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偉
微型自攻空心螺釘對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的治療效果觀察
于靜偉
目的 觀察微型自攻空心螺釘對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的治療效果。方法 研究分析30例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患者,采用切開復位微型自攻空心螺釘治療,為研究組;另選取30例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患者,采用單純外固定治療,為對照組,隨訪5~7個月,比較分析2組患者的功能恢復情況。結果 研究組術后關節功能優良率為100.0%,對照組優良率為73.3%,2組患者關節功能優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采用微型自攻空心螺釘固定治療,能夠促使患者關節功能有效恢復,值得推廣。
微型自攻空心螺釘;掌指骨關節;骨折
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為一種常見多發的手部骨折,骨折塊較小,臨床復位治療時,因固定效果不佳,難以達到解剖復位要求,治療效果差[1]。傳統的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效果不佳,且因骨折固定不佳,容易導致患者出現骨折端的關節疼痛、關節畸形,不利于患者手部關節功能的早日恢復。本研究分析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采用微型自攻空心螺釘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分析吉林油田總醫院從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30例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患者為研究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6.7±5.8)歲,致傷原因為:拳擊傷15例,跌倒傷15例;骨折部位:掌指骨基底部骨折17例,掌指骨頭部骨折13例。并選取同期收治的30例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患者為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17~51歲,平均年齡(34.0±1.5)歲,致傷原因為:拳擊傷17例,跌倒傷13例;骨折部位:掌指骨基底部骨折18例,掌指骨頭部骨折12例。所選取的骨折患者均非粉碎性骨折、關節內閉合性骨折。2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單純性外固定治療。首先矯正掌指骨骨折畸形,外固定材料可選擇常規的小夾板,約固定5~6周,復查骨折端結痂后,才可將夾板去除。
研究組則采用微型自攻空心螺釘固定治療,實施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在止血帶下實施手術,在掌、指骨關節處橈背側或可在尺背側縱弧形處做出一個“L”形切口,將關節囊縱向切開,并對血腫進行清除,顯露關節內骨折,對骨折端進行解剖復位,采用克氏針從關節外固定骨折端。針對不同的骨折類型,選擇合適的克氏針進行固定。保證克氏針能穿透兩側骨皮質,并采用長度相同的克氏針對兩側骨皮質內克氏針長度進行測量,之后確定所采用微型自攻空心螺釘長度。臨時固定骨折后,在克氏針尾端將直徑2.0 mm微型自攻空心螺釘順時針旋入,在螺釘旋入過程中,需采用血管鉗或巾鉗穩定骨折端,防止骨折發生移位。骨折固定良好后,可將克氏針抽搐,被動活動關節,檢查骨折固定情況,之后對關節囊進行修復。
1.3 術后處理 對照組在術后7 d可將外固定拆除,并在醫護人員引導下主動進行功能鍛煉。
研究組術后處理:針對2枚微型自攻空心螺釘固定的骨折,手術實施后,不需實施外固定,可引導患者進行手指的主動伸、屈功能鍛煉;針對1枚微型自攻空心螺釘固定的骨折患者,術后需采用石膏或甲板托外固定,7 d后將外固定拆除,觀察掌、指關節處腫脹明顯減退后,在醫護人員指導下,主動進行屈伸關節鍛煉,并根據骨折功能恢復情況逐漸增加運動強度。若觀察骨折合并肌腱受損,術后20 d將外固定拆除后,可引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
對患者進行為期5~7個月隨訪觀察
1.4 療效評價標準 依據ATM系統評定方法,術后評價患者的關節功能,優:關節功能恢復理想;良:關節功能有明顯改善,但仍有輕微受損;差:骨折愈合不佳,關節功能受損嚴重[2]。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5統計軟件分析全部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優良率為100.0%,對照組優良率為73.3%,研究組的優良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后的優良率對比(n)
掌、指骨關節內出現的短斜行骨折或三角形撕脫骨塊為一種常見的手部損傷,因骨折塊較小,為提高骨折效果,必須滿足以下:第一,關節內骨折必須復位準確;第二,固定必須穩定;第三,以無創操作為原則,防止傷及手部周圍組織;第四,術后引導進行早期功能鍛煉[3-4]。臨床常用的治療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方法是手術治療,這對于促使手部功能早日恢復相當重要。因指骨關節內小骨折,其骨折塊較小,傳統采用的單純外固定方法,固定不穩固,容易并發多種疾病,術后不利于患者關節功能的早日恢復,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5]。本次研究中,采用微型自攻空心螺釘固定治療時固定效果顯著。該螺釘的釘帽、直徑較小,用于固定小骨折塊效果顯著,且具有自攻性,為臨床用于固定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的有效材料。在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解剖復位后,采用血管鉗以合適的力度維持骨折復位,可有效防止骨折發生移位[6-7]。在固定采用克氏針時,不經關節面,在關節外固定骨折端,不會影響關節面。短楔行小骨塊以及三角形撕脫骨塊可采用1枚克氏針進行固定;若短楔行骨折塊大,可采用2枚克氏針進行固定。在克氏針固定時,注意不要平行,盡量維持空間立體交叉走形,對于防止骨折旋轉移位相當重要[8]。針對骨折具體類型,可考慮結合其他固定方法,術后引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手部功能恢復的基礎在于手術治療,為了手術功能恢復,實施康復鍛煉是相當重要的。采用微型自攻空心螺釘固定治療,僅需顯露骨折端,可減少對關節囊以及關節周圍的損傷,減少骨膜剝離。骨折固定后,穩定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本次研究中,微型自攻空心螺釘固定優良率顯著優于傳統單純外固定優良率。
綜上所述,微型自攻空心螺釘對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固定效果良好,有利于指關節功能的早日恢復。
[1] 鄭偉,劉健,馮建書.可吸收線捆扎加纖維蛋白膠黏合治療掌指骨關節內骨折的療效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1):8.
[2] 江波,王培吉,張勇.微型自攻空心螺釘治療掌指骨關節內小骨折[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3,29(6):373-374.
[3] 李文祥,李應波.DIKFIX可吸收螺釘治療四肢關節內骨折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33):109-110.
[4] 樸宏鷹,王冠天.AO微型純鈦板釘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關節內骨折[J].黑龍江醫學,2011,35(3):185-186.
[5] 唐烽明,趙棟,謝鵬,等.微型萬向外固定器與微型鋼板治療掌指骨關節內骨折脫位的療效比較[J].中華骨科雜志,2010,10(7):662-665.
[6] 曾林如,侯橋,湯樣華,等.游離第二趾趾間關節移植再造拇指掌指關節[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5):395-396.
[7] 蔡衛萍,韋育業,包麗霞.手背掌指關節處靜脈逆行穿刺輸液的可行性探討[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1):249-250.
[8] 何重榮.跟骨關節內骨折手術治療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36):56-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3.017
吉林 138000 吉林油田總醫院 (于靜偉)