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及本次江南國際時裝周時,李超德說:“這次江南國際時裝周以江南來命名。江南這個詞匯既是一個地域的概念,更是一種文化的概念,它代表著中國最傳統的一種文化形態,同時也代表著未來。”他也盛贊著江南人民的勤勞和歷史的沉淀,“江南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同時江南代表著傳統社會的生活方式,很愜意,所以這里的人講話都很溫和,語態輕柔。明清以來的富足生活,使得蘇州在藝術史上留下了很多獨特的作品。江南時裝周肩負著這樣一種責任,來引領、倡導、挖掘我們民族所固有的,同時又是代表著時代的審美情趣”。
傳統與現代,是他聊及最多的。“中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成長,地位提升,中國人必然會產生一種文化的自覺,希望自己的文化能得到確認,因此廣大的設計師和消費者希望能夠既能反映我們民族傳統,又能迎合潮流的服裝,來投入市場。傳統不是復古,不是長袍馬褂,傳統是抽離了一種具象的形態,是表達其內在精神,不僅僅是團花、立領、盤扣,這些都是傳統,但是都是淺表的。”
同時,李超德還分析了常熟作為中國男裝休閑裝集散中心的挑戰。“從休閑男裝的角度來說,我們面臨著兩大區域的挑戰,一個是來自國內其他地區。比如福建、廣州,他們這些地區同樣也是國內男裝的集散地。但是常熟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一是體現在文化上,二是這個地域的人的一種勤勞的特質,三是這個地方是中國經濟最發展的地區之一,它連接著國際,又連接著鄉土。對未來中國男裝休閑裝的發展,江南地區能夠生根開花,也能夠結出碩果。”
對于國內的年青一代的設計師,李超德有著不同一般的期許,這種期許并不是要獲得多大的獎項也不是要掀起多大的浪潮,他更關心年輕設計師的精神。“當下的時代精神是一種光明的時代精神,是一種追逐夢想的精神,中國這個民族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經歷了太多的苦難,而且我們今天可以說生逢其時,有這么一個安全、穩定的也是經濟繁榮的社會,我覺得不管從老百姓還是圍觀者,還是設計人員都應該以一種光明的心態,來謳歌這樣一個時代,這是設計師應該體現的一種時代精神”。
“如果將美上升到感情,那么服裝業也能順理成章地被上升到服裝意外的境界。”李超德說:“服裝重要的是之外的東西,任何剪裁工藝,在中國都能實現,唯有文化在世界上的發言權作祟,才使得中國服裝遲遲不能躋身世界的大T臺。如果服裝業要提升,毫無疑問,追究到源頭必然是提升國家經濟實力和在世界范圍內的話語權。
李超德認為只有抓住了時代的脈搏,才能抓住美學的脈搏。“從服裝設計的角度而言,現在的時尚已然是以歐美作為主流趨勢,但中國有著十三億人口,中國的經濟增長這么快,我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會影響到國際的流行,甚至會形成某一種潮流。東方美學的意蘊將會影響國際的流行,我想這是可以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