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超
綽號,總會是勾起人們回憶最好的引子,而在NBA,綽號所蘊含的意義就更多了,一個好的綽號,甚至會變成一名球員整個生涯的代名詞。
一個綽號的起源會有各種各樣的奇聞趣談。二十年前,火箭隊打入總決賽并拿下了總冠軍。那個冠軍,不僅讓球隊站在了最巔峰,也讓休斯敦這座城市得到了韌性之城(Clutch City)的綽號。而本賽季,為了紀念那個時刻,火箭隊拍攝了一部以城市綽號為名的紀錄片并在NBA TV上首映,以紀念那段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燃燒歲月。因為一支球隊,一座城市有了新的外號,那么當時效力于火箭隊的那些冠軍功勛們又有著哪些有趣的綽號呢?
哈基姆·奧拉朱旺
“大夢”(The Dream),這個綽號有多么經典恐怕無需贅述了,就像很多經典綽號一樣,早就是傳奇的代名詞之一了。但是作為一個時代的代言者,不為他說點什么好像又有點說不過去。好吧,奧拉朱旺的夢幻腳步,以及他在休斯敦和聯盟所取得的成就讓他的綽號成了諸多榮譽的代表,也成了后輩球員學習、效仿的典范……(請自行腦補一萬字溢美之詞)
奧蒂斯·索普
因為他名字和姓氏(Otis Thorpe)的首字母正好是“OT”,所以就得來了“加時賽”這個綽號,當然,可能隊友們更多還是覺得只是這樣叫比較順嘴而已,畢竟沒有哪個球員喜歡加時賽。作為奧拉朱旺身邊的得力助手,生涯惟一一次總冠軍是在火箭隊得到的,生涯惟一一次入選全明星也是在火箭隊,不過,1994-95賽季中途他被交易到了波特蘭,這個效力休斯敦六個半賽季的經典藍領沒能連續第二年贏得總冠軍。
贊·塔巴克
恐怕沒誰還記得或者壓根就不知道冠軍隊伍有過這樣一個人,確實,一個在1994-95賽季季后賽只出戰過8場,場均3.9分鐘出場時間的飲水機管理員,誰會關心他當時在不在陣容里呢?不過作為冠軍陣容的一員還是理應提一提他的綽號的。Z狗(Z dog),這就是塔巴克的綽號,不知道這個綽號是從何而來,但的確很貼切,生涯場均5.0分,雖然新秀賽季便混得一冠,但在NBA一共只打了6個賽季便銷聲匿跡,讓人不禁想起周星星同學的那句經典臺詞:“你看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啊?!?/p>
卡爾·赫雷拉
1991年第二輪總第30順位的新秀(當時NBA27支球隊)。作為一個委內瑞拉人,他的綽號卻來自于西班牙語“Amigo”,意為朋友。作為球隊的替補,他見證了火箭隊的兩次總冠軍,值得一提的是,從大學時期他便和休斯敦產生了淵源,最初是在德州的一所大學,然后轉至休斯敦大學,并在那里加入了德雷克斯勒和奧拉朱旺的母隊——休斯敦勇敢者隊。但是,他的綽號卻跟休斯敦沒有什么關系,由于在選秀大會上被挑中后并沒有馬上征戰NBA,而是跑到了西班牙效力于皇家馬德里,所以“朋友”這個外號是在那里得到的。
查基·布朗
這個NBA最著名的流浪漢之一,生涯一共效力過14支球隊。雖然帶給他總冠軍的休斯敦也不過是其人生中諸多站點之一,但查基在這里多少還留下了點印象,比如說綽號。查基有兩個綽號,其中之一就是他自己的名字,因為“Chucky”這個單詞本意就是“小雞”,所以這個本名反倒成了調侃他的詞匯。而另一個綽號“野東西”(Wild thing),取自一部1987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很好地詮釋了他顛沛流離的職業生涯。
馬特·布拉德
布拉德在火箭隊一共效力了9個賽季(1990-94,1996-01),除了在1994-95賽季跑到希臘打職業聯賽,1995-96效力于老鷹以及生涯最后一個賽季效力于夏洛特黃蜂之外,生涯均是在休斯敦度過的。本身擁有2.08米身高的馬特,在火箭隊的職責卻是外線射手,而當他跳投時,出手點會顯得出奇的高,于是便得到了“氣?!保ˋir Bull)這個綽號。
皮特·奇爾庫特
