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凡,王永勝,黃 偉,彭明全,鄧興芬
(川煤集團達竹公司石板選煤發電廠,四川達州 635015)
石板選煤發電廠位于四川省達縣石板鎮,是四川達竹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二級企業,也是集選煤、發電、建材為一體的循環經濟企業。該廠設計能力為1.50 Mt/a,實際洗選能力在1.80 Mt/a以上,入選原煤主要來源于達竹公司的金剛、斌郎、小河嘴煤礦。近年來,由于三座煤礦煤炭賦存條件均發生了變化,使入選原煤的可選性由中等可選變為難選,甚至極難選,導致洗選難度和加工成本大為增加。為改善入選原煤的可選性,在對達縣、大竹縣等地煤炭考察的基礎上,石板選煤發電廠購入了<1.50 g/cm3密度級含量高、灰分低的優質煤,并與內調原煤合理摻配[1],從而有效改善了入選原煤的可選性,并且彌補了內調原煤數量的不足。
在煤炭采購過程中,為客觀、公正地反映外購煤的質量,保障供需雙方的利益,做好風險防范工作,石板選煤發電廠針對各風險點建立了一套適合外購煤質量管理的機制[2],包括對煤炭資源考察、合同簽訂、采制化管理、質量糾紛處理等的具體規定。該機制可以客觀、真實地反映外購煤的質量,能夠有效防范煤炭采購過程中的不合理現象。
為了加強外購煤的質量管理工作,該廠成立了外購煤領導小組、監督小組[2]及效能監察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外購煤管理辦法》。領導小組負責煤炭外購工作的領導與管理,監督小組負責每天派人對外購煤的采制化工作進行現場監督,并委派技術人員到供應商發煤點進行質量抽查;效能監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監督、檢查《外購煤管理辦法》的執行情況,檢查外購煤采制化工作情況,委派技術人員到供應商發煤點進行質量抽查,并參與外購煤質量事故的追查處理,同時查處外購煤數質量管理工作中的違規違紀行為。建立的外購煤管理體系框架圖如圖1所示,外購煤監督管理體系框架圖如圖2所示,外購煤數質量管理流程如圖3所示。

圖1 外購煤管理體系框架圖Fig.1 Frame diagram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purchased coal

圖2 外購煤監督管理體系框架圖Fig.2 Frame diagram of supervision system of purchased coal

圖3 外購煤數質量管理流程Fig.3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of purchased coal
在采購煤炭前,營銷科要配合集團公司運銷分公司做好前期考察、資質論證、合同簽訂、價格調整工作,并負責外購煤的計量、卸車現場管理、結算及與供應商的溝通、聯系工作。在煤炭采購通過中,質檢車間負責外購煤的質量檢測 (采制化)工作,由外購煤班采集煤炭的結算樣,對其進行化驗,并將化驗數據作為結算依據;由外購煤檢查樣班采集煤炭的檢查樣,對其進行化驗,并將化驗數據作為考核外購煤班工作成效的依據。選煤科負責對質檢車間外購煤采制化和浮沉試驗進行技術指導和檢查、考核,根據質檢車間提供的外購煤篩分、浮沉資料進行技術指標測算,并審核質量結算報告單;不定期對外購煤進行單獨洗選,及時掌握外購煤的主要技術指標和效益情況。
在煤炭采購的全過程中,還需要多部門協同工作。技術科負責計量器具的管理和校檢工作,河市轉運站負責抽檢外購煤的揮發分、硫分、粘結指數等指標,財務科負責審核外購煤合同的執行情況,紀監審辦負責監督外購煤工作中的不廉潔行為、外購煤管理辦法的執行情況及外購煤數質量方面的監督工作,政工部負責外購煤班采制樣人員的安排情況。
由營銷科牽頭,各相關部門配合集團公司運銷分公司對供應商的煤源進行考察。在采集預采購煤炭的樣品后進行全粒級篩分、浮沉試驗,并化驗減灰煤樣的灰分、揮發分、硫分、粘結指數;選煤科根據化驗結果進行分析,測算煤樣的精煤、混煤產率;營銷科根據精、混煤價格和原煤加工成本,測算外購煤價格,并根據供應商的原煤情況,提出質量標準和價格的書面建議;將相關資料匯總后報送集團公司,待集團公司同意后,與供應商簽訂商務合同,再由營銷科組織煤炭的收購工作。
