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輝,魏守民,彌慶偉(濱州市簸箕李引黃灌溉管理局,山東 濱州 251700)
膠合木模板在劉廟渡槽改建工程中的應用
徐建輝,魏守民,彌慶偉
(濱州市簸箕李引黃灌溉管理局,山東 濱州 251700)
【摘要】介紹了膠合木模板的性能及其在劉廟渡槽改建工程中的應用情況,分析了膠合木模板的加工、制作、拼接、支設和拆卸施工特點,以及不同施工部位采取的支撐、加固措施,介紹了施工質量控制情況。通過與普通鋼模板的使用成本進行比較,綜合分析了膠合木模板與普通鋼模板的優缺點,提出膠合木模板在施工質量控制和外觀質量控制上優于鋼模板的結論。
【關鍵詞】膠合木模板;渡槽;工程施工
劉廟渡槽為簸箕李灌區二干渠穿勾盤河水工建筑物,位于濱州市陽信縣境內,原建于1969年,1979年擴建東側渡槽,1989年改建西側渡槽,因槽身、蓋梁、樁基等混凝土結構剝蝕、老化嚴重、影響勾盤河行洪、不適應灌區大流量引蓄黃河水的需要等原因,于2013年6月至12月在舊渡槽拆除后的原址位置實施了改建。劉廟渡槽改建工程為大(1)型灌溉工程,是簸箕李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中規模較大、技術難度復雜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擔負著向灌區中游陽信縣、下游無棣縣的輸供水任務。工程位于勾盤河設計樁號26+610處,簸箕李灌區二干渠設計樁號19+621~19+771段,改建后渡槽總長150.3m,設計流量40m3/s,加大設計流量45m3/s。總體布置由上而下依次為:18.5m上游鋪蓋、7.0m進口閘段、6.0m上游鋼筋混凝土連接段、24m上游槽身固定段、19.8m渡槽活動段、24m下游槽身固定段、6m下游連接段、12m出口閘段、18m下游鋼筋混凝土消力池段以及15m下游漿砌塊石海漫。渡槽下游左岸與溫水西線閘連接,后與二干渠順接。
劉廟渡槽是利用簸箕李灌區停水間隙突擊組織施工,合同工期為184天。施工期間,需克服汛期施工和冬季施工的不利影響,時間緊、任務重。為此,施工方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施工措施,在業主方、監理方、設計方和施工方的共同努力下,優質高效地完成了項目管理任務,實現了既定目標。特別是針對渡槽槽身段空間結構布置相對復雜、施工工序多、各工種銜接配合多、外觀質量要求高的特點,進一步優化了施工組織設計,對進、出口節制閘閘墩、排架、機架橋,槽身段蓋梁、槽底板、槽側板等外觀質量要求高的混凝土澆筑作業全部采用了膠合木模板,較好地控制了實體質量和外觀質量。
2.1選材
綜合比較周轉次數、材質、攤銷費用,選擇普通木膠合板,尺寸為1830mm×915mm×15mm,周轉次數3~4次;對拉螺栓采用直徑12mmⅠ級鋼筋制作,雙邊套絲扣;支撐體系采用腳手架鋼管和扣件支撐,橫撐與斜撐均采用直徑48mm普通腳手架鋼管(壁厚3.5mm)。
2.2模板拼裝
木膠板在拼接制作前首先對木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充分熟悉圖紙結構設計,材料進場后嚴格挑選、堆放,剔除裂紋和不合格的板材,使用前將表面清洗干凈,模板內側涂刷油性脫模劑。
模板拼裝根據澆筑構件的不同,嚴格按照模板圖紙尺寸進行,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拼裝好后逐塊檢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設計,模板的編號與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該項工作由木工班組安排專人負責檢查、記錄。模板拼裝好后,于施工前首先引測出需要澆筑部位的邊柱軸線,根據軸線與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內線、邊線及外側控制線,以便于安裝和校正。
2.3模板的支設
1)閘墩、排架、槽身側墻模板的支設。制作好的模板在施工現場組拼,模板外面豎向背楞采用50mm×80mm木方,高度與組合模板等高,橫向按500mm間距均勻布設,穿過模板兩面的背楞,使用可回收φ14對拉螺栓緊固,模板里側用對拉螺栓從其中心穿過的邊長10mm方管撐住。水平方向使用普通腳手架鋼管作為橫向支撐,沿高度方向按800mm間距均勻設置。斜向支撐使用普通腳手架鋼管與U托,雙向對稱斜向加固,按上中下三道布設,與地面呈30°~60°角范圍。模板的邊角縫使用木板條找補海綿條封堵,保證模板的平整、順直和穩固。
模板的支設順序為:彈模板就位線→做砂漿找平層→合模前鋼筋校驗→安放內側模板→安裝對拉螺栓→安放外側模板固定→調整模板垂直度→自檢→報驗→澆筑混凝土→拆模清理。
2)蓋梁、槽底板、機架橋模板的支設。按照圖紙模板尺寸,采用木膠合板現場拼接制作,下部支撐采用滿堂腳手架方式,使用由立桿、橫桿、支座、支托組成的碗扣式螺旋鋼管腳手架做支撐系統,立桿底部設置墊板,用水準儀校正標高,螺旋扣調整,彈線控制,靠尺找平。
模板的支設順序為:搭滿堂腳手架→測水平線→搭木板平臺→運料制作→全過程控制模板標高、平整度→加支撐緊固。
2.4模板的質量控制及檢測
模板的質量檢測與評定按水利行業《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進行檢測。
2.5模板的拆卸
嚴格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的原則進行。閘墩、排架和槽身側墻在拆模時首先拆下穿墻對拉螺栓,再松開地腳螺栓,使模板向后傾斜與構件脫開,嚴禁在墻上撬模板或用大錘砸模板,保證拆模時不晃動混凝土構件,保護好墩、墻;蓋梁、槽底板、機架橋拆模時,應先拆側面模板,后拆底部模板,拆除底部模板時,應先調節頂部支撐頭,使其向下移動,使模板與混凝土底板逐步分離,并保留養護支撐及其上的養護模板。模板拆除后,平放至堆放地點,用小鏟刀和濕布及時清理板面,涂刷隔離劑,防止粘結灰漿,保證使用質量。
通過對普通鋼模板與普通木模板制作、安裝、拆除綜合單價進行比較,如表1示。
從綜合單價分析表1看出,普通鋼模板每平米制作、安裝、拆除費用為76.91元;普通木模板每平米制作、安裝、拆除費用為81.28元。鋼模板較木模板周轉次數多,因此,使用起來較經濟;但是膠合木模板易加工拼裝,表面平整光滑,適宜加工大面積、復雜造型模板,木模板容易脫模,耐磨性強,防水性好,在混凝土實體質量和外觀質量控制上優于鋼模板。

表1普通鋼模板與普通木模板制作、安裝、拆除綜合單價對比表 元/100m2
劉廟渡槽改建工程中,主要施工部位的混凝土澆筑采用了膠合木模板,并嚴格工程質量的過程控制,全面提升了質量管理水平。整個工程分為5個分部工程和39個單元工程,全部達到優良等級,優良率100%;外觀質量得分率89.4%,一次驗收合格率100%,滿足并超過了項目制定的質量目標,工程造價也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膠合木模板在劉廟渡槽改建工程中的成功應用,對同類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具有較好的推廣和借鑒價值。
(責任編輯趙其芬)
【中圖分類號】TV5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159(2015)-06-0023-02
收稿日期:2015-01-09
作者簡介:徐建輝(1978—),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