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力
(樂清市水利電力總站,浙江 樂清 325600)
農村小水電站集約化管理優勢探討
葉文力
(樂清市水利電力總站,浙江 樂清 325600)
摘要:從農村水電站的管理與運行實際出發,結合溫州樂清的成熟基礎,提出了農村水電站的集約化管理思路,從管理模式、技術支持、集約化管理優缺點等方面進行詳細論述,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關鍵詞:小水電站;集約化;管理;優勢
小水電,在我國指得是裝機容量在25MW及以下的水力發電站和以小水電為主的地方小電網,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我國是小水電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全國小水電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約為1.2億kW左右,而且分布十分廣泛,適合廣大農村地區和偏遠山區因地制宜開發利用,既發展了地方經濟,又解決當地人民用電困難的問題。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截至2007年底,全國已建成小水電站48 934座,總裝機容量5 386萬kW,截止到2010年,總裝機容量已達到5 840萬kW,約占可開發容量的48.6%,約占全國水電總裝機容量14 526萬kW的27%。近幾年來,通過國家實施的以小水電為基礎的農村電氣化縣建設、農網改造、送電到鄉光明工程、以電代燃料生態小水電站建設和清潔能源機制等一系列項目,使小水電成了我國最大的優質可再生能源,形成了一個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具有其獨特優點的行業。應根據小水電行業自身的特點,在管理上,進一步探索更加科學高效的方法,使得小水電日常運行更安全、更經濟,使小水電行業健康、穩步發展。
1.1發展狀況
根據2010年《全國電力供需與經濟運行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預測,當年年底全國裝機容量將達到9.5億kW。截止到2010年,小水電總裝機容量已達到5840萬kW,約占全國水電總裝機容量14526萬kW的27%,約占全國裝機容量的6.1%。呈現占社會發電量比例越來越小趨勢。
據《經濟日報》報道,水利部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建成小水電站49 387座,總裝機容量達到6 347萬kW,約占可開發容量的48.6%;而小水電站實際發電總量僅3 737萬kW,不足裝機總容量的60%,有近四成小水電站處于停止或半停止運行狀態。出現小水電站閑置率高有多方面原因,但是,小水電行業本身的特點就是“靠天吃飯”,與氣象因素關系密切,并有“豐水期”和“枯水期”之分。如果撇開環境因素,撇開資源因素,小水電提供的電能季節性明顯,不能象火電一樣可以嚴格按年度計劃提供電能。而對小水電本身來說,這樣勢必提高了運行成本。
1.2社會效益和自身效益
20世紀中頁至20世紀末開發的小水電站,以國有、集體所有制形式為主,大多數是傳統的運行管理方式,自動化程度低,用工較多。而21世紀開發的農村小水電大多數屬股份制形成為主,容易片面追求投資成本省、見效快的現象。2000年以后開發的股份制小水電,政策處理簡單、水能資源好、電能輸出方便且電價合理的優質資源比例并不多。
小水電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有輝煌的歷史且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小水電替代化石能源,減排效果明顯。2012年,全國小水電發電量2 173億kW·h,超過2個三峽水電站的發電量,替代燃煤發電,相當于節約了7040萬t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億t。
但是,隨著人工成本增加,原材料價格上漲,小水電行業產業合理利潤受到壓縮,縮水甚至出現虧損現象。也有少數因建設時期權屬界限不清,出現矛盾糾紛未調解而停產現象。但追溯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小水電的上網電價沒有實現“同網同價”,水火不同價是“病根”。2010年,中國水電平均上網電價要比火電上網電價低0.1~0.2元/kW·h。中國目前小水電上網電價僅為0.313元/kW·h,而核電為0.43元,風電大體為0.55元,小水電上網電價低于同類可再生能源,制約了小水電的發展。小水電上網電價低的狀況形成有其歷史原因。業內人士分析,①小水電本身存在季節性問題,大電網常常并不樂意接納小水電;②人們習慣性地認為水電成本比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水電實現同網同價,從而制約了小水電自身的發展。
1.3安全生產
由于各小水電站的資源條件、開發形式、管理監督等因素差異,小水電站運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浙江省在2013年開始,制訂標準化創建辦法,推進全省標準化電站創建。各市(地區)水利部門對裝機2 000 kW以上小水電站,根據省廳統一部署,已完成2013年度標準化創建任務,繼續推進2014年度的標準化創造目標。各市(地區)水利部門還結合自身特點,提出了自己的創造模式。溫州就提出標準化創造要求,建設安全型、高效型、創新型、和諧型、秀美型的“五型電站”。通過一年多時間標準化創造,第一批進行標準化創造小水電站已取得顯著成效。