簽訂商務合同時要對煤炭的灰分、水分、<1.50 g/cm3密度級含量和灰分、減灰煤樣粘結指數等質量指標進行具體規定,明確雜物認定和處理程序、質量驗收約定、質量異議處理等事項,特別要明確禁止分層或分部位裝不同品級煤、同批煤車裝不同品級煤、擅自改變生產或供應廠 (產地、發貨點)等不誠信行為。如果出現上述不誠信行為,就將其判定為質量缺陷供應商或不誠信供應商,采取暫停進煤或終止合同等措施。
營銷科安排兩名工作人員對外購煤進行計量,煤場當班收煤人員指揮卸煤,經現場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確認來煤無異常后,由當班收煤人員和計量人員共同簽章,并將相關單據作為結算煤款的數量依據;如果來煤存在質量異常,需要根據商務合同約定,由業務部門報請主管領導,在主管領導做出相關處理決定后方可簽章。
外購煤質量指標包括灰分、全水分、<1.50 g/cm3密度級含量和灰分、減灰煤樣的粘結指數 (抽檢)等[3-5],這個過程中的風險主要來自采制化工作人員和現場收煤人員等。
3.2.1 煤樣的采取
(1)采樣方式。根據約定,供應商將外購煤卸在煤場,外購煤結算樣班和檢查樣班的采樣人員分別在煤場獨立采樣。如果供應商不按約定執行,而是將外購煤全部或部分直接卸入煤倉 (受煤坑),導致無法按規定布點采樣時,根據約定對該車煤炭進行扣量處理。
(2)布點采樣與煤樣采取。采樣點的布置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在煤車卸完煤形成的煤堆的頂部、腰部、底部分別布點,底部采樣點距離地面0.5 m。第二種是在裝載機推開的煤層平面幾何中心的對角線上布置三個采樣點,其中1、3采樣點距離邊角0.5 m,2采樣點位于對角線中央,確定采樣點后挖孔 (深度為0.3~0.5 m),并采取三個子樣,子樣總質量不少于5 kg;在裝載機第二次推開的煤層平面上,于另一條對角線上按同樣的方式布置三個采樣點。在裝載機推煤過程中,按車頭方向可以采取順推、逆推、側推等多種方式,確保所采煤樣具有代表性。
3.2.2 煤樣的制備與化驗
(1)根據GB 474—2008《煤樣的制備方法》規定制備全水分煤樣和灰分分析煤樣。制備煤樣前要對制樣設備進行檢查,用毛刷對設備內部進行清理,確認設備完好后空轉2 min。制備灰分分析煤樣時先縮分出1/2,將其作為備查樣;將剩余部分均分成三份,分別由質檢外購煤班、質檢檢查樣班、供應商提取。
(2)煤樣進入化驗室前,先由質檢車間管理人員對灰分分析煤樣和全水分煤樣進行密碼編號,同一供應商的煤樣不能采用相同的編號,經處理后的煤樣方可進入化驗室化驗。
(3)根據GB/T 211—2007《煤中全水分的測定方法》和 GB/T 212—2008《煤的工業分析方法》規定,測定煤樣的全水分和灰分。
3.2.3 浮沉試驗
根據GB/T 478—2008《煤炭浮沉試驗方法》進行試驗,煤樣浮沉密度級分別為<1.50 g/cm3、1.50~1.80 g/cm3、>1.80 g/cm3三組。試驗前將煤樣中>50 mm粒級大塊煤以人工方式破碎至<50 mm,再將煤樣縮分為兩份,一份用于浮沉試驗,另一份作為備查樣品。
在煤樣采制化和浮沉試驗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程操作,防止煤樣被污染;對于參與外購煤質量工作的質檢采制樣人員和篩分浮沉技術檢查工等,實行輪崗制度。備查煤樣由質檢外購煤班、質檢檢查樣班分別封存于專用樣柜內,以便出現質量異議時提取仲裁;對于未提取的備查樣,保留至該批煤結算完畢后廢棄。
3.2.4 原始資料和數據
對于外購煤質量數據,質檢部門要認真審核,并及時匯報;此外,質檢部門要分別建立采樣、制樣、浮樣、化驗的原始記錄,并由管理人員妥善保存,以備查閱;營銷科要建立“外購煤供應商質量誠信記錄”臺賬,并及時向運銷分公司匯報各供應商的質量誠信情況。
