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梅 袁秀紅
無痛術在人工流產手術中的應用分析
羅曉梅 袁秀紅
目的 分析無痛術在人工流產手術中的應用效果,總結臨床經驗,進而提高手術成功率。方法 選擇300例人工流產手術孕婦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抽樣法將孕婦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150)。觀察組孕婦實施無痛人流術,對照組孕婦實施常規人流手術,觀察2組孕婦術后反應及手術效果。結果 觀察組孕婦手術過程中術中出血、手術時間、宮口松弛、術后陰道流血等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婦鎮痛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孕婦人流綜合征發生幾率較小,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流產孕婦實施無痛人工流產術,鎮痛效果良好,能夠提高手術質量,減少對孕婦生理、心理上的傷害,總體效果優于常規人流手術,值得臨床推廣。
無痛術;人工流產;鎮痛效果
人工流產屬于結束意外妊娠的常用方法,是一種消極補救措施。近年來,人們傳統性觀念逐漸改變,導致早孕、早育、未婚先孕及人工流產人數逐年增加。實際上,人工流產屬于世界范圍性醫療問題,可誘發宮頸粘連,也會導致育齡期婦女出現繼發性閉經、子宮穿孔、漏吸等不良并發癥。文獻表明,很多孕婦在進行人工流產手術時,常會因為感到疼痛而出現較大情緒波動,給女性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帶來嚴重影響[1]。為探討無痛術在人工流產手術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選擇300例人工流產孕婦作為觀察對象,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300例延安大學附屬醫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人工流產孕婦,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26.3±2.9)歲,孕5~10周,平均孕周(6.8±2.7)周,所選孕婦均自愿接受人工流產術。按照隨機抽樣法將孕婦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150),觀察組平均年齡(25.7±2.3)歲,平均孕周(6.5±2.6)周,其中初次流產98例,2次(或2次以上)流產52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4.5±3.0)歲,平均孕周(6.9±3.1)周,其中初次流產101例,2次(或2次以上)流產49例。2組孕婦年齡、孕周、流產次數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孕婦實施常規人流手術,觀察組孕婦實施無痛人流手術,術前4~6h內禁食禁水[2]。根據觀察組孕婦不同情況,45例孕婦使用宮頸和宮腔表面麻醉,61例孕婦使用宮頸旁阻滯麻醉,44例孕婦采用靜脈麻醉。麻醉后,按照常規手術方法完成人工流產手術。
1.3 觀察指標 術中嚴密監測受術者生命體征變化,觀察是否出現人工流產綜合征反應,觀察2組孕婦手術不良反應、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宮口松弛、術后陰道流血及鎮痛效果等指標[3]。鎮痛效果評價標準為:顯效:表情安定,完全無痛;有效:無意識發出呻吟,輕微扭動,麻醉醒后無不良記憶;無效:自覺疼痛,表情痛苦,有汗液流出;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人工流產綜合征判斷標準:根據《婦產科學》(第8版)[2]中相關規范,受術者在人工流產手術過程中或術后出現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出汗、心律不齊等癥狀,嚴重時出現胸悶頭痛、暈厥抽搐。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錄入到SPSS18.0統計軟件中進行處理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效果比較 觀察組孕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宮口松弛、術后陰道流血等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2組以上指標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孕婦手術效果比較[n(%)]
2.2 人流綜合征比較 觀察組僅有2例孕婦出現術后出汗,對照組6例孕婦出現心動過緩,5例血壓顯著下降,9例出汗,5例胸悶,4例頭痛,1例孕婦發生暈厥。觀察組人流綜合征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鎮痛效果比較 觀察組孕婦鎮痛總有效率為98.0%,鎮痛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74.0%),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孕婦鎮痛效果比較[n(%)]
實施人工流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終止意外妊娠,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婦科臨床中。人工流產具有時間短、安全性高等優點,但同時也會給育齡期婦女生殖健康帶來較大危害[4]。對于人工流產孕婦而言,流產會帶來較多心理壓力,進而增加手術風險性。在為人工流產婦女提供臨床服務時,將無痛術應用于人工流產手術中,可顯著提高手術安全性[5]。多年臨床實踐顯示,無痛術要求根據孕婦實際情況及經濟能力選擇適宜麻醉方法,幾種常用的麻醉方式介紹如下。
3.1 宮頸管粘膜表面麻醉 觀察組共有45例孕婦應用宮頸表面麻醉,在麻醉前對宮頸進行消毒,并測量宮腔深度。用消毒棉簽蘸2.5%布比卡因放入患者宮頸管內,3~5min后實施手術。
3.2 宮頸旁阻滯麻醉 觀察組共有61例孕婦進行宮頸旁阻滯麻醉,常規消毒后,宮頸3、6、9、12點進針,抽回針管未發現出血,則將2%丁卡因2.5mL注入。宮頸旁阻滯麻醉鎮痛效果良好,且操作簡單。
3.3 靜脈麻醉 靜脈麻醉是指為孕婦滴注靜脈麻醉劑,屬于全麻方式,具有短效性。異丙酚是目前臨床常用靜脈麻醉劑,其使用方法如下:按照每千克體質量2.0mg劑量進行靜脈滴注,2~3min后即可產生麻醉效果[6]。術中若孕婦存在肢體扭動,可追加用藥,以每千克體質量0.5mg劑量為宜[7]。術后3~5min孕婦即可蘇醒。靜脈麻醉麻醉劑鎮痛效果良好,進一步減少惡心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孕婦手術效果、鎮痛效果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人流綜合征發生幾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與文獻報道結果相符[8],進一步說明無痛術能夠有效緩解孕婦術前焦慮不安情緒,明顯減少手術疼痛感,值得臨床推廣。
[1] 梁群興.婦科臨床無痛人工流產手術中實時超聲引導的應用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14,4(10):181-182.
[2] 謝幸.婦產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84.
[3] 周麗清.丙泊酚靜脈復合麻醉在人工流產手術中的應用分析[J].海峽藥學,2012,9(3):567-568.
[4] 徐麗莉.B超監視下無痛人工流產術在瘢痕子宮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2(2):113-114.
[5] 陳洪巖,李振玲.超聲引導在無痛人工流產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吉林醫學,2014(17):3767-3768.
[6] 蘇麗珍.B超引導下無痛人工流產手術在瘢痕子宮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吉林醫學,2014(16):3553-3554.
[7] 李玟端,鄭二鳳.兩種方法應用于疤痕子宮人工流產的比較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12):66-67.
[8] 李榮華.淺析無痛術在人工流產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求醫問藥,2012,11(1):109-1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7.062
陜西 716000 延安大學附屬醫院 (羅曉梅 袁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