但是,之外的小水電站,特別是小微電站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并且成為影響農村小水電行業運行管理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員配置不足,專業人才嚴重欠缺。小水電企業是基層電力生產單位,大多數小水電站位于較偏遠農村山區,城鄉差別大。和大中型水電站相比,工作環境存在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人才的選擇和使用方面:小水電企業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大部分新投產的小水電站,在運行管理過程中具有專業技術的人員數目不多,且維護人員的素質普遍偏低。特別是500 kV以下的股份制小微水電站,大部分運行人員安全意識薄弱,缺乏相關的工作技能。
(2)小水電站設施缺乏,處理能力低。小水電站試修人員的配備,設施、設備完好及備品配件的齊全,需要較大經濟成本。由農村小水電本身規模小,效益不是很好,造成部分小水電站業主更加不注重這些方面。使得事故隱患多,應急處理的能力低。
(3)相關制度不夠完善。現實中,小微水電站,人員配置不全,有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稀缺,導致制度建設滯后,不健全,運行規程執行不力,安全臺帳不齊全等常見的問題。這些將嚴重影響了小水電站的運行管理,給安全生產帶來麻煩。
2.1水電站單一法人形式集約化管理
利用既有的公司、集團平臺,或進一步擴拼,或由幾個小水電站進行股份組建。主要特征是多電站(包括小水電自供區)組建的單一法人形式的股份有限公司。如浙江省溫州市永強水電公司、浙江省樂清市水利電力總站、浙江省泰順縣宇豐集團、浙江省永嘉水電公司等單位。從多年運行總結分析看,應該說:這些單位安全生產、經濟效益、企業發展等方面都比較穩定。但是局限縣一級小范圍集約化管理。
樂清市水利電力總站是樂清市水利局下屬的國有企業,主營發供電、供水,目前在職職工298人(其中包括自供區97人),退離休職工104人。管轄3座中型水庫、4座小型水庫;8座電站,總裝機13800kW;3個自供區,分別為鐘前自供區(管轄白石鎮岐元村和白石山區片供電)、福溪自供區(管轄仙溪鎮、福溪鄉、龍西鄉山老區供電)、樂成自供區(管轄樂成鎮嶺腳村、樂成鎮山區片、城北鄉供電),年供電量5 000 萬kW·h,合計管轄71個行政村,13 900戶居民用戶。為社會負擔移民村糧差補助資金,庫區精減人員133人補貼經費。
2.2委托管理形式集約化管理
委托管理模式是指小水電站的運行與日常維護通過委托的形式給有條件、專業化的水電公司(電站)承擔,進行集中管理,資源共享。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伴隨而生的一些專業性很強的運行管理和維護檢修企業開始出現,小水電站企業采取委托管理模式,把運行與日常維護發包給專業公司做,簡化公司業務的日常管理及轉移運行管理過程中的風險,讓專業化的水電公司(電站)承擔小水電站的運行與日常維護,使得小水電站運行維護更加系統性、可靠性、專業性等。同時減少成本,提高小水電經濟效益。
2.3信息化管理平臺式集約化管理
(1)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借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建立小水電站安全自動化管理平臺,實現小水電站信息化管理,能夠保證水電站安全和發揮小水電站效益最大化和最長使用壽命的目的。
自動化管理平臺可由政府部門或者是行業協會或者第三方,搭建一個對小水電站自動化管理平臺。平臺管理方(企業)配備對小水電站維護檢修技術人員、設備及交通工具,可以滿足隨時對電站維護搶修需要。水電站方面要進行配合遠程操控改造,改造后通過協議形式交給平臺公司來管理。自動化管理平臺可以對小水電站日常運行進行操控(遠程操控)。如果出現故障,管理平臺馬上通過維護搶修人員。
(2)自動化管理平臺總體架構。水電站安全運行管理平臺遵循“平臺穩定性,技術先進性,系統完整性,結構開發性,網絡適應性”思想,在設計和開發中堅持“平臺大眾化、業務服務人性化、應用開發平臺化、接口開放化、管理工具實用化”。根據小水電站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平臺利用.NET技術、B/S和C/S結構、SQL數據庫技術和Openlayers技術,其中,整個平臺的主體部分采用B/S結構,窗體模塊采用C/S結構。
水電站安全運行管理平臺包括應用層、支撐層、數據層、硬件與網絡層、采集層等多個層次的內容。應用層主要指具體的功能應用;支撐層包括具體的軟件支撐;數據層指各個數據庫內容,硬件與網絡層指平臺運行的配套硬件和網絡環境,采集層主要指各個水電站具體數據的采集系統。平臺建設的重點為應用層部分,著力突出水電站管理的具體功能應用,支撐層、數據層、采集層等都為應用層提供數據來源或軟件服務,使應用層的具體內容更豐富、表現更直觀、使用更方便。
平臺建設的重點為應用層部分,但難點在采集層。采集層通過Web把各小水電站數據送到管理平臺。平臺總體架構類如圖1所示。
3.1集約化管理,建設階段發揮法人地位作用
水電站在籌建和建設階段成立的建設項目領導小組、指揮部往往是臨時性機構。通過水電站集約化管理,解決項目法人問題。集約化管理對于水電站建設階段政策處理過程出現的一些矛盾,可以有效地在集約化管理公司(集團)這個層面進行化解。(以黃坦坑水庫工程建設為例加以說明。作為業主:從心態上說,政策處理越徹底,對以后運行管理越無干擾;集約化管理,業主有固有資源,無論是緩解矛盾,還是資金或技術支持等方面都有一定固有資源優勢。總之,有矛盾糾紛也是先找業主。)