1994-95賽季加盟火箭隊,經歷了火箭隊的兩次冠軍。而作為替補,他在休斯敦也曾有過場均5.3分,三分球命中率達到40.7%的時候,所以隊友們送給了他“紅辣椒皮特”(Chili Pete)這個綽號。身為白人射手且濃眉大眼的皮特當年還真有點成為當紅炸子雞的趨勢,但終歸他還只是個替補,9年職業生涯一共出戰了584場,但首發僅55場,在1999-00賽季結束之后便離開了NBA。
查爾斯·瓊斯
這位1979年第8輪才被選中的球員職業生涯還真沒什么好說的,相對于休斯敦來說也只是最后四個賽季都在那里度過而已,不過,他卻是球隊里為數不多的有多個綽號的家伙。球員們喜歡叫他“老人河”(Old Man River)、“C.J”、“小玩意”(Gadget)。最有意思的是,老人河和小玩意這兩個沒什么聯系且字面意思完全相反的詞居然會用在他一個人的身上。
馬里奧·埃利
可能埃利整個職業生涯最閃光的時刻也只有1995年西部半決賽對陣太陽時送出那記制勝三分的時候了,雖然球進后他向太陽隊替補席送出飛吻并締造了“死亡之吻”那一歷史時刻,但他的綽號卻并非是這個。不知道在NBA的歷史上他是否是第一個被稱作“超級馬里奧”(Super Mario)的,但肯定比現在的“超馬”錢莫斯要早很多。另外他還有一個被應用更廣的外號——“垃圾狗”(Junk Yard Dog),像杰羅姆·威廉姆斯、德瑪爾·卡羅爾、賈里德·杜德利都用過這個外號。
肯尼·史密斯
也許說到史密斯的綽號,對于一些年輕球迷來說會馬上聯想到賈森·特里,沒錯,史密斯的綽號就是“噴氣機”(The Jet)。但肯尼的綽號和特里的區別非常大,雖然用的單詞都一樣,但卻沒誰會直接把綽號加到特里的名字里,而對于史密斯的稱呼,很多人都是直接叫他“肯尼·噴氣機·史密斯”的。endprint
薩姆·卡塞爾
如果你看到卡塞爾的臉會直接讓你聯想到“ET”的話,那么他會告訴你,他的綽號可和那個毫無關系,雖然他真的很像外星人。卡塞爾的綽號叫“我是薩姆”(Sam I Am),這取自兒童文學家蘇斯博士的作品。至于“外星人”這個所謂廣為流傳的外號不過是以貌取人罷了,了解內情的人才不會用這個來稱呼卡塞爾呢。
斯科特·布魯克斯
你沒看錯,他就是雷霆隊的前任主帥,而他在火箭隊效力時期隊友們都愛叫他“勁量兔”(The Energizer Bunny)。用一個最經典的廣告形象之一來命名布魯克斯,這恐怕是最簡單粗暴的綽號了,沒什么含義,就是說他總會把能量帶到球場上。如今看看雷霆隊的威斯布魯克,想必是承襲了斯科特的能量,雖然布魯克斯已經不在雷霆隊執教了,但相信他所傳遞的能量會一直在俄克拉荷馬城發揮效用的。
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滑翔機”(The Glide),還用問嗎?這個坊間傳聞彈跳、滯空能力連喬丹都比不上的得分后衛,早就已經是傳奇的一部分了。至于他的綽號,說實話,你是不是只記得這個,而忘記他叫克萊德了。
羅伯特·霍利
霍利從火箭隊時期便被稱作“大心臟”了,隊友們愿意叫他“大心臟羅伯”(Big Shot Rob),這里要說的是千萬別和比盧普斯的綽號弄混,昌西的綽號是“大心臟先生”(Mr.Big Shot)。另外,霍利還有一個綽號——“包貝爾”(Bobby),不過霍利非常討厭這個稱呼,事實上這只是鄧肯對他的專屬稱呼,如果你不是鄧肯,或者跟霍利的交情沒有那么深,奉勸你還是別這么叫他,激怒一個老而彌堅的大個子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維農·麥克斯維爾
他的綽號取自系列電影《瘋狂麥克斯》的片名,值得一提的,今年恰好這部電影的第四部上映。如果你不理解麥克斯維爾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綽號的話去看看這部電影的第一部你就會理解他到底有多瘋狂了。雖然在火箭隊兩連冠時期曾堪稱球隊的一把尖刀,也是奪冠的功臣,然而,他的所作所為可要比瘋狂更加過分,說他是個瘋子也毫不過分。在最沖動的時候,他甚至會沖上看臺猛揍球迷(咦?好熟悉的場景哦,好像某個熊貓之友的歷史第一人地位被剝奪了呢)。對于弗農的瘋狂,不夸張地說,就連被“壞孩子”蹂躪過的邁克爾·喬丹都會心有余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