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酸梅獎英文叫“Razzie Award”,一般字典上查不到,它來自razz一詞,是razz(砸舌、嘲弄)的變體,顧名思義,金酸莓獎不重在褒獎,而在于嘲諷。所以,NBA金酸苺獎旨在“表彰”那些為籃球事業奉獻出悲催表演的球員們,不過,得獎者也切莫氣餒,因為你們每個人都是球隊重要的輪轉球員,所以才可以在該獎項上留名。現在,放松心情,讓我們來看看2014-15賽季NBA的金酸苺獎得主都有哪些倒霉的家伙吧。
肖恩·布拉德利獎
注:此獎頒發給身高不低于2.08米,上場時間不少于500分鐘的球員中被蓋帽率最高的球員。而之所以用肖恩·布拉德利來命名,是因為這位身高2.29米的老兄雖然高人一等,但動作真的是相當遲緩,因而被蓋帽的鏡頭自然也不少。考慮到他的身高與被蓋帽率,自然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了。
本賽季得主:歐米爾·阿西克
阿西克來到鵜鶘之后,確實增強了球隊的禁區防守實力,但是他的進攻就不是那么令人滿意了,最令人詬病的就是他的黃油手,更有人戲稱,任何人都可以在阿西克刷牙時把他的牙刷打掉。也因為他的黃油手,常常錯失最佳出手時間,等到他拿穩球后,防守球員早就及時補上來了。本賽季,阿西克的被蓋帽率為21.6%,全聯盟最高,刷新了他在2010-11賽季創下的19.1%的紀錄,悲慘的是,這是阿西克在五年內第三次得到該獎項。
肖恩·坎普獎
注:此獎項頒發給犯滿離場次數最多的球員。野獸坎普充滿力量的扣籃是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不過他的犯規速度也同樣令人直搖頭。如果從1986年開始計算,坎普以115次犯滿離場次數冠絕聯盟,甚至比第二名多出整整35次。犯規王的寶座,應該很難有人取而代之。
本賽季得主:德馬庫斯·考辛斯
考辛斯進聯盟以來,一直都是裁判的眼中釘,吃技術犯規是常事。這賽季,雖然他的技術犯規節制許多,但是愛犯規的毛病還是沒辦法克服。他共有10次犯滿離場,這還是在只有59場比賽的基礎上達到的成就,效率與坎普還真是有得拼。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考辛斯在五年內第三次位列該獎項榜首。要想更上一層樓,考辛斯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進而控制好犯規問題。
賈森·基德獎
注:此獎項頒發給在單場比賽中失誤次數最多的球員。基德有著名人堂級別的職業生涯表現,也常常拿下非常好看的三雙數據,但是所謂馬有失蹄人有失手,任何級別的球員都會有鬼打墻的時候,而基德在其業生涯中曾有三場比賽失誤數超過12次,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此獎也無可厚非。
本賽季得獎者:德里克·羅斯
1月27日公牛做客勇士的比賽中,羅斯全場獨得30分,率領球隊擊敗勇士,不過勇士的防守也造成了他11次失誤,這是本賽季個人單場最多失誤次數。不過,羅斯也用不著遺憾,看看近幾年該獎項得主,都是聯盟頂尖球員。而鑒于羅斯這幾個賽季的慘痛傷病,只要他能健康出戰,失誤數這都是小事。
達里克·馬丁獎
注:此獎頒發給出手次數在350次以上命中率最低的球員。達里克曾在NBA打過13個賽季,出場514次,雖然13個賽季3108次出手次數不算多,但命中率只有38.2%。所以不好意思,該獎項還是要用你的名字來命名。本賽季得主:文斯·卡特
很遺憾竟然在這個榜單中看到卡特的名字。本賽季卡特從達拉斯來到孟菲斯,被寄與厚望可以改善灰熊貧弱的外線,可惜整個賽季他都為腳傷所困,身手明顯比上賽季退化不少,勉強上陣的結果導致命中率低到33.3%,這一點都不像是職業生涯命中率從未低于40%的卡特該有的表現。灰熊季后賽第二輪2比4惜敗勇士,最后一場卡特的強勢表現讓我們看到他還有一顆戰斗的心,休賽期好好修身養息,下賽季我們絕對不會在這個榜單中看到他的名字。
賈希迪·懷特獎
注:此獎頒發給上場時間不少于500分鐘、助攻與出手比最低的球員。該獎項以懷特命名,是因為在他職業生涯七年間打了334場比賽,出手次數為1443次,而助攻數只有可憐的63次,助攻出手比只有0.043。
本賽季得主:哈桑·懷特塞德
無論如何,懷特塞德得到這個獎還是應該高興才對,這代表他終于在NBA站穩腳跟,而再也不用到各個聯賽流浪了。本賽季,懷特塞德共出戰1142分鐘,出手387次,而助攻次數只有6次,AST/FGA比例低到只有0.015,獲獎當之無愧。不過熱火本也沒對他抱太大期望,而他展現出來的蓋帽與籃下進攻能力已經讓球隊大感滿足,就算每年都是此獎項的冠軍也無所謂。
馬特·布拉德獎
注:此獎項頒發給身高不低于2.08米、上場時間不低于500分鐘的球員中籃板率最小的球員。籃板率綜合考慮到了影響籃板球的各種因素,能夠衡量在運動戰投籃打鐵、罰球打鐵產生籃板球機會后一支球隊、一個球員抓下籃板的效率。布拉德是上世紀90年代的球員,他職業生涯出場615次,總共搶下1223個籃板,平均一場不到2個,而他的籃板率僅為7.9,以他2.08的身高來說,確實有點說不過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