圖1
3.2集約化管理在運行時期共享人力資源
當小水電站進行集約化管理時,有利于專業技術人員培養,相當于對各小水電站所需專業技術人員、運行管理人員等人力資源實行共享和有機調配,也公共承擔人力資源成本,能更好的解決運行過程中的人力保障問題,使分工更明細、更專業化,降低各小水電站配置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用人成本,對各小水電站安全生產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3.3降低財務成本作用
通過集約化管理,各電站減輕人力資源投入成本,發揮資金流動互補性,整合后勤保障,實行備品備件統一采購統一儲備,安全生產工器具統籌安排,合理地減少倉儲量和資金投入量。
3.4發揮集約化管理優勢,對小微水電站安全生產起到根本性改變,提高小水電站抗風險能力
通過集約化管理,加強各電站運行管理人員培訓,使之明確責任,牢固樹立小水電站規范化、制度化管理理念。發揮集約化管理專業技術隊伍和裝備優勢,嚴格按規定要求進行維護,保證設備完好率,確保安全生產。同時,集約化管理,萬一遭遇意外風險,對于各小電站來說,可借助集約化管理公司(集團)優勢,盡力維持生產或盡快恢復正常工作,可以提高小水電站抗風險能力。
3.5發揮集約化管理優勢,提升企業發展潛力
集中人力物力資源,規劃企業發展,選擇優質項目,提升企業品質。發揮集約化管理優勢,科學調度充分利用水資源,可以開辟城鄉源水供應,有效保障小水電直供區供電運行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3.6發揮集約化管理優勢,加強對農村經濟發展支持
保障農村山、老區安全供電和提高線路末的電能質量;支持農村建設,改善農村飲用水、改善農村交通道路條件,美優電站美化鄉村環境共享;關愛幫助農村貧困人員,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上門免費為民服務活動。
(1)集約化管理是小水電行業發展方向。從各行業趨勢看,基于傳統、分散經營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綜合信息服務和社會高效快速運作發展的要求。小水電行業有非常明顯的行業特點:規模小、分散、季節性強等明顯特點。并有相對縮小被邊緣化的趨勢。集約化管理是小水電企業提升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要更有效地克服資源分散、效率低下的弱點,更好地統籌、配置各類資源和要素,特別是以人為中心的第一生產力的有效配置,小水電行業企業必須加快轉變傳統經營模式,進行集約化管理是一條很好出路。特別是信息化管理平臺式集約化管理,這一管理模式對小水電行業而言,將是革命性的改變。(溫州小水電行業集約化管理有一定基礎。總站:水庫電站運行管理人員和直供區人力資源互動)
(2)集約化管理既是解決技術力量薄弱,保障安全生產的一條很好出路,也是做強做大小水電,把“小”變大,提升小水電話語權的有效途徑。
集約化管理是小水電企業做大做強一條通道,是加強安全生產的有效組織形式,是充分利用水資源提高效率有效途徑,也是美化鄉村的一個很好平臺。
參考文獻:
[1]楊洋,趙翰會.中小水電站運行管理論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19).
[2]2010年上半年與下半年我國電力供需分析預測及注意事項[EB/OL].
[3]林春挺.小水電與火電同網不同價四成都關停[EB/OL]. (2014-04-14).中國新能源網.
Abstract: Combining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rural hydropower and the basis of Leqing, the intensive management method is raised and exp lained in management mode, technological suppor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method in the paper can be applied easily.
Key words: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 Intensification; Management; Advantage
中圖分類號:TV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387(2015)10-0043-04
DOI:10.13599/j.cnki.11-5130.2015.10.015
收稿日期:2015-05-03
作者簡介:葉文力(1964-),男,工程師,從事水利水電管理工作。
ABSTRACTS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the black-start of pow er grid
CHEN Shu-fang, JIN Qing-jiang
