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華,鄭延軍,褚衍華,吳長靜(國網棗莊供電公司,山東 棗莊 277000)
“十查十防”雙線管控輸電線路防外破的探討
楊 華,鄭延軍,褚衍華,吳長靜
(國網棗莊供電公司,山東 棗莊 277000)
近年來隨著電網的快速發展,輸電網絡日益復雜,其野外環境復雜的屬性,線樹、線房矛盾日益突出,外力破壞事件已經危險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依據棗莊供電公司線路防外破運維經驗,提出“十查十防”雙線管控防止輸電線路外破事件方法。十查十防:劃分外力破壞范圍,確定外破種類,明確外破途徑;雙線管控:確立防外破工作流程線,明確供電公司內部各級單位職責,明確政府行政各個部門職能責任。本文為政企聯動防線路外破提供一種新的操作性高的途徑。
輸電線路;外力破壞;雙線管控
隨著中國堅強智能電網概念的提出,電網對輸電線路要求運行安全性越來越高[1],每一次線路故障跳閘都是對電網運行方式的一種沖擊,降低線路跳閘率是建設堅強智能智能輸電網絡的重要部分。輸電線路本身地處野外的自然屬性,決定了外力破壞是困擾線路安全運行的重要安全隱患。根據國網棗莊供電公司線路運行數據表明外力破壞引發的跳閘事件已經超越雷擊危害,所占比重為30.5%,而且其重合閘成功率僅為12%,造成故障停運次數最多。隨著城市基礎建設的迅猛發展,電網老舊線路改造滯后,原本處于野外的電網老舊線路已被城區包圍,其設計弧垂偏低,不能滿足現在的跨越需求[2,3]。因此,在開展輸電線路防外力破壞對策探討研究的基礎上,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對線路的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本文總結國網棗莊供電公司輸電線路運維管理經驗[4],梳理工作流程,總結形成“十查十防”雙線管控防止輸電線路外力破壞工作方法,切實明確線路外破種類,同時為政企聯合共同治理外力破壞工作職責進行明確,有效增強了防外破工作的系統性和執行性。
“十查十防”對線路外破隱患實現全覆蓋,包括電力設施警示標識、特種車輛、防護區樹木、施工現場、采石放炮、廢品收購站、線下易燃物、線下大棚、違章建筑和運維防護管理十項內容。制定雙線管控模式,第一條線即供電公司管理體系,包括運維檢修部、輸電運檢室及各個運檢站,明確責任劃分;第二條線即政府行政職能,通過十項基本內容明確,借助棗莊市綜治委力量,組織召開全市電力設施和電能保護工作會議,對政府各部門如何開展電力設施防護工作提出指導意見,為供電公司電力設施外破隱患消除提供有力外部支撐,提高電網安全運行水平。

圖1 “雙線管控”工作責任樹狀圖
范圍:棗莊境內所有輸配電線路,電壓等級包括:500kV、220kV、110kV、35kV、10kV、380V。
目標:以治理電力線路保護區內違章建筑、違章設施、違章施工、違章植樹、污染源等10項輸電線路典型外破隱患為重點,以構建專業人員巡護、屬地化供電所防護和電力行政執法相結合的輸電線路防外破保護體系為保障,以績效考核和輸電專業“星旗聯創”精益化管理競賽為抓手,推進防外破管理專業化、措施規范化、通道屬地化,全面提高公司輸電線路保護工作水平。實現2014年公司所轄220千伏輸電線路,及棗莊境內500kV線路外破跳閘率為零;110kV及以下外破跳閘率同比降低50%的目標。

表1 “十查十防”防止外力破壞的指標體系及目標值
2.1 查電力設施警示標識,防誤碰誤傷
在線路通道危險點附近及時安裝、更新相應的警示標識。在電力線路附近發現有施工、取土等隱患,以及在線路交跨魚塘、水庫、道路等設施時,安裝相應的警示標識。組織檢查線路警示標識安裝情況,確保桿塔桿號牌、警示牌的規范和完整,對損壞、丟失的警示標識要及時補充。
2.2 查特種車輛,防碰桿碰線
對轄區內的吊車、水泥罐車、泵車、挖掘機、翻斗車、鏟車、叉車等特種車輛,以及土吊車、四不像等改裝車輛車輛車主、駕駛員信息進行收集,并及時更新。定期短信群發安全提醒,并在特種車輛內張貼安全警示提醒標識。開展電力安全知識的宣傳培訓,特別是要加深作業人員對作業安全距離和觸電危害嚴重性的認識,防止特種設備線下作業造成的電力線路故障發生。
2.3 查防護區樹木,防樹木碰線放電
對防護區內市政綠化和公路兩旁樹木,當危及線路安全運行時,及時聯系林業、公路、園林等部門處理,簽訂修剪、移栽或砍伐協議。對于在電力線路保護區內種植的速生楊等最終高度超過3米的高大樹木,要及時清理。責任單位自行修剪的樹木,要在樹木上或附近要加裝安全警示告知牌,并留有聯系電話,防止責任單位自行砍伐時,樹木導致電力線路。
2.4 查防護區施工現場,防誤挖誤碰誤傷
