,臨時柱間距3米。工作面采空區出現走向2米,傾斜5米的懸頂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強制放頂措施后,方可作業。抬棚不得出現一梁一柱現象。翻抬棚時,必須隨回隨支;(4)回采過程中,如需要調整鉸接梁頭長度時,必須在頂板完整的條件下進行,只許后縮不許前抻,不得出現連續斷梁。如遇地質變化帶,支柱不夠高時,必須用木垛接頂;如頂板破碎時,必須鋪網支護;(5)工作面上順槽必須備有50棵單體柱、30棵鉸接梁、1m3剎條、20根抬棚料和足夠的木垛料以做備用。工作面開設下缺口,傾斜長5米,最大控頂距6米,最小控頂距5米;(6)超前支護上下順槽自煤壁線起沿走向20米用DZ-25型單體液壓支柱配HDJA-2000型鉸接梁打雙排超前支護,排距為1.2米,間距為1.2米。
(1)工作面支柱的選型計算:
所需支柱最大高度H大計算:H大=m大-b=2.0-0.1=1.9米
所需支柱最小高度H小計算:H小=m小-b-S大-A=1.75米
式中:m大、m小——工作面最大、最小采高,分別取2.0米和2.0米;S大——工作面最大控頂距平均最大下沉量取0.1米;a、b——支柱卸載高度、頂梁厚度,分別取0.05米、0.1米。
根據支柱規格及我礦現有情況選用DZ-25型外注式單體液壓柱。
(2)工作面頂板壓力計算:采場平均壓力P的計算

式中:h——實際采高,2.0米;K——頂板巖石碎脹系數,取1.5;K1——動載系數,取1.4;K2——懸頂片幫系數,取1.2;r——巖石容重,取2.5噸/米3。
(3)采場支護密度N的計算:N=P/(F×C)=0.84棵/米2
式中:F——選用單體液壓支柱的額定阻力,取25噸;C——單體液壓支柱的性能系數,取0.8;
(4)采場實際最大支護密度N大、N大′及最小支護密度N小計算:

式中:L——工作面長度,95米;I大、I小——工作面最大控頂距5.0米、工作面最小控頂距4.0米;R大、R小——最大控頂距排數4排,最小控頂距排數4排;R大′——最大控頂距下最小支柱排數4排;Z——工作面支護間距,0.5米。
(5)采場支護安全倍數&大、&大'、&小的驗算:
&大=N大/N=1.81/0.84=2.15;&大'=N大'/N=1.81/0.84=2.15;&小=N小/N=2.26/0.84=2.69
經過計算支護強度大于或等于2倍,所以滿足采場支護要求。
(1)工作面正常回采,推進到兩煤壁間距10米時,若采空區頂板不充分垮落,此時開始強制放頂;(2)挑頂時,沿工作面傾斜方向每1.0米布置一個挑頂眼,眼深1.5米,傾角70°。挑頂眼必須布置在第三、四排柱之間,嚴禁在采空區布置挑頂眼;(3)強制放頂冒高達不到4米以上時,必須沿走向每推進2米進行一次強制放頂工作。強制放頂冒高達到4米以上時,才能結束,強制放頂期間,放頂工作必須一次性完成,不準中斷,其他工序嚴禁同時作業。
經過該采煤方法的嘗試,自開采到結束,沒有發生冒頂及推掌子事故,工作面月單產提高了三分之一,提高了煤炭回采率,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降低煤炭資源的損失。為華盛煤炭有限公司潤華煤礦原煤年產量的提高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由于該采煤方法的成功應用,為礦井其它類似頂板地質條件的煤層開采提供經驗,也為其它礦井提供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徐家林.巖層移動與控制的關鍵層理論及其應用[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1999.
[2]王岐成主編.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技術[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7(09).
[3]牛克洪主編.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技術[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