(Longxi Hydropow er Station, Tiantai 317200, China)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black-start to power grid restoration is introduced in the present paper, and the Longxi Hydropower Station is employed as the example to qualitatively and technically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black-start in the power grid.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to give guidance to the rapid restoration of local power grid.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is of high popularization value.
Key words:Power grid; Hydraulic turbine unit; Black-start; Feasibility analysis
General architecture 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ship lock - take Shushan ship lock as exam p le
LIAO Jun, SHAN Lan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1231,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eneral architecture design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ship lock is introduced by combining the practice of ship lock in Shushan. The design principle, control function, general structure and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are analyzed. The automatic control function is accom plished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ship lock.
Key words: Ship lock;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General architecture
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 standard of computer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hyd ropower stations
ZHANG Ren-gong, XU Jin-shou, HUANG Li
(1.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1231, China; 2.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Hangzhou 310020,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fied industrial standard for com puter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hydropow er station has practical importance.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 is clarifi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tandard is determined. In the paper, the twelve parts of the standard are explained briefly. In the procedure of development, some abroad relative standards, manufacturer standards, bid documents and design documents are referenced, and the suggestions from experts are employ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om puter technology, the standard w ill be advanced.
Key words: Hydropower station; Computer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dustrial standard; Development
Discussion on the advantages of intensive management in rural small hyd ropower
YE Wen-li
(Wenzhou Hydropower Industry Association, Wenzhou 325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