對靠近變電站和電力線路的建筑工地、垃圾場、施工道路等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檢查,與其簽訂安全協議,并做好記錄,對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隱患要及時清除。對于電力設施保護區內的違章設施、違章施工,要及時匯報當地政府部門,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及時清除、制止,防止發生誤挖電力電纜、桿塔基礎,塔吊誤碰電力線路事件的發生。
2.5 查線路附近采石放炮,防碎石損傷線路
重點措施:對靠近變電站和電力線路的采石場、施工爆破點進行排查,與其簽訂安全協議,并建立檔案。對距離電力線路300米以內的采石場報請當地政府予以關停。
時間要求:2014年10月31日前完成排查摸底和安全協議簽訂,12月20日完成治理。
2.6 查廢品收購站,防電力設施盜竊
由安質部協調市工商局統一組織開展廢舊物資回收網點排查,配電運檢室、各客服分中心配合各區工商部門開展廢品收購站檢查。
2.7 查線下易燃物,防火災引發線路故障
對電力線路附近存在的易燃物要督促及時清除,發現在電力線路附近燃放煙花爆竹要及時制止,防止因火災產生的煙霧,造成線路故障跳閘。對不能立即清理的隱患要建立檔案,定期巡視,并匯報當地政府部門協調處理。
2.8 查線下大棚,防漂浮物引發導線短路
對于線路防護區內的固定大棚,要分配到人,實行責任包干,要建立沿線大棚護線責任人、大棚戶主的聯系電話檔案,隨時聯系發短信提醒。護線責任人負責做好大棚戶主的工作,督促和指導農戶采取措施壓牢壓實大棚塑料,敦促農戶及時回收清理廢舊棚膜,不要堆放在電力線路保護區內,防止被大風刮起引發線路故障。對在輸電線路附近拆遷有難度的大棚,要指導農戶由鐵絲綁扎改為尼龍繩或用竹桿封壓,有錫箔紙的更換成塑料布,防止刮到導線上引起放電跳閘。在輸電線路大棚沿途刷寫標語、即時帖紙,深入農戶、田間向廣大群眾發放宣傳資料,大力宣傳電力設施保護知識。
2.9 查線下違章建筑,防放電傷人
全面排查電力線路保護區內及附近的違章建筑,現場加裝安全警示標識并進行安全宣傳,及時簽訂安全防護協議;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責令違反者依法清除線路通道障礙,拆除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違章建筑物。防止因違章建筑影響電力線路運行和人員傷亡事故。
2.10 查線路運維防護,防管理不到位
建立線路狀態巡視檔案和防護區危險點動態管理檔案,及時消缺設備缺陷和安全隱患。各單位自行組織掛牌監督,定期檢查線路運維防護情況,按時上報運維計劃和護線計劃。嚴格管控群眾護線員隊伍,建立護線人員信息檔案,新增線路及時補充人員,規范護線人員巡視記錄,充分發揮護線員對輸電設備巡查、報警的積極性,確保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到位。
3.1 專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1)隨著棗莊城建速度的加快,線路防護區內違章建筑、施工不斷增加,由于受地方經濟因素影響,處理此類問題較為困難。
(2)特種車輛臨時作業的現象也出現了增加的趨勢,挖掘機、吊車、翻斗車等特種車輛工作,時間、地點流動性較大,雖然對特種車輛駕駛員進行了短信提醒、安全宣傳,但對此類控制力度還是太薄弱,僅僅限于宣傳、教育。
(3)線路防護隱患清除依靠行政執法部門時,各個供電公司運檢站、輸電運檢室存在人員調動后,崗位職責缺失的情況,人員崗位沒有固定。
3.2 今后的改進方向或對策
(1)加大與新聞媒體合作力度,利用典型事件和時機,廣泛持久的宣傳《電力法》和《電力設施保護條例》,使全社會逐步形成一個共同愛護輸電線路等電力設施的良好氛圍。
(2)籌建一支專業化的電力設施保護執法隊伍和高素質專業化的律師隊伍,減少外力對輸電線路等電力設施的侵害,規避設備主人的責任風險。
(3)加大對電力設施基建的投入力度,做好前期施工協調工作,基建工程完成后做到“零缺陷”移交,把各類防護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4)供電公司對外力破壞工作責任進行崗位職責劃分,定位到崗,責任到人,與政府相應部門建立固定線聯系,崗位對崗位,直接與行政職能掛鉤,增強防護隱患的消除力度,消除手段。
[1]劉振亞.中國電力與能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2]楊志強.輸電線路設計環境影響的因素與措施[J].工業技術,2010(05):137-138.
[3]李升.輸電線路施工五大隱患的辨識與預控措施[J].華中電力,2011,3(24):76-78.
[4]鄭延軍,楊華,褚衍華.淺析以“線”貫穿實現輸電專業精益化管理[J].中國電力教育,2014(35):184-185.
楊華(1976-),男,工程師,主要從電力線路運行維護、配電臺區設計施工和配網繼電保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