當供應商對原煤灰分存在異議時,先由供應商出具具備資質的法定檢定機構的檢測結果,再填寫《外購煤質量異議處理單》,經分管領導審簽后,提取備查樣進行灰分復查。在灰分復查過程中,供需雙方的技術人員和該廠的監察人員共同提取備查樣,可以由雙方技術人員共同檢測煤樣灰分,也可以由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檢定機構檢測,但不包括向供應商出具檢測報告的檢定機構。復查結果出來后,營銷科要及時將檢測結果報告給運銷分公司。如果備查樣的檢測結果與該廠的化驗結果的誤差在允許誤差范圍內,以該廠的化驗結果作為結算依據;如果備查樣的化驗結果與該廠的化驗結果的誤差超出規定,以備查樣的化驗結果作為結算依據。
各供應商要選派技術人員參與外購煤的浮沉試驗監督工作,如果發現浮沉試驗結果明顯失真或者供應商技術人員當場提出異議,可以立即采用備查樣重新進行浮沉試驗。如果兩次浮沉試驗的上浮誤差在3%以內,以第一次試驗結果為準;如果兩次浮沉試驗的上浮誤差≥3%,以第二次試驗結果為準。
在卸煤或推開煤堆發現外購煤存在質量問題時,現場工作人員要立即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通知當天外購煤值班人員、選煤科、營銷科、紀監審辦、質檢等人員到現場核實情況,并由營銷科通知供應商到現場。如果外購煤中混有非煤雜物,直接進行扣量處理;如果外購煤被分層裝車,以次充好,質檢部門要進行浮沉分析,根據化驗結果對供應商進行扣量處罰,同時營銷科對該供應商備注一次質量誠信缺陷或質量不誠信記錄。
(1)質量監督。對外購煤的質量監督方式可分為三種,即供應商發煤監督、外購煤坪現場監督、抽查監督。供應商發煤監督是指由廠方委派技術人員在供應商發煤現場考察煤炭質量,了解裝車情況,全程隨車運煤,并做好相應記錄;煤坪現場監督是指外購煤監督小組人員和相關部門管理人員到現場巡查,發現外購煤質量問題后,立即通知相關部門、車間到現場處理;抽查監督是指外購煤監督小組不定期安排第三方采制樣人員抽查外購煤質量,并監督質檢車間外購煤的采制化情況。
(2)結算。在外購煤結算時,營銷科負責審核數量,選煤科負責審核質量,財務科負責審查合同執行情況,紀監審辦負責全過程的監督。以灰分為主要結算指標,以<1.50 g/cm3密度級含量和灰分、減灰煤樣的粘結指數作為輔助結算指標,該廠汽車衡的計量作為結算依據,營銷科要嚴格按照供需合同中的數質量結算條款辦理結算。
外購煤質量管理相關體系建立后,該廠選擇了六家<1.50 g/cm3密度級含量>70%、灰分<7%、粘結指數>70、硫含量<1%的優質外購煤供應商,共采購優質煤炭11.3萬t,占入選原煤總量的6.60%。內調原煤與外購煤摻配[6]洗選后,入選原煤中<1.50 g/cm3密度級的灰分由9.90%降到9.50%以下,精煤灰分為9.50%時的δ±0.1含量(去矸)由30%~40%降到20% ~30%,使入選原煤的可選性得到改善,重介質旋流器的分選效果得以提高。按照數量效率提高2個百分點、精煤理論產率41%、入選原煤數量1.70 Mt/a計算,每年可多回收精煤1.40萬t;按照精煤與混煤價差400元/t計算,每年產生的經濟效益達560萬元,成效顯著。
石板選煤發電廠在外購煤管理工作中堅持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的,以擴大達竹精煤品牌影響力和產品市場占有率為宗旨,堅持客觀、公正地檢測外購煤的數質量,從而實現了供需雙方的共贏。在生產實踐中,外購煤管理工作中涉及的風險點較多,因此需要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以確保外購煤收購工作在良性環境下進行。
[1] 孫延利,劉 敏,謝生金.興隆莊礦外購煤配煤營銷的質量管理[J].煤質技術,2010(11).
[2] 楊永峰,朱 妍,楊旭日.大武口洗煤廠外購煤管理體系建設與應用 [J].煤質技術,2013(3).
[3] 李小英.淺談加強外購煤質量的監督和管理 [J].煤質技術,2014(1).
[4] 龍秀容.外購煤質量管理的實踐與探索 [J].煤質技術,2008(3).
[5] 楊江清.選煤廠外購原煤計質指標的確定和應用[J].煤質技術,2008(2).
[6] 李 望.淺談外購煤質量管理體系與科學配煤[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