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都知道,動物和植物有一個區別,那就是動物會“動”,而植物不會“動”。但是,情況也不完全是這樣的,植物的許多“行為”還是表明,它們其實也很能“動”。
比如說,植物如果完全不動,它們怎么會越長越高,根怎么會越長越長,又怎么會開出鮮花、結出果實呢?只不過,植物的運動不像動物那樣明顯,不像動物那樣爬行、奔跑、跳躍、游泳或者飛翔。科學家用高速攝影機拍下了植物生長和開花的過程,這些過程實際上可能需要幾天、幾個月才能完成,可是如果在幾秒鐘或者幾分鐘里高速演示出來,就可以清楚地看見植物是如何“動”的了。
植物的“動作”一般都很緩慢,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含羞草,只要輕輕用手一碰,它那兩排小葉片就會齊刷刷地合攏,好像真的很害羞一樣。而且,如果碰得很輕,含羞草的小葉片就合攏得比較慢,并且不久就重新展開;如果碰得越重,它們就合攏得越快,而且合得緊緊的,很長時間都“不愿意”再展開。
含羞草的這種“行為”是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合攏的葉片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它相似的還有合歡樹,如果遇到大風大雨,合歡樹的葉子也會合攏起來,免受風暴的傷害。
含羞草會“動”,并不是它有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是因為在它的小葉片基部有一個特殊的“水囊”。如果葉片受到觸動,水囊里的水就會流向其他地方,水囊就會像漏氣的氣球一樣癟下去,使得小葉片垂下來合攏在一起。而且,旁邊的小葉片也會受到影響,紛紛做出相同的“動作”。
向日葵的大花盤每天都可以跟著太陽的方向旋轉180度;爬山虎一個季節就能爬滿一堵高墻……誰能再